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灰不掩痕,痕自生火(2/2)
他的口中,不受控制地涌出一段段模糊不清的祷文片段。
“火不择主……字不择人……先帝遗诏藏于……”
与此同时,沈砚之正藏身于陈九房间的梁上,密切地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听到陈九口中不断涌出的祷文片段,他的心头剧震。
他毫不犹豫地从梁上跃下,手中银针闪烁着寒光,瞬间封住了陈九的哑穴。
陈九的嘶吼声戛然而止,他痛苦地挣扎着,
沈砚之顾不得其他,迅速将陈九口中吐出的每一个字,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先帝遗诏藏于……梧桐三寸……非为传位,乃为毁鼎……”
“毁鼎”?
沈砚之的心头剧震。
“毁鼎”二字,意味着废除九鼎之制,还政于民!
这才是先帝真正的遗愿!
他万万没有想到,先帝竟然会留下这样一份遗诏,更没有想到,这份遗诏,竟然隐藏着如此惊天的秘密。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自己必须将这个消息传递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先帝真正的遗愿是什么。
就在这时,他突然感觉到一股强烈的危机感。
他猛然抬头,看向窗外。
无边的夜色中,太学深处,那座高耸的文华殿顶阁,如同一个巨大的黑影,笼罩着整个太学。
沈砚之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文华殿顶阁的方向,那里,似乎有一双眼睛,正在默默地注视着他。
他必须尽快离开这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沈砚之深深地看了陈九一眼,转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将是更加严峻的挑战。
而此时此刻,林清梧正站在文华殿的顶阁之上,俯瞰着整个太学。
她的目光,穿透了重重夜幕,落在了沈砚之消失的方向。
她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如同寒冰一般冷漠。
在她的面前,悬浮着一面巨大的水镜,镜面上,荡漾着一层层细密的波纹。
那是“正音钟”的钟波,可以涤荡一切异思。
林清梧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水镜中的波纹,似乎想要从中找到些什么。
突然,她的眼神微微一动,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在水镜的波纹之中,她看到了一张纸的影子,一张由无数细小的文字组成的纸。
那张纸,被称为“心纸”,是人心最真实的写照。
而此刻,在那张“心纸”之上,正燃烧着一团微弱的火苗。
那火苗虽然微弱,却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力量,充满了……不屈的意志。
林清梧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脸上。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那是惊讶,是疑惑,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看来,这星星之火,并没有那么容易熄灭啊……”
她喃喃自语道,声音低沉而冰冷,仿佛来自地狱深处。
她缓缓地抬起手,想要抹去水镜中的那团火苗。
但是,她的手,却停在了半空中,无论如何也无法落下。
她感觉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阻止她,阻止她抹去那团微弱的火苗。
那股力量,来自于人心,来自于……先帝的遗愿。
林清梧的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她的身体,也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这一局,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林清梧缓缓地放下手,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她深吸一口气,转过身,离开了文华殿顶阁。
而她,绝不会轻易认输。
她一定会将所有的阻碍,都彻底铲除,她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她一定会……
她停下脚步,抬头看向天空,一轮弯月,悬挂在夜空中,散发着淡淡的光芒。
“你会怎么做呢?”林清梧于顶阁之上,那双能洞察人心的眼眸,此刻却微微眯起。
水镜之中,钟波如涟漪般扩散,涤荡着太学内外的思绪。
陈九那点微弱的“心纸”光芒,在“正音钟”的压制下,已近熄灭,几近消失,仿佛风中残烛。
可她真正注意到的,是另一处——沈砚之的心纸光点,非但没有被压制,反倒如星火般跳跃,愈发炽热。
仿佛一滴油落入火中,顷刻间便要燎原。
“有趣。”林清梧朱唇轻启,吐出两个字,似嘲讽,又似赞叹。
“娘娘,可是要……”谢昭容在一旁试探着问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杀意。
林清梧抬手制止,轻叹一声,道:“不必。区区星火,烧不透这铁壁铜墙。”她转过身,看向谢昭容,吩咐道:“传本宫旨意,‘正音钟’连响七日,务必涤荡干净。”
“奴婢遵旨。”谢昭容领命而去,身形隐入黑暗之中。
当夜,太学东墙之上,悄然多了一行血红大字:“念旧者盲,追火者焚。”每个字都带着一股肃杀之气,仿佛要将一切不驯之火,都扼杀在摇篮之中。
与此同时,文华殿深处,林清梧独坐于文心炉前。
炉火在她绝美的脸上跳跃,忽明忽暗,映衬得她更加神秘莫测。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划破手腕,任凭鲜红的血液滴入炉中,如同祭祀一般。
“梧桐三寸……”她闭上眼睛,轻声默念。
突然,炉火猛烈窜动,爆发出耀眼的光芒。
那光芒,如同利剑一般,刺穿了重重黑暗,在地宫深处,映照出一道熟悉的轮廓——那是一只古朴的梧桐木匣,静静地躺在地宫深处。
纵然从未开启,林清梧却无比清楚,那匣中之物,一旦现世,足以焚尽她十年布局……这匣中之物,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