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九州民间志 > 第82章 玉簪穿心

第82章 玉簪穿心(1/2)

目录

南宋绍兴年间的临安城,钱塘门内车桥边的璩家装裱店,出过一段奇事。那年春日融融,郡王的仪仗打从桥头过,轿帘隙里飘出的眼风,正落在裱画案前那抹素色身影上。璩秀秀手里拈着枚银针,正往新绣的肚兜上钉珍珠,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绾发的素银簪上跳着碎光,倒比案上那些名人字画更晃眼。

郡王轿子里的鼾声停了。\"那丫头是谁家的?\"随从赶紧打马去问,回来回话时,手里还捏着片从裱画店门槛上捡的玉簪花花瓣。这花名唤玉簪,开得像姑娘们插在发间的簪子,洁白莹润,偏偏根茎带刺,正如那装裱店里的璩家姑娘——温顺的眉眼底下藏着股子韧劲 。

三日后,郡王府的帖子送到了璩家。秀秀爹捏着那张洒金帖子,手指抖得像秋风里的枯叶。\"郡王爷瞧中小女的绣活,要请去府里当差。\"他这话没说全,帖子上明晃晃写着\"侍婢\"二字,在大宋的户籍册上,这身份比坊郭下户还低贱三分,连穿红着绿的资格都没有 。秀秀却把那片干枯的玉簪花瓣揣进袖袋,对着铜镜将素银簪换成竹制的,\"爹,我去。\"声音轻得像叹息,却没半分犹豫。

郡王府的日子,比装裱店的浆糊还稠腻难熬。秀秀每日捧着绣绷在回廊下候着,看那些戴玉束带的官员们趾高气扬地走过,腰间玉带的声响比寺院的钟磬还烦人。按大宋规矩,三品以上才能系玉带,郡王那条羊脂玉带更是宫里赏的,走路时得刻意放慢脚步,生怕玉銙碰撞的脆响惊了贵人。直到那天,她被唤去给玉器作坊送茶水,才撞见了改变命运的那个人。

崔宁正趴在案上琢玉,鼻尖快碰到那块羊脂白玉。他戴着粗布围裙,腰间系着工匠专用的铁鱼带,与周遭珠光宝气格格不入。秀秀搁茶碗时不小心碰掉了案上的刻刀,刀刃在玉料上划出道细纹。\"哎呀!\"她吓得脸都白了,这要是被郡王知道,卖了全家都赔不起。崔宁却抬头笑了,那笑容比玉料还温润:\"无妨,正好借这道痕雕朵莲瓣。\"他手指翻飞,刻刀游走间,原本的瑕疵竟真成了观音座下的莲花纹。

秀秀的心就像被那刻刀搔了下,痒痒的。往后她总借着送茶送点心跑作坊,看崔宁把一块块璞玉变成仙桃、如意、罗汉像。有回她见案上摆着半块镂空的玉簪坯子,簪头雕着对鸳鸯,便忍不住问:\"这是要送人的?\"崔宁耳尖红了,低声道:\"还没想好送给谁。\"那天傍晚,秀秀在回廊石桌上发现个小布包,打开正是那支鸳鸯玉簪,簪尾还刻着个极小的\"宁\"字。她把簪子藏在贴身处,隔着襦裙都能觉出玉的凉滑,像揣了块冰,却暖得烧心 。

郡王不知怎的,突然要崔宁用整块羊脂玉雕尊南海观音。\"雕好了,便把秀秀许你。\"这话听得秀秀心头突突跳,夜里绣活时,针脚都歪了。崔宁更是拼了命,白日里在作坊赶工,夜里就着月光打磨。玉屑落在他衣襟上,像撒了把碎星子。秀秀偷偷送去的宵夜,他总顾不上吃,直到观音的眉眼渐渐清晰,他才惊觉碗里的粥早凉透了。\"这玉性娇,得顺着纹理走。\"他跟秀秀解释,手里的刻刀却稳得像长在手上。

观音成的那天,临安城起了场大火。火光染红半边天的时候,秀秀正抱着装裱好的观音像待在库房。浓烟呛得她睁不开眼,恍惚间看见个身影冲进来,是崔宁!\"走!\"他拉着她的手往外跑,穿过火海时,秀秀头上的素银簪被横梁撞掉了,崔宁弯腰去捡,却被她拽着跑:\"不要了!\"可跑到府门外,崔宁不知从哪儿摸出支玉簪塞给她——正是那支鸳鸯簪,簪头的鸳鸯被火熏得发黑,却依旧紧紧依偎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