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不可思议的正确幻想 > 第667章 许久之后,但却只是明天

第667章 许久之后,但却只是明天(1/2)

目录

林夏点头赞同,指尖在光屏上轻点保存优化后的方案,三个不同颜色的曲线 —— 活阵响应、地脉波动、温度修正 —— 在时间轴上形成了完整的逻辑链。她看向另外两人,语气里带着学术讨论特有的严谨与协作感:

“现在再推演 120 组极端场景,加入地脉波动和温度变量后,缓冲阀导能效率的最低值是 97.2%,依然满足要求。不过为了保险,我们可以在灵能校准器里加装一个微型温度传感器,实时传输环境数据。”

凯伦接过林夏递来的传感器模块,与灵能校准器对接,金属接口处传来轻微的 “咔嗒” 声。莱尔丹则调出先祖留下的陨星谷环境记录,与当前数据交叉验证:

“先祖在三世秋的记录里写过,陨星谷夏季最低温不低于 8℃,冬季最高温不高于 - 5℃,温度传感器的量程设定在 - 20℃至 25℃就足够,还能减少能量消耗。”

光屏上的模拟模型最终稳定下来,三条优化后的曲线在 0.3 秒的共振节点完美契合,红点稳稳停在安全阈值中央。三人围着控制台站定,没有争执,只有基于数据与文献的理性辨析 —— 就像所有严谨的学术讨论那样,每个疑问都源于对细节的把控,每个优化都基于实证的支撑,而最终的共识,不过是将 “正确” 推向更 “严谨” 的必然结果。

林夏看着光屏上稳定的曲线,指尖仍停留在控制台边缘,目光却转向阵体模型的微观结构图层 —— 那里清晰显示着陨星谷活阵核心的青晶晶格排列。她忽然轻敲屏幕,将画面放大至纳米级:“虽然当前方案在动态变量下已能维持 97.2% 的导能效率,但我注意到阵体核心的晶格结构存在‘瞬时应力集中’现象 —— 刚才模拟中,当灵能流速提升至 0.3 单位 / 秒时,青晶晶格的最大应力值达到了 1.8GPa,而青晶的理论抗压极限是 2.1GPa,虽未突破临界值,但长期处于高应力状态会不会加速晶格疲劳?”

凯伦立刻俯身查看晶格应力分布图,右手食指在屏幕上沿着应力集中区域滑动:“你提醒得很关键。我之前采集的阵体样本数据显示,陨星谷活阵已运行超过 300 年,青晶晶格的自然损耗率约为 0.002%/ 年,而应力集中区域的损耗率是其他区域的 1.5 倍。如果按每月 12 次共振频率计算,五年后应力集中区域的损耗率可能达到 0.015%,届时导能效率会下降 1.2%-1.5%,安全阈值也会随之收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