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韩国公李善长归都(1/2)
大多数人不该走这窄门,该走那宽门。
所有人都在走的路,或许不会有大出息,但绝对胜在稳妥。
这就是朱元璋想对面前浪哥说的道理。
他年幼时。
若是家里有那么一口饭吃,这世上只会多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朱重八,不会多一个大明朝的皇上朱元璋。
浪哥拿着草绳,不知听没听进去,有些迟疑地又说:“那……”
“看你这小家伙顺眼!要是那张员外问起来,就说是朱重八请你这小家伙吃的。”
朱元璋说着,从怀里抖出些散碎银两递过去。
这些银两,买上一只小羊羔,远远够了。
看着那些孩子欢天喜地地开始宰羊吃肉,朱元璋没要一份,反倒背着手离开了这处丛林,来到了陆羽、毛骧他们跟前。
“浑小子,想吃肉有错吗?”
“没错,怎么着都没错。”
陆羽笑了笑,两排洁白的牙齿露出来,格外显眼。
到了他和朱元璋这个境界,早已明白这世上的规矩,可无论哪一种规矩,“想吃肉”总归是没错的。
他陆羽可不是什么老好人。
想吃,那便吃。
“哈哈哈哈。”
朱元璋听出了陆羽的话外之意,同样放声大笑。
赫然间。
在他们二人看来,这世上所有的事百无禁忌,只要能付出做完事情之后的代价,哪怕是杀人放火,甚至更恶更坏的行径,又有何不可?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这短短八个字的背后,全都是一片狼藉。
世人只能看到将军的显赫、榜上有名的风光,又岂能看到将军显赫之下的万般尸骨,功名独木桥之下,河水激流冲荡的万般少年义气。
最终全成了一场空?
陆羽、朱元璋二人在钟离县内四处走动,很快惊动了村里的里正、村长。
当夜。
村长便为他们准备了村里力所能及的最高规格晚宴。
杀猪的杀猪,杀鸡的杀鸡。
张屠夫和之前的张员外更是大手一挥,把丛林里的羊全都宰了个精光,也不管朱元璋他们能不能吃完,全都恭恭敬敬地端了上来。
当晚俨然办了一场全羊宴。
“浑小子,露两手,看看你手艺如何?”
朱元璋拍了拍陆羽的肩膀,畅快笑道。
陆羽想了一下,答应下来。
他将羊排架在烤架上,滚烫的热油滴落,一阵阵羊肉的香气迅速传开。
其他的羊肉做法也不少,村子里厨艺好的人不少,虽比不得宫里的御厨,但保准能让人吃得开怀。
再配上村里自制的米酒。
这一晚,陆羽和朱元璋吃得特别痛快。
他们二人没有允诺什么,但他们在村里每待一日,给村子带来的好处便足够其受益无穷。
只需回去时随口说一句,便能让这个小小的村落在钟离县,乃至整个凤阳府受到万般重视。
这一点,毫无疑问。
……
而此刻,凤阳府内。
韩国公府过了劫难,府内上到李善长这个国公爷,下到之前的门房和其他仆人,全都欢天喜地,已然准备搬家迁往洛阳新都。
不用搬太多物件,只需把日常所需、要带走的管家、李家子女和一些仆人带去即可。
凤阳府终究是李家的老宅,还是得留下些人手看管,万不能让小偷小摸进了去,于他们韩国公府而言,那也是一种无形的亏欠。
“是随父亲去新都,还是留在这凤阳府,继续陪同太上皇和陆羽他?”
离别当日,李善长问道。
韩国公府外,一辆辆马车整装待发。
蒸汽汽车尚未流传到这边,即便流传过来,其他交通规则也未必落实,所以哪怕李善长知晓其便利,也没法用。
“自是随父亲一起回新都。”
李琪很快答道,“此番能在凤阳府机缘巧合见到太上皇和先生,已是万般之幸,若是过于强求,反倒不美。”
“陛下在新都,于我李家而言并非坏事。”
如今的李琪担任户部侍郎,久居朝堂,自是通晓为官之道。
虽一时还比不得面前的李善长,但成长颇为喜人。
毕竟他身旁,工部尚书刘琏、刑部侍郎黄观,还有其他几部的尚书、侍郎,皆是实学之士,个个都是天下间一等一的聪慧之人。
在如此人情世故、声名显赫的环境里。
他李琪哪怕底子再差,也会被无形之中抬高到一个高度,就好比后世的学渣到了学霸、学神的环境里,哪怕依旧是倒数第一。
可对平常学生而言,已是遥不可及的学霸。
“长进不少。”
李善长抚着长须,满脸欣慰,“既如此,我李家全家便迁往洛阳新都而去。。
他大声一笑,信手一挥。
其身后,凤阳府知府司马朗,还有其他当地世家大户前来相送,恭祝之声此起彼伏:“恭祝韩国公此番前往新都一帆风顺,万事顺遂。”
“韩国公,来日在京都再见,可不要忘了此番在凤阳府的情谊。”
“国公爷,恭祝一路平安。”
车站之内,四处的百姓,包括车站的铁路站长,也都前来相送。
“散去,莫要扰了百姓通行。”
李善长站在队伍中,面上带着几分体恤之意,大声呼喊着。
不多时,前来送行的人便陆续散去。
在如今的大明朝,“百姓”二字便是除实学之外的第二政治正确。
这话一出。
哪怕是铁路站的站长,也绝对要万般尊崇。
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