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都市围墙(2/2)
一整天下来,他脚底走得磨出了水泡,嘴唇干裂,投出去的寥寥几份简历如同泥牛入海,连个涟漪都没有。傍晚,他站在人才市场门口高高的台阶上,望着,橱窗里昂贵的商品,衣着光鲜的行人……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但这画卷却冰冷地将他拒之门外。他感觉自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被这座巨大的城市机器轻易地弹开,渺小、无助,且格格不入。
接下来的几天,他尝试拓宽思路,去了一些看起来稍微正规点的公司,应聘行政助理、后勤文员之类的职位。他尽量让自己的谈吐显得沉稳,强调在部队培养的纪律性、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然而,每一次面试,当对话进行到“学历”和“工作经验”这一环时,面试官脸上那点程式化的热情就会迅速冷却、凝固。
“夏侯先生,您的部队经历确实很独特,能培养优秀的品质。但我们这个行政岗位,需要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处理日常文书……”
“您的团队精神值得我们赞赏,不过,我们更看重的是是否有相关的专业背景或者行业经验……”
“纪律性绝对是企业需要的,但是……”
各种委婉的、包装过的拒绝,剥开礼貌的外衣,核心意思尖锐而一致:他过去两年在军营里流血流汗、引以为豪的一切——那严格的纪律、强健的体魄、坚韧的意志,在这个以学历证书、专业技能、人脉资源为硬通货的都市丛林里,似乎成了一种“过剩”的品质,一种无法直接兑换成价值的“无形资产”。那身曾经赋予他荣誉和身份的军装,此刻仿佛化成了一道无形却坚不可摧的围墙,将他远远地隔绝在大多数所谓“体面”、“有前途”的工作门槛之外。他像是一个手持长矛的古代武士,闯进了一个枪炮轰鸣的现代战场,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傍晚,他拖着灌了铅般的双腿,疲惫不堪地回到那个位于城中村顶层的出租屋。隔壁传来夫妻激烈的争吵声和小孩受惊的哭闹,楼下大排档炒菜的油烟混杂着食客的喧哗,顺着关不严的窗户缝顽强地钻进来,充斥着小屋的每一个角落。他把自己重重地摔在那张硬板床上,床架发出痛苦的呻吟。他仰面躺着,目光空洞地望着天花板上那片因为漏水而留下的、形状狰狞的黄色污渍。
饥饿感像小虫子一样啃噬着他的胃囊,但他连起身泡一包方便面的力气都仿佛被抽空了。他从枕头下拿出那个装着复员费的信封,将里面已经不多的钞票抽出来,一遍又一遍地数着。那几张单薄的纸币,就像沙漏里的沙子,眼见着飞快地减少,预示着一个清晰而残酷的终点。
一种前所未有的、冰冷彻骨的焦虑和自我怀疑,像带着毒刺的藤蔓,从心底最深处疯狂滋生,紧紧缠绕住他的心脏,越收越紧。他开始深刻地怀疑自己,复员的选择,是不是一次彻头彻尾的、鲁莽而无知的豪赌?是不是像父亲怒吼的那样,是丢掉了安稳的铁饭碗,跳进了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渊?难道他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用汗水甚至鲜血换来的那些东西,在这个只认金钱和效率的冰冷都市里,真的就一文不值吗?
窗外,城市的夜生活正渐入高潮,霓虹灯将半边天都染成了暧昧的彩色,车流的灯光汇成一条条闪烁的河流。这片繁华是如此近,近在咫尺;又是如此远,远隔重洋。这炫目的光彩与他蜷缩的这间阴暗、潮湿、弥漫着失败气息的小屋,形成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一道由水泥、玻璃、规则和偏见构筑的、厚实而冰冷的围墙,将他牢牢地困在了这一边。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的皮肉里,却感觉不到一丝疼痛,只有一种被巨大空虚和迷茫吞噬后的麻木。下一步,该怎么办?是继续头破血流地撞击这堵围墙,还是……调头回去,接受那份他曾经不屑一顾的“稳定”?夜色如墨,渐深渐浓,小屋里的孤独和彷徨,像潮水般涌上来,几乎要将他这叶孤舟彻底淹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