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三王会盟(1/2)
先是印加神国,神国国都矗立着巨大的代王朱桂雕像,其情景堪比后世漂亮国的自由女神像,高达近十数米。
别问是以人力如何做到,问便是巧夺天工。
在大量人力物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下,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命,终究将这十多米、参天入云般的雄伟雕像铸造而成。
带来的效果也极为不错,此雕像已成为印加神国宗教的极大象征,更为代王朱桂这印加神国的教皇兼国王带来了大量信徒,让他在宗教信仰方面掌控了更大的控制权。
他们老朱家玩的就是权势,这方面跟印加神国原本的统治阶级。
那些贵族争权夺利完全对口。
相比大明争权夺利的套路。
诸如前倨后恭、空手白狼,还有官场之上的形势联盟,印加神国这边的贵族虽然也有狡猾之处,但对于人性、对于真正的政治,还是太过浅薄了。
印加神国的意识形态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是得到圣贤学问、帝王之道还有实学三大学问传授的代王朱桂的对手,所以如今的印加神国早已成了他代王朱桂的掌中之物,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如何便如何。
“哈哈哈哈……”
这一日,印加神教的教皇大殿内。
数位红衣大祭司面前,穿着教皇圣衣的代王朱桂毫无仪态地大笑,却依旧赢得了面前红衣大祭司还有印加神教一众信徒的朝圣崇拜之意。
用印加神教的教义来说,教皇所做的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圣主降下的法旨,何须那般恪守己身?
教皇便是神明的化身,神明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他们只需静静体会即可。
于是,代王朱桂这印加神国的教皇一笑。
自有教会的记录要员拿着羽毛笔在旁边的宣纸上一一记录:“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神使(教皇)发笑,乃是预料到大燕将生叛乱。
大燕乃是教皇神明化身的联邦兄弟,兄弟之邦叛乱自消,教皇大笑乃是解兄弟之情、全兄弟之义,为后世印加神教的传承做表彰、立模样。”
“老四他这大燕也实在太不像样了点。”
在红衣大祭司退下后,朱桂脱下神圣圣衣,走到王宫之内,四处只余他的亲信,这才继续没心没肺地吐槽,“还说平日在一众朱家兄弟里你多厉害,现如今还不是被一个小小的女儿家玩弄?
平白无故消耗国力,还害得各处城邦差点儿出乱子。”
“老四,我这弟弟真看不起你。”
想着想着,代王朱桂计上心头,眉眼一挑,下令吩咐:“来人,备好船,本王要前去大燕之处。”
“是,伟大的国王陛下。”
王宫之外的守卫上前,右手俯在左胸心脏之处,面露尊敬之意。
与此同时,美洲北部大燕的地盘上。
秦王朱樉虽不在此处,但他离开后委任的军政一体、颇有监国之意的大将军平安也收到了大燕生乱的消息。
虽然后续很快被平定,但平安还是虎目一震:“就凭那些蛮夷之人敢反抗我们大明?怎么可能。”
但随即看到军报上记录的详细内容,平安才露出了然的神色,“原来是里应外合,而且还是燕王殿下身边的妃嫔娘娘主动下手。”
“古人圣贤诚不欺我,最毒妇人心。”
平安自顾自感慨后,连忙将此事写成信封,通过航海船只交到秦王朱樉手上。
朱樉得到消息,立刻从倭国之地出发,打算来美洲北部好好商讨议案。
在他这帝王眼里。
看到的可不止是大燕生乱一事,更是这些蛮夷之人的不稳定。
昔日大燕能生乱,只因他们大明这些外来者实力强,所以安然无恙。
可来日?
若国家产生动荡,致使这些蛮夷之人成为国内的巨大隐患,被他们找准时机覆灭国都,那可真是奇耻大辱。
朱樉来陆羽面前辞别,将他的打算说出。
陆羽淡淡吐出一字:“去。”
“多谢先生。”
朱樉浑不吝一笑,扭动着几分圆滚滚的身子飞速离去。
他虽是好武之人,但自以帝王之身忙于政务国事发展后,已是许久未上战场,虽平日时不时休养养生,却觉得食欲大开。
目前体重都快往二百斤跑去,才有了这般富态。
看着朱樉离去的身影,陆羽眼神复杂,口中唏嘘:“都忙,都忙,忙起来终究还是好。”
……
半月过后,朱樉已到美洲北部之处,暂时休整一两日,便亲自领着队伍朝大燕接壤之地前行。
他们三兄弟倒也不同,不像渑池会盟的秦王、赵王,双方兄弟情深,自不会做出那般同归于尽、刀兵相向之事。
再者说,三人之间还没有那么大的利益冲突。
三王会面放在美洲北部,若是在大明中原腹地,自是会引起各处势力风起云涌、四处打探,随后从中投机,但偏偏在美洲之地并未引发太大动荡。
只因大多数美洲土著部落之人终其一生不过在附近千里区域活动,哪怕机缘巧合顶天了也就数万里,自然觉得美洲南部、北部、中部三国之间的大事离自己太远;甚至对于三大国的各处小势力、文武百官而言,也没有太大影响。
帝王权力高度集中。
他们顶多在中间参与,想要得利,那却是白日做梦。
三王会面的地点在接壤之处的一处小城,四周并无大城,能有这么一个合适的场所已是庆幸。
“老四,你这事做得可不地道。不声不响跑到二哥地盘,如今自家生了这么大的乱子,要是想帮忙早说,咱们可是一家人,不帮你哥哥我帮谁?”
这话是代王朱桂说的。
他一到此处便直接倒反天罡,把兄弟间的排名搞得稀巴烂。
燕王朱棣冷淡地瞧了他一眼,转而一屁股坐到秦王朱樉面前聊起来:“二哥该不会也是来冷嘲热讽的?”
“绝无这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