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472章 再最后调试一次

第472章 再最后调试一次(2/2)

目录

这次沈良调整了冷却水流量,传动速度也稍微加快。铜水注入结晶器,又一根铜棒缓缓产出。

直径五十毫米,误差零点零八毫米。

沈良嘴角微微上扬。

“继续。”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连续五次浇铸,每一次都成功产出合格铜棒。直径误差控制在零点一毫米以内,表面质量完全达标。

老张拿起一根铜棒,来回端详。

“真他娘的成了!”他哈哈大笑,“咱们真搞出来了!”

王大山也激动得眼眶发红。

“沈工,你这脑子,太他妈厉害了!”

刘建国抱着电控柜,眼泪都快流出来。

“我这辈子就没干过这么牛逼的事儿!”

沈良看着那几根铜棒,心里也涌起一阵成就感。但他很快冷静下来。

“别高兴得太早。”他说,“现在只是初步成功,稳定性还得继续测试。”

“对对对。”老张收起笑容,“得多试几次。”

接下来一周,连铸机进行了连续测试。

从早到晚,不间断浇铸。

铜棒一根根产出,堆满了仓库一角。

过程中也出现过几次小问题。

有一次液压缸压力不稳,导致传动速度波动,铸出来的铜棒表面有轻微波纹。沈良调整了液压系统参数,问题解决。

还有一次冷却水箱漏水,差点导致结晶器过热。王大山连夜补焊,总算没耽误进度。

但总体来说,设备运行稳定。

到第十天,累计浇铸超过五百次,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

这个数据,已经超过沈良预期。

“可以了。”他放下记录本,“准备向厂里汇报。”

老张搓了搓手。

“真要报上去?”

“不然呢?”沈良反问,“咱们折腾这么久,不就是为了这一天?”

刘建国有些紧张。

“万一厂领导不认可怎么办?”

“那就让事实说话。”沈良拍了拍身旁的连铸机,“这玩意儿摆在这儿,谁也否认不了。”

当天下午,沈良写了一份详细报告。

报告里列出了连铸机所有技术参数、测试数据、成本分析。还附上了几张照片,清晰展示设备结构和产出的铜棒。

写完报告,他直接去了厂长办公室。

厂长正在批文件,抬头看见沈良,有些意外。

“小沈?有事?”

“李厂长,我有个东西想给您看看。”沈良把报告递过去。

厂长接过报告,随手翻了几页。

然后动作突然停住。

他把报告放到桌上,重新从头开始看。这次看得很慢,每一页都仔细研究。

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十分钟后,厂长抬起头。

“这是你搞的?”他语气里带着难以置信。

“是。”沈良点头,“和几个老师傅一起搞的。”

厂长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你知不知道,这东西意味着什么?”他声音有些发颤。

“知道。”沈良平静回答,“如果推广开,全国钢铁厂的生产效率都能提升至少三成。”

厂长停下脚步,死死盯着沈良。

“你有多大把握?”

“百分之百。”沈良毫不犹豫。

厂长沉默片刻,突然抓起电话。

“接我省冶金局,找赵局长。”

电话很快接通。

“老赵?我是李国强。对,有个重要情况要跟你汇报……”

李国强抓着话筒的手指节发白。

“对,就是连铸技术。不是引进的,是我们厂自己搞出来的。”

电话那头传来赵局长急促的声音,李国强侧耳听着,脸上表情变了几变。

“明天?行,我明天上午十点在厂门口接您。”

挂断电话,李国强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

“沈工,你可给我整了个大的啊。”他抹了把脸,“省里明天就要派专家组下来。”

沈良心里稳得很。

“那正好,设备就在那儿,让他们随便看。”

李国强盯着沈良看了半晌,突然笑了。

“你小子是真有两把刷子。不过我得先问清楚,这技术真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

“从头到尾,每个零件都是我和老张他们亲手做的。”沈良语气平静,“设计图纸还在我办公室,需要的话,我现在就能拿给您看。”

李国强摆摆手。

“不用,我信你。”他重新坐回椅子上,“但是省里那帮专家可不好糊弄。你今晚回去好好准备准备,明天答辩的时候可别露怯。”

沈良点头离开办公室。

走廊里空荡荡的,只有脚步声回荡。他加快步伐往车间走,得赶紧把这消息告诉老张他们。

推开车间大门,刘建国正蹲在地上擦铜棒。

“沈工回来了?”他抬起头,满脸期待,“厂长怎么说?”

“省里明天来人。”沈良脱下外套挂在墙上,“冶金局的专家组。”

刘建国手里的抹布掉在地上。

“这么快?!”

王大山从设备后面探出头来。

“那咱们得赶紧把设备再检查一遍。万一明天运行的时候出岔子,那可就丢人丢大了。”

“对。”老张从楼梯上下来,手里拿着扳手,“我现在就去检查液压系统,你们俩把电控柜再测测。”

几个人立刻行动起来。

沈良走到连铸机旁边,仔细打量每个细节。

结晶器表面擦得锃亮,传动装置的齿轮咬合严丝合缝,液压管路没有任何渗漏痕迹。

“冷却水的温度调好了吗?”他问。

“调好了。”王大山拍拍水箱,“保证在二十到二十五度之间。”

刘建国蹲在电控柜前,拿万用表测量线路。

“电压电流都正常。继电器也没问题。”

老张爬上梯子,检查顶部的注液口。

“这里有点油污,我擦一擦。”

几个人忙活到晚上九点多,才总算把设备里里外外检查了个遍。

“行了,今晚都回去休息吧。”沈良说,“明天一早过来,再最后调试一次。”

老张犹豫了一下。

“要不我今晚就守在这儿?万一半夜设备出点问题……”

“不会出问题的。”沈良打断他,“这几天测试那么多次都没事,今天也不会有事。”

老张还想说什么,被王大山拉住了。

“沈工说得对,咱们得养足精神。明天可是关键时刻,熬夜熬得头晕眼花的,那才容易出错。”

几个人这才收拾东西离开车间。

沈良走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静静矗立在那里的连铸机。

月光从天窗洒进来,在金属表面投下一片清冷的光。

他轻轻关上车间大门,脚步声在空旷的厂区里回响。

第二天早上七点,沈良就到了车间。

老张他们已经在了,正围着连铸机做最后的调试。

“来得真早。”沈良走过去。

“昨晚翻来覆去睡不着。”刘建国抹了把脸,“索性四点就起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