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欧洲之旅(上)(1/2)
在结束了北美大陆那段考察后,哈依姆没有选择向西继续自己的旅程。他深知自己那身为“出走派”成员的特殊身份,在“服从派”势力根深蒂固的大本营——加州共和国里露面,无异于自投罗网,风险实在是过于巨大。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他选择了欧洲作为这趟横跨全球的漫长旅途的最后一站。
临走前,在华盛顿特区搭乘航班之际,他最后看了一眼伊斯特河边的联合国旧址,那栋曾经象征着全球和平与秩序的宏伟建筑,此刻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萧瑟。
里面早已是人去楼空,门窗破败,无人打理,就和那些在全球经济危机后荒废了的烂尾楼没什么区别,曾经人声鼎沸的联合国大楼,此刻只能无声地诉说着旧世界秩序的彻底瓦解。
告别了新美利坚联邦那片被内战撕裂的土地后,哈依姆搭乘着一架由新美利坚运营的跨洋航班,飞机在夜空中划过一道银色的弧线,最终平稳地降落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土地上,那份古老而又充满新生的气息,让他感到一丝慰藉。
比起两个极端对立的中美洲内那被“九头蛇”深度渗透的狂热,以及新美利坚那被“人类至上派”极端排外主义所统治的萧条,欧洲这里的情况似乎要平和许多。
这片大陆,因为“新欧盟”的存在,而呈现出一种更为复杂的多元态势。无论是亲外星文明的思潮,还是坚决反对外星入侵的反外星思潮,在这里都有着非常广泛且深厚的受众基础。
这其中,最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甚至引发激烈辩论的话题,便是他们的国家是否应该加入到日益壮大的“新欧盟”,以期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抱团取暖,寻求集体安全与经济繁荣。
各种各样的民意调查层出不穷,其结果也往往大相径庭,充满了矛盾:有说全国人民超过七成支持加入“新欧盟”,认为这是唯一的出路;也有说全国青年普查中有百分之六十四点六的人认为应该保持国家独立,维护民族主权,不愿被“新欧盟”的庞大体系所吞噬。
新闻学媒体那曾经的高光时刻,在此刻欧洲的政治舞台上显得淋漓尽致,其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政府的宣传。哈依姆甚至能在一张报纸上,赫然看到两种完全截然不同的民意论调,它们被并列刊登,却又互相矛盾,让人啼笑皆非,那份信息战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在欧洲各国里十分普遍,由于派系林立,各种各样的政治组织与党派层出不穷,从传统的左右翼,到新兴的亲外星、反外星团体,其复杂性甚至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无论是反外星势力还是亲外星势力的控制成本,使得任何一方都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绝对优势。除非哪一方在本国获得了压倒性的民意支持与政治优势,否则双方就只能互相扯皮,进行无休止的政治辩论与街头示威,一直这样拉扯下去,使得欧洲的政治生态,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僵持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