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孤凤栖凰 > 第506章 新官还没熟,旧墨已发芽

第506章 新官还没熟,旧墨已发芽(1/2)

目录

夜色如墨,将大胤王朝的都城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唯有皇宫一角,那新设的1“焚章台”前,人头攒动,火光冲天。

新任礼部侍郎,一个名叫赵嵩的四方脸男人,正襟危坐于礼部衙门的正堂之上。

他上任首日,便迫不及待地向龙椅上的皇帝,奏请“规范民议流程”。

“启奏陛下,‘民议’虽好,却也需防别有用心之人混淆视听,蛊惑人心。”赵嵩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臣以为,应设立‘议政资格审查’,凡参议者,须有‘三代清白家世’,且‘官学出身’,方可畅所欲言。”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仿佛是为了国家社稷着想,实则包藏祸心。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要将那些出身寒微,却心怀天下百姓的读书人,拒之门外啊!

龙椅上,年轻的皇帝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他看向站在一旁的沈砚之,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

沈砚之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赵侍郎所言极是,‘民议’之事,确实需要规范。只是……”他话锋一转,“不知这‘三代清白家世’,该如何界定?‘官学出身’,又该以何为凭证?还请赵侍郎,详细说明。”

赵嵩显然没料到沈砚之会如此“配合”,愣了一下,随即堆起满脸笑容:“殿下明鉴,臣已拟好一份章程,详细列明了各项细则,请陛下过目。”

皇帝接过章程,随意翻看了几页,便将其放在一旁,淡淡道:“既然赵侍郎已经准备妥当,那就先试行三日,看看效果如何吧。”

赵嵩大喜,连忙叩首:“臣遵旨!”

沈砚之看着赵嵩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心中冷笑。

这个赵嵩,表面上装出一副为国为民的模样,背地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他早就命人查过赵嵩的履历,发现此人当年曾为臭名昭着的《正字令》撰写过序言。

后来风向变了,他又赶紧写了一份“悔过书”,这才得以蒙混过关。

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改革派”,真是滑稽至极!

“雪蚕卫听令,记录所有被‘审查’拒之门外者的名单,不得有误!”沈砚之在心中默默下令。

这三天,注定不会平静。

正典院内,谢昭容看着堆积如山的“民议”书稿,眉头紧锁。

她知道,赵嵩的这一招,名为“规范”,实为“钳制”。

那些真正关心百姓疾苦的声音,恐怕很难传到皇帝的耳朵里。

“旧墨换瓶,真是好算计!”谢昭容冷笑一声。

她立刻召集正典院的所有官员,宣布了一项新的“试验”。

“诸位,我们不妨来一场‘墨芽试’,看看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谢昭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

所谓的“墨芽试”,其实是谢昭容想出的一个反制之计。

她命人取来“焚章台”的灰烬,混合“回音露”与“夜光藓”粉末,制成一种特制的墨汁。

这种墨汁,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

凡心存伪念者,用此墨书写“民议誓词”后,纸上便会生出黑霉,形如锁链,将其牢牢束缚;唯有真心者,墨芽才会青翠欲滴,如星点般蔓延,昭示其纯洁无瑕。

三日后,正典院内,所有新任官员齐聚一堂,每人面前都摆着一张白纸,和一瓶散发着淡淡光芒的墨汁。

“诸位,请用这特制的墨汁,书写下你们的‘民议誓词’吧!”谢昭容的声音在正典院内回荡。

官员们面面相觑,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纷纷拿起笔,蘸着墨汁,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誓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正典院内一片寂静,只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半个时辰后,谢昭容一声令下,所有人停笔。

她走到众人面前,一张一张地检查着他们写下的“民议誓词”。

一开始,一切都很正常,纸上的字迹清晰可见,墨色均匀。

但随着谢昭容的深入检查,一些异象开始显现。

只见一些纸张上,竟然开始出现黑色的霉斑,这些霉斑越长越大,最终形成了一条条扭曲的锁链,将纸上的字迹牢牢锁住。

看到这一幕,那些纸上生出黑霉的官员们,顿时脸色惨白,浑身颤抖。

他们知道,自己伪装的“改革派”面具,已经被彻底揭穿了!

“十七人,全部拿下!”谢昭容一声令下,早就埋伏在正典院内的雪蚕卫,立刻冲上前去,将这十七名“伪改派”压了下去。

正典院的这场“墨芽试”,可谓是立竿见影,瞬间揪出了隐藏在官员队伍中的“蛀虫”。

与此同时,夜幕降临,都城内新设的“夜议廊”前,早已是人山人海。

自从“民议”推行以来,这座“夜议廊”便成为了百姓们表达诉求的重要场所。

每当夜幕降临,百姓们便会聚集在这里,将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在纸上,投入焚章台内,希望能够引起朝廷的重视。

今夜的“夜议廊”,却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只见一位身穿布衣,面容憔悴的男子,静静地坐在焚章台前。

他身材瘦削,眼神却格外明亮,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