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这舞台底下,有空响!(2/2)
“可是,现在这个时代,年轻人很少愿意沉下心来,学习这些传统的东西。他们更喜欢短视频、直播、游戏……我们该怎么办?”于佳佳问道。
于乾再次沉默了。
他知道于佳佳说的是实话。
现在这个时代,节奏太快了,人们都太浮躁了。
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学习那些需要长期积累的传统技艺。
相声这门艺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叹了口气,缓缓地说道:“也许,我们应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
于佳佳笑了。
她站起身,从包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放在了于乾的面前。
“于老师,这是什么?”于乾疑惑地问道。
“这是我从无形遗产咨询所里找到的,一本老艺人的师训笔记。”于佳佳说道,“里面记载了一些关于传统技艺传承的经验。”
于乾拿起笔记本,翻开一页,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
“活儿熟了听气口,人熟了听语气。”
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突然明白了于佳佳的用意。
“你是想说,无论是‘听地’,还是说相声,都离不开对‘感觉’的把握?”他问道。
于佳佳点了点头。
“没错。我想,我们可以尝试着,把这种‘感觉’,用一种更科学、更系统的方式,传承下去。”她说道。
于乾合上笔记本,抬起头,看着于佳佳,
“于总,您有什么计划?”他问道。
“我有一个想法,我想做一个‘感知迁移实验’。”于佳佳说道。
几天后,一个略显怪异的组合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地铁巡检员赵小满,竟然拜师德云社的于乾,学习起了快板书!
而与此同时,相声演员于乾,也开始跟着赵小满,下到了幽深的地下管廊,学习起了“听地”的技巧。
在于乾的指导下,赵小满尝试把“听地”的节奏感,用于练习快板书。
他发现,通过控制快板的节奏,他可以更好地把握声音的强弱变化,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管道的共振周期。
反过来,于乾也试着用相声里的“气口控制法”,来调节巡检时的呼吸频率,以提升听觉敏感度。
他发现,通过调整呼吸,他可以更清晰地听到地下管线的声音,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管道的状况。
一周后,奇迹发生了!
赵小满竟然能够通过快板的节拍,辅助判断管道的共振周期,误差大大降低!
而于乾在一次德云社的彩排中,突然喊停,“等一下!这舞台底下,有空响!”
经过检查,果然发现舞台的地板龙骨松动,存在安全隐患!
这个跨界实验,引起了林穗的注意。
作为市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她一直关注着那些默默无闻,却又在各自领域闪闪发光的人。
她敏锐地察觉到,这个“感知迁移实验”,或许能够揭示一些关于人类感知能力的秘密。
她决定把这个实验拍成系列短片,记录下赵小满和于乾的跨界学习过程。
第一集,她将镜头对准了赵小满和于乾,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谬的问题:
《修地与说相声,有什么区别?》
这集短片上线三天,播放量就突破了千万!
评论区里,无数网友纷纷留言,分享着自己类似的经历。
热评第一:“我爸是修锅炉的,我是唱京剧的,原来我们都靠‘那种说不出的感觉’活着!”
与此同时,“五感数据库”收到了大量来自各行各业的跨行业上报。
厨师称“炒菜锅气变了”,预警燃气泄漏。
纺织女工说“布面发涩”,发现车间湿度异常。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感觉”,在关键时刻,却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于佳佳坐在办公室里,整理着这些案例,心中充满了感慨。
她发现,真正的突破口,不在技术,而在……
她抬起头,看向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脸上,映衬着她那双明亮的眼睛。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姚小波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
“佳佳姐,这是下个月的城市论坛的邀请函,您看……”
于佳佳接过邀请函,随意地扫了一眼,然后,她的目光,突然凝固在了邀请函上的一个名字上。
“邀请嘉宾:白烨……”她喃喃自语道。
于佳佳捏着那张邀请函,指节泛白。
白烨,这老学究终于要跳出来了?
也好,就怕他缩在象牙塔里装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