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435章凰鸣九霄,血洗青阶(2/2)
“是!”众将齐声应道。
沈砚之又看向一旁的副将:“传令‘烽火令’旧部,让他们伪装成溃逃的百姓,在古道沿途散布谣言,就说大雪封山,官军退守,诱敌深入绝谷!”
“将军,这……这会不会太冒险了?”副将有些担忧地问道。
“富贵险中求,”沈砚之眼神坚定,“只要能击退北狄人,再大的风险也值得冒!”
“是!”副将不再犹豫,立刻领命而去。
一夜之间,整个北疆都动了起来。
士兵们忙着调动兵马,百姓们忙着收拾行装,整个北疆都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之中。
几天后,一支北狄骑兵出现在了漠南古道的入口。
古道蜿蜒曲折,两侧都是高耸的山峰。
由于连日暴雪,古道上积满了厚厚的积雪,行军十分困难。
“将军,这雪太大了,路也太难走了,不如我们还是走大路吧?”一个北狄士兵说道。
“不行,”北狄将领摇了摇头,“大胤的军队一定在大路上严阵以待,我们如果走大路,肯定会遭到他们的伏击。只有走这条古道,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北狄将领打断了他的话,“这是王庭的命令,我们必须执行!出发!”
北狄骑兵冒着风雪,艰难地在古道上行进。
走了没多久,他们就遇到了一群“溃逃”的百姓。
这些“百姓”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看起来十分可怜。
他们看到北狄骑兵,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纷纷跪倒在地,磕头求饶。
“军爷饶命!军爷饶命啊!大雪封山了,官军都跑了,我们没活路了!”
北狄将领闻言,心中一喜。
看来,大胤的军队果然已经放弃了这条古道。
他得意地笑了笑,说道:“放心吧,我们是北狄的军队,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的。你们告诉我们,前面还有多远才能走出这座古道?”
“军爷,前面不远了,再走个几十里就到了。”一个“百姓”说道。
“好!”北狄将领挥了挥手,“出发!”
北狄骑兵继续前进。
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些“百姓”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北狄骑兵终于走到了古道的最深处。
这里是一个狭窄的峡谷,两侧都是陡峭的悬崖。
峡谷里,积满了厚厚的积雪,寒风呼啸,气温极低。
“将军,这里地势险要,我们要小心啊。”一个北狄士兵说道。
“小心什么?”北狄将领不屑地说道,“大胤的军队早就跑光了,这里哪有什么危险?”
就在这时,突然,从峡谷两侧的悬崖上,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无数的大胤士兵,如同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悬崖之上。
他们手持弓箭,朝着峡谷里的北狄骑兵疯狂射击。
“不好,中计了!”北狄将领惊恐地大喊道。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箭如雨下,瞬间就将峡谷里的北狄骑兵射成了刺猬。
峡谷两侧,巨石滚落,将北狄骑兵的退路完全封死。
一场伏击战,就此展开……
“将军,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副将问道。
沈砚之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燃起的熊熊火焰,
“接下来,”他缓缓说道,“就是彻底击溃北狄人的时候了。”
“报——”
“启禀将军,我们在李明远的府邸的密室中,发现了‘青阶图’的残卷!”
沈砚之接过残卷,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立刻将这份残卷抄录数份,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务必交到林清梧的手中!”
“是!”
沈砚之望着京城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担忧。
清梧,你一定要小心啊。
而在遥远的京城,林清梧正坐在紫宸殿中,批阅着如山的奏折。
烛光摇曳,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
她已经在这里坐了整整一夜。
突然,她感到一阵剧烈的咳嗽。
她捂住胸口,咳得撕心裂肺,仿佛要将肺都咳出来一般。
鲜血从她的指缝间渗出,染红了手中的“影墨笺”。
林清梧靠在椅背上,剧烈地喘息着。
她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布满了冷汗。
“咳咳……”
她缓缓地抬起头,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
北狄……青阶图……
“来人……”林清梧的声音有些嘶哑。
一个侍女走了进来,恭敬地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替我更衣,我要……进宫面圣……”
她挣扎着站起身,脚步有些蹒跚。
侍女连忙上前搀扶,小心翼翼地扶着她向外走去。
林清梧走在空旷的宫道上,寒风吹拂着她的衣衫,发出猎猎的声响。
但她无所畏惧。
因为她知道,为了大胤的百姓,为了心中的正义,她必须坚持下去。
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京都的雪,下了整整一夜,似要将这污浊的人间彻底洗净。
朝堂之上,百官肃立,鸦雀无声,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了那立于文武百官之首的女子——林清梧。
今日的林清梧,一袭素白文相官服,未施粉黛,却更显清冷孤傲。
她手中执着一卷竹简,那是她连夜批阅的奏章,也是即将掀起惊涛骇浪的证据。
“诸位大人,”林清梧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如冰珠落玉盘,掷地有声,“想必大家都很好奇,本相今日为何要冒着大雪,也要诸位齐聚于此。”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站在前排的几位老臣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因为,本相要告诉诸位一个秘密,一个足以颠覆整个朝堂的秘密——青萍,就在你们中间!”
“哗——”
此话一出,朝堂顿时炸开了锅。
青萍是谁?
那是潜伏在大胤王朝多年的内应,是敌国安插的钉子,他的存在,直接威胁着大胤的江山社稷!
“林相,此话可有证据?!”一位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来,声色俱厉地质问道。
林清梧轻笑一声,将手中的竹简扔在了地上:“证据?本相这里多的是!这些年来,青萍利用职务之便,为敌国输送情报,扰乱朝纲,桩桩件件,罄竹难书!”
她指向人群中的一人,厉声道:“户部侍郎李大人,你可知罪?!”
被点名的李侍郎脸色煞白,双腿一软,瘫倒在地:“林相,冤枉啊!下官对大胤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忠心耿耿?”林清梧冷笑,“那本相倒要问问你,为何你家的粮仓,总是无故失火?为何边疆的军饷,总是迟迟不到位?为何……”
她一连串的质问,如连珠炮般,砸得李侍郎哑口无言,最终只能伏地认罪。
“还有你,工部尚书赵大人,你可知罪?!”
“你,礼部侍郎钱大人,你可知罪?!”
林清梧一个个点名,一个个揭露他们的罪行,朝堂之上,血雨腥风,人人自危。
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官员,如今却像丧家之犬般,狼狈不堪。
这一刻,林清梧不再是那个病弱孤傲的林家嫡女,而是权倾朝野的摄政文相,是浴火重生的凤凰!
她用她的智慧和谋略,将那些辜负她、伤害她的人,统统踩在脚下!
而与此同时,远在北境的沈砚之,也完成了最后的布防。
他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望着漫天风雪,眼神坚定如铁。
“殿下,”副将走到他身边,沉声道,“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您一声令下,我们便可挥师南下!”
沈砚之点了点头,缓缓拔出腰间的佩剑,指向远方:“传令下去,全军听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北境,绝不让敌军踏入大胤一步!”
这一夜,京都的雪,越下越大,仿佛要将所有的罪恶都掩埋。
而林清梧和沈砚之,这对心怀苍生的璧人,也在各自的战场上,为了同一个目标,默默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