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苏定方演义 > 第314章 房谋杜断辅朝政,大唐气象初更新

第314章 房谋杜断辅朝政,大唐气象初更新(1/2)

目录

贞观元年的冬夜,寒意已浸透长安城的青砖,尚书省内却依旧灯火通明。烛火跳动着,将房玄龄的身影映在堆积如山的户籍册上,他眉头微蹙,指尖划过册子上“陇右”二字,指腹反复摩挲着纸面,似要将那两个字背后的困境都揉碎。

“关中流民总算安置妥当了,可陇右这旱灾,实在棘手。”房玄龄对着身旁的属官叹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案上摊着陇右官府送来的急报,字里行间满是焦灼——入秋以来滴雨未下,田地干裂,麦苗枯死大半,官府虽已开仓放粮,可从关中调运的粮食,走陆路需绕过大漠边缘,不仅路途遥远,还常遇风沙阻滞,转运始终跟不上百姓需求。

属官刚要回话,尚书省的门却被轻轻推开,一股寒气裹着风雪涌了进来。杜如晦披着一件沾满雪粒的披风,大步走了进来,他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笑道:“玄龄兄还在为陇右的事发愁?”

房玄龄见是他,眼中顿时亮了几分,连忙起身:“克明来得正好!你有什么主意?”

杜如晦走到案前,拿起陇右的地图,手指在上面划了一道弧线:“陆路难行,咱们便走水路。我刚从兵部过来,查了往年的漕运记录,蜀中今年收成尚可,可令陇右官府先组织百姓凿井灌溉,缓解眼前旱情;同时从蜀中调粮,走嘉陵江水路,再转渭水北上,比走陆路至少快三成。”

“水路?”房玄龄凑近地图,顺着杜如晦的手指看去,“嘉陵江冬季水浅,会不会影响行船?”

“我已问过漕运官,”杜如晦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递给他,“今年蜀中雨水足,嘉陵江冬季水位比往年高,只要选浅吃水的粮船,定能通行。”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粮船途经的羌人部落,近来与突厥有些往来,需防他们袭扰。”

房玄龄眼睛一亮,当即提笔在纸上勾勒水路图:“那就让苏定方派一队轻骑,沿嘉陵江沿岸护送,既能防备袭扰,又能协助地方官府组织装卸。”两人凑在案前,一个低头绘制水路路线,标注沿途的驿站与险滩;一个伏案计算粮草数量,估算每艘船的运力与行程时间。烛芯时不时爆出火星,将他们专注的侧脸照得格外清晰,窗外的风雪再大,也似与这满室的暖意隔绝开来。

次日早朝,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同出列,将奏折呈给李世民。房玄龄手持奏折,详细解说水路调粮的利弊:“走嘉陵江水路,虽需临时征调蜀中船只,但能节省近半月行程,且运费比陆路低两成,待粮船抵达渭水码头,再由陇右官府派车转运,足以解燃眉之急。”

杜如晦则上前一步,补充道:“臣昨日已传信给益州刺史,令他即刻预备三百艘粮船,清点蜀中粮仓,只待陛下旨意下达,便可启运。至于凿井之事,陇右各县令已领命,百姓们听闻能解旱情,都愿出力,预计一月内可凿井百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