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长孙氏册封为后,后宫表率兴仁政(2/2)
消息传到各宫,有位刚入宫不久的才人私下抱怨:“皇后未免太过俭省,连旧锦缎都要利用,这往后的日子,岂不是要受委屈?”这话不知怎的,竟传到了长孙无垢耳中。她没有动怒,只是让人将那位才人请到立政殿。
殿内燃着暖炉,长孙无垢正坐在窗前翻看户部呈上来的流民册。见才人进来,她放下册子,指着窗外:“你看殿外那棵老槐树,如今叶子落尽,枝干光秃秃的,可你知道,去年冬日,有多少流民在这宫墙之外,靠着槐树的树皮充饥?”她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反驳的力量,“宫墙之内,即便份例减半,我们依旧有暖炉、有锦衣、有饱饭;可宫墙之外,多少百姓连粗布衣裳都穿不上,连粟米都吃不起。身为后宫之人,若只知竞逐奢靡,不知稼穑之难,又如何配得上‘皇家眷属’这四个字?”
才人闻言,脸色顿时涨红,连忙躬身请罪:“臣妾知错,往后定以皇后为表率,绝不再做奢靡之想。”
长孙无垢扶起她,温声道:“知错便好。往后若有闲心,不如跟着宫女们一起做棉衣,也让你看看,一件棉衣背后,藏着多少人的期盼。”
当晚,李世民处理完朝政,回到立政殿时,便见案上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粗粮粥,旁边只有一碟咸菜和两个麦饼。他有些诧异,看向迎上来的长孙无垢:“今日怎的这般简单?”
长孙无垢笑着上前,接过他的朝服,挂在衣架上:“这粥是用今年新收的粟米煮的,麦饼也是御膳房用粗面做的。陛下日日吃惯了山珍海味,偶尔尝尝民间滋味,也能记得百姓们平日吃的是什么。”
李世民走到案前,拿起勺子舀起一勺粥。温热的粥滑入喉咙,带着粟米特有的清香,没有过多的调味,却格外暖胃。他看向长孙无垢,见她正坐在一旁,捧着一碗同样的粥,小口喝着,脸上满是满足。这一刻,他忽然觉得,这碗粗粮粥,比任何珍馐佳肴都更暖心——有妻如此,后宫只有她一人相伴,无需担心妃嫔争宠、后宫倾轧;有后如此,能以仁心表率后宫,能以俭朴体恤百姓,这大唐的后宫,便永远是他最安稳的后盾。
窗外的夜渐渐深了,殿内的暖炉烧得正旺,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映在窗纸上,格外温馨。长孙无垢放下粥碗,轻声说起今日做棉衣的进展,李世民静静听着,偶尔点头回应。没有惊心动魄的权谋,没有盛大奢华的排场,却有着寻常夫妻般的温情,有着帝后同心、共守江山的坚定——这,便是贞观年间后宫最真实的模样,也是李世民能专心朝政、开创盛世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