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九州民间志 > 第82章 玉簪穿心

第82章 玉簪穿心(2/2)

目录

\"郡王的话当不得真。\"崔宁喘着气说,石灰桥的夜风带着河水腥气,吹得秀秀打了个寒颤。他解下自己的粗布外衫裹在她身上,衣料上还沾着玉屑和汗味。\"往南走,去潭州。\"秀秀摸着发烫的玉簪,突然踮起脚把它插在崔宁的发髻上,\"这样你就跑不掉了。\"月光顺着玉簪滑下来,在他脖颈处投下道银线,倒像道无形的锁 。

一路晓行夜宿,崔宁的铁鱼带磨得发亮,秀秀的襦裙也溅满了泥点。到潭州城里落脚时,两人都瘦了圈,眼里的光却亮得很。崔宁租了间带院的屋子,门口挂起\"京城崔待诏碾玉\"的招牌,第一天就有人来定做玉簪。秀秀坐在窗边看他干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发间的鸳鸯簪——如今它戴在她头上了。崔宁总说:\"这玉养人,戴久了会生暖意。\"可秀秀总觉得它凉飕飕的,尤其是在夜里,像块冰贴着头皮 。

潭州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是七夕。街上的七宝市热闹非凡,珠翠首饰、雕花梳篦摆得满街都是。崔宁给秀秀买了支鎏金步摇,她却宝贝似的把鸳鸯簪插在鬓边。\"还是这个好。\"她对着铜镜笑,镜里的人影穿着半旧的素色襦裙,头上却簪着最珍贵的念想。那天夜里,秀秀做了个噩梦,梦见郡王府的人追来了,她拼命跑,头上的玉簪却越插越深,疼得她惊醒过来,冷汗浸湿了中衣 。

安稳日子过了一年半,那天崔宁去县衙送活计,回来时脸色煞白。\"临安来人了。\"他反手关上门,声音都在抖,\"说郡王一直在找我们。\"秀秀的手猛地攥紧,发间的玉簪硌得头皮生疼。\"走!\"她当机立断,开始收拾包袱。可没等他们出门,院外就传来了马蹄声,还有个熟悉的公鸭嗓在喊:\"崔待诏,郡王有请!\"是郡王府的郭排军,当初就是他把秀秀领进府的。

崔宁想从后墙跳走,秀秀却拉住他。\"跑不掉了。\"她摘下头上的鸳鸯簪,塞到他手里,\"你带着这个走,去找我爹娘。\"郭排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秀秀突然笑了,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记得那年大火吗?你说这玉能养人......\"话音未落,她突然抓起桌上的刻刀,对着自己心口就刺了下去。

崔宁扑过去时,只摸到满手滚烫的血。秀秀的眼睛还睁着,望着他手里的玉簪,嘴角似乎还带着笑。郭排军踹门进来时,正看见这惊悚的一幕:那支羊脂玉簪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一半沾着血,一半映着窗棂投下的残阳,像极了那日临安城的火光。

后来听说,崔宁被带回临安问罪,却在半路趁乱逃了。有人说在成都的药市上见过他,疯疯癫癫的,总拿着半支断玉簪跟人说:\"这玉会流血。\"也有人说,每年七夕,钱塘门车桥边的玉簪花开得格外艳,夜里还能听见女子的哭声,像在找什么东西 。

看官若不信,可去临安城打听。咸安郡王府早没了当年的风光,那尊南海观音被供奉在大慈寺,莲座下有道细微的刻痕,像极了半支玉簪。而璩家装裱店的旧址上,后来开了家玉器铺,老板总爱跟客人讲:\"好玉能记事儿,尤其是戴久了的......\"话没说完,就会指着货架上那些光洁的玉簪,眼神空落落的,仿佛能看见多年前那个春日,素衣少女发间一闪而过的银光,和那支终究没能绾住缘分的玉簪,如何带着体温,穿透了岁月的尘埃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