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任贤纳谏开言路,魏征直言犯龙颜(1/2)
贞观元年的早朝,比往日多了几分凝重。太极殿内,烛火将文武百官的身影映在金砖地面上,鸦雀无声中,只有沙漏漏沙的“沙沙”声,衬得殿内愈发寂静。李世民端坐于御座之上,刚听完户部关于流民安置的奏报,正准备议及关中水利之事,阶下文官队列中,却突然有一人捧着奏折,大步走了出来。
是魏征。
他身着青色官袍,虽身形清瘦,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刚直。手中奏折捏得紧实,走到殿中站定后,不等礼官唱喏,便朗声道:“臣魏征,有本启奏!”声音洪亮如钟,撞得殿角铜铃微微颤动,也让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到了他身上。
李世民微微颔首:“魏爱卿请讲。”
“陛下昨日驾临长安城外的皇家猎场,游猎半日,耽误了三桩政务——分别是陇右军粮调配、江南盐税改革,以及流民垦荒的敕令签发。”魏征的声音没有丝毫避讳,字字清晰,“臣以为,此举不可!”
御座上的李世民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昨日游猎,原是他因连日处理朝政疲惫,想借围猎放松片刻,且已提前将紧要事务托付给房玄龄,却没想到竟被魏征当众点破。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御座扶手,语气带着几分冷意:“不过半日游猎,魏爱卿未免太过小题大做。”
“陛下此言差矣!”魏征不仅没有退下,反而上前一步,将奏折高举过顶,青袍下摆因动作扬起细小的弧度,“陛下登基未久,天下未定,流民尚在嗷嗷待哺,边关仍有战事隐患。此时当以国事为重,片刻不敢懈怠。游猎虽小,却会让百官效仿——今日陛下因游猎误事,明日便有大臣因宴饮旷职,长此以往,朝堂风气渐生怠惰,大唐根基何以稳固?”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殿内众人心上。文官们纷纷垂首,武将队列中,英国公武士彟终于按捺不住,出列呵斥:“魏大人怎敢如此说话!陛下乃九五之尊,偶有休憩,亦是人之常情,你怎能当众指责,如此无礼!”
“臣并非无礼,而是尽忠!”魏征梗着脖子,目光直视御座上的李世民,没有半分退缩,“臣受陛下重用,官拜谏议大夫,职责便是匡正君过、直言进谏。若因怕触怒陛下而隐匿不言,便是负了陛下的信任,负了大唐的百姓!”他声音愈发铿锵,“今日臣即便因此获罪,也必当言尽于此!”
殿内彻底安静下来,连沙漏的声音都仿佛清晰了几分。李世民坐在御座上,望着阶下那道执着的身影,心中既有怒火,又有几分复杂——他深知魏征所言非虚,却又难忍被当众驳斥的难堪。最终,他只挥了挥手,声音带着几分疲惫:“朕知道了,退朝。”
退朝后,李世民没有回御书房,而是带着几名内侍,在御花园中踱步。秋风吹过,将满树梧桐叶吹得簌簌落下,落在他的肩头,他也浑然不觉。“这魏征,简直是当众羞辱朕!”他终于忍不住,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手掌重重拍在身旁的石桌上,“朕念他有才,破格重用,他倒好,得寸进尺,连朕的行踪都要管!”
内侍们吓得不敢出声,只能垂首侍立。就在此时,远处传来细碎的脚步声,长孙无垢捧着一个茶盘,快步走了过来。她今日穿了一身浅紫色常服,没有佩戴过多饰物,显得格外素雅。见李世民脸色铁青,她便知道定是早朝之事让他动了气,遂将茶盘递到内侍手中,亲自上前,轻声道:“陛下息怒,仔细伤了身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