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 第672章 三王会盟

第672章 三王会盟(2/2)

目录

朱樉大手一挥,疯狂摇头,“二哥此番正是跟老四你一个意思,防微杜渐罢了。”

他一边开口,一边看向代王朱桂,对着他后脑勺便狠狠来了一下,“你小子别装了。如今我三国三王会面,该是时候定下盟约。

中原之处还太远,反倒在这美洲,要灭那些蛮夷的异心。”

秦王朱樉双眸中射出一道寒芒,咬牙切齿地开口,带着一股决绝之意。

对于这些蛮夷之人,秦王朱樉、燕王朱棣、代王朱桂他们,生来便是天潢贵胄,哪怕在马皇后的良好教育下,此时此刻对这些蛮夷也绝不可能有什么“感情”二字,自然是要好好利用,并且加以防范。

“列强原来是我自己?”

代王朱桂挨了一巴掌,满满都是郁闷。

遥想他在印加神国,他说有光便有光。

他说皇帝的新衣,那便是皇帝的新衣,可现如今来到两位兄长面前,几乎瞬间就成了弟弟,这天差地别的待遇。

他一时半会有所不适应,倒也是正常的。

其后在这小城之处,三王定下盟约:若其中一国稍乱,另外两国可带部分人马前去平叛,等到叛乱平定,需支付一定费用,并在一定期限之内迅速离开。

不得打扰其国土的主权完整,更不得做出任何侵略之举,尽最大可能稳定局面,避免引发更大的乱战。

盟约的内容很简单,主要便是三国之间互为犄角、互相帮助而已,若是日后三国还有乱子,可在这个基础上作更进一步的补充。

今时今日他们三人前来,不过也就只是打个地基,下一次合作起来,流程还有彼此之间也就更加互相信任。

订完盟约之后,秦王朱樉、燕王朱棣两人无意在此处停留。

可代王朱桂却一左一右将他们两人通通叫住:“四哥还有二哥,阔别多年,在那倭国之处,不知先生如今可好?”

代王朱桂有些女儿家般的扭捏,不好意思地问道。

见了他这番姿态,秦王朱樉作回忆状细细开口:“先生自是同往日那般风采依旧,看上去有些年纪大了,气质更加沉稳。

毕竟先生如今年岁也不小了,而立之年将近。”

“怎么?”

朱棣同样开口,说着说着便先行一步笑出声,“难不成如今还想让先生去你那印加神国之处?

先生对你这宗教一派可不太感兴趣的。”

“我知道。”

代王朱桂悻悻然地开口,小声说道,“只是阔别家中多年,有些想念而已。”

说到这个话题,忽然在这大堂之内,三人的氛围变得沉默。

他们虽是在这海外之处立下封地、建有封国,个个都贵为一国之天子,何其尊崇,可那又如何?

身在他乡,虽然并非异客,但心里面终究是五味杂陈的,尤其随着年岁越大,那极其恐怖的孤独感萦绕在身。

秦王朱樉、燕王朱棣他们两人还好。

朱樉早早成家立业,在大明之处便有子嗣,身旁亦有着小家,这孤独感可以缓解大半;燕王朱棣此前也有,但近些时日皇后刘氏为他育有一子,家庭成员多添一员,圆满程度大大增加,孤独感也就大为缓解。

以至于到头来,便只剩他代王朱桂一人,是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无论从字面意义还是权力层次上,全部都是这般。

见到代王朱桂的处境,两位兄长也不吝啬,朱樉更是主动上前,一个拦腰便将他朱桂搂到怀里,大声笑道:“你小子这是思春了?

在印加神国之内成家立业便可,多娶上几位女子组建小家,便不会再有这些复杂思绪。

若是还有待到来日,你我几位兄弟回一趟中原之处,又有何不可?便就当是去再见父皇母后还有天子大哥一面了。”

“嗯。”

朱桂点了点头。

倒是在他掌控了印加神国之后,极为罕见地表露出了个人思绪。

帝王天子不是那么好当的,负责的越多,担当的越多,承担的也就越多。

几人纷纷开口,燕王朱棣也同样加入进来。

他们如今虽还年轻,但身处高位又在异乡,所以有这些感慨倒也是一时间能够说得过去的。

男人的成长往往不是逐渐式的,而是阶梯式的。

所以这孤独感的到来也是一般。

三王会盟之时,在大燕国的密林之处,大量的蛮夷部落被倾巢而出,为首的正是那些蛮夷官员多多吐露。

多多吐露身披大明绯袍,皮肤白皙,一对鹰钩鼻,眉目间尽是锋锐。

此刻的他屹立在战车之上,披着轻甲,可谓是全方位保护到了极致,拿着手上的望远镜看着远处的密林,眸光之中尽是道道寒意:“必须要在陛下回我大燕之前,将这些蛮夷之人全都清剿干净,从此之后,大燕的国土可有蛮夷之人,但绝不可再有部落之称。不然我大燕国土何存,颜面何在?”

身为蛮夷人,但多多吐露下起手来可比大多数的大明人还要狠辣得多,还真有了几分锦衣卫的专长,毕竟谁让他多多吐露在这组建的衙门之内,左膀右臂之人皆都是大燕之内少有的锦衣卫成员?

当然要把他们的那一套拿出来,既高效还快捷,使得不少的官员因此都收敛了许多,大燕国的环境再次政通人和、海晏河清。

“国舅爷可真是聪明,主动率人来降,本官甚是欣慰。”

见着密林之处最大的部落之主,也是哈哈芭乐的父亲现身,多多吐露微微一笑迎了上去。

对方如今虽然还顶着皇亲国戚的名头,但早已失势,若非还不愿得罪全体蛮夷部落,多多吐露可不会如此刻这般热情。

“你可知你这是自掘坟墓。”

见四下暂时无人,部落首领来到他的近前低声说道。

多多吐露闻言面上却不动声色,同样低声开口还了回去:“你以为这些我多多吐露不知?

读过史书便知,历史终究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

至少在一两百年间,区区蛮夷决然不可能会是大燕还有身后大明的对手。

而等到数百年之后,你以为你们这些人还能有痕迹流传于世吗?

有的只是我多多吐露。

乃是蛮夷奋斗在第一线的人,乃是我为蛮夷争取来在大燕朝堂之上立足的机会,也是我多多吐露为蛮夷之人谋福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