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新官还没熟,旧墨已发芽(2/2)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太学誊录官陈九。
陈九主动请缨,要主持今夜的“夜议”。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将那张焦黑的密令,悬挂在焚章台的灯下。
百姓们看到那张密令,顿时议论纷纷。
他们认出了陈九,知道他曾经是“影蛇”的“执灯人”。
如今,他却成为了“守言者”,这其中的转变,让人唏嘘不已。
“陈九,你真的变了吗?”有人忍不住问道。
陈九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点燃了焚章台内的火焰。
火焰腾空而起,将陈九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
他拿起一支炭条,静静地等待着百姓们投书。
第一个走上前来的,是一位面容黝黑的农夫。
他颤抖着双手,将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投入焚章台内。
陈九接过纸条,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税重如山!”
他默默地拿起炭条,在墙上添了一笔,一个歪歪扭扭的“火”字,出现在墙上。
紧接着,又一位衣衫褴褛的织女走上前,将一张写满血泪的纸条,投入焚章台内。
“工钱不发,无以为生!”纸条上写着。
陈九再次拿起炭条,在墙上添了一笔,第二个“火”字,出现在墙上。
越来越多的百姓,走上前来,将自己的诉求,写在纸上,投入焚章台内。
“官印私刻,鱼肉百姓!”
“恶霸横行,欺压良善!”
“贪官污吏,祸国殃民!”
每一张纸条,都承载着百姓们的血泪和希望。
每收到一张纸条,陈九便会在墙上添一笔“火”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墙上的“火”字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一片密密麻麻的“火林”。
站在远处观望的沈砚之,看着那片“火林”,心中感慨万千。
他发现,这片“火林”的形状,竟然与当年“影蛇”的“心纸”阵图,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只是,方向却是完全相反的。
昔日,“心纸”阵图监控百官,是为了维护皇权统治;而如今,这片“火林”映照苍生,是为了倾听百姓的声音。
沈砚之走到焚章台前,从地上捡起一册被风吹落的匿名书,只见末行有一行娟秀的小字:“相爷烧灯时,我在墙缝里哭了。现在,我不怕写错了。”
沈砚之将书投入焚章台,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他的脸庞。
在那跳动的火焰中,他仿佛看到了林清梧的身影。
她立于焰心,唇角微动,似笑非笑。
三日后,皇帝亲临正典院,观“墨芽试”成果……
三日后,金銮殿那劳什子威严被一股清新的墨香冲淡了几分。
年轻的皇帝兴致勃勃地驾临正典院,要亲眼看看这“墨芽试”到底是个什么新鲜玩意儿。
一进门,好家伙,那几张长满黑毛霉斑的“罪证”就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简直是大型社死现场。
皇帝的脸色瞬间阴转多云,当场下旨,永废那劳什子“资格审查”!
“民议无门第,言路无昼夜!”圣旨一出,掷地有声,堪称古代版的“人人平等”。
谢昭容捧着诏书,那叫一个扬眉吐气。
转身,却见陈九正小心翼翼地封存着那些“墨芽试”的黑霉样本,标签上那行字,看得她心里一震:“旧墨之根,不可尽除,唯以新芽覆之。”这老哥,觉悟可以啊!
她遥望太学旧址,一群熊孩子正抱着那歪歪扭扭的“歪字课本”满街疯跑,笑声那叫一个魔性。
突然,她觉得袖子一沉——那枚被她封印的“正字印”残铁,竟然在无人察觉的时候,自行融化,渗透进了衣线的纹理,如血肉相融一般。
这玩意儿,邪性!
而此刻,沈砚之负手立于文华殿顶阁,昔日象征着皇权正统的“文心灯”图早已被他亲手焚为灰烬。
他取过一支新笔,在那片象征着无限可能的空白处,写下了第一行字:“火种纪元,元年。”
笔落,风起。
万千灯火,自大胤王朝的民间悄然点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半月后...
“王爷,最近‘夜议廊’的投′数量,是不是有些太...”雪蚕卫话没说完,沈砚之抬手制止了他,语气低沉:“你去查,最近是谁,在引导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