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雄关铁火(2/2)
李定国点头,“传我令,擂鼓聚将!”
去年一份来自南京紫禁城的密谕,伴随着一队队精于矿冶、铸造的工匠,还有源源不断的铁锭和铜料,悄然抵达秦岭腹地一个名为黄花岭的地方。
此地位置绝佳,位于明军控制的陈仓道旁,却又深处密林,易于隐蔽。
更重要的是,黄花岭周遭无尽的原始森林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燃料,用以烧制上好的木炭,这是铸造精良火炮不可或缺之物。
在当朝天子,那位仿佛洞悉世事的弘光皇帝朱由崧的亲自规划下,一座直属内廷、戒备森严的炮坊在此拔地而起。
整整一个秋冬,黄花岭上空终日烟雾缭绕,那不是炊烟,是十数座高炉日夜不熄的烟火。
叮叮当当的锤锻声、鼓风囊的轰鸣声、水流驱动锤击的巨响,取代了山间的鸟鸣兽吼。
工匠们在严格的保密下,依照皇帝遣人送来的、糅合了天工院技术的图样,将滚烫的铁水浇铸成一个个黝黑的炮管。
李定国曾数次微服亲临,站在那灼热的高炉前,看着通红的炮坯在能工巧匠的千锤百炼下渐渐成型。
时机,在耐心等待中逐渐成熟。
春风再次吹绿汉中田野时,黄花岭炮坊的最后一批火炮也已验收完毕。
沉重的炮身被牢牢固定在特制的炮车上,由健骡牵引,在工兵拓宽的道路上,发出沉闷的滚动声,向着大散关前线汇集。
誓师之日,没有冗长的动员。
六万征西大军营寨连绵,旌旗如林,兵甲的寒光与尚未返青的山野形成冷酷的对照。
中军大帐前,那面“李”字帅旗在料峭山风中猎作响,旗下,征西大将军李定国按剑而立,玄甲外的猩红斗篷纹丝不动,唯有目光如电,投向北方那云雾缭绕的群山深处。
他的目标,是西安。
而通往西安的道路,必须用鲜血与烈火,叩开那座横亘于陈仓古道尽头的天下雄关——大散关。
李定国纵马掠过肃立的军阵,他的目光与无数道炽热的目光交汇,一切已无需多言。
李定国拔出佩剑,遥指北方时,六万人如同一个整体,发出了撼天动地的怒吼:
“大明万胜!”
“征西大将军万胜!”
声浪如雷,滚过平野,撞向群山。
大军,开拔。
白文选、马进忠各率偏师,向东出褒斜、傥骆两道,旌旗招展,鼓噪而进,摆出欲断散关后路、直取凤翔的态势。
这凌厉的佯攻,旨在牵制孟乔芳的兵力,迷惑他的判断。
而李定国亲率的主力四万人,则护卫着那支耗费朝廷无数心血铸成的炮队,如同一条沉默的钢铁巨蟒,再次钻入了艰险的陈仓古道。
他们的目标,就是正面碾碎大散关。
山道崎岖,运送火炮的队伍行进缓慢,伴随着骡马的嘶鸣和士兵粗重的喘息。
但无人抱怨,所有人都明白,这些在黄花岭的烟火中诞生的战争之神,即将在雄关之前,发出震惊天下的咆哮。
孟乔芳站在大散关高耸的敌楼上,望着南方连绵的群山,眉头紧锁。
东西两路明军的异动让他心生警惕,不得不分兵应对。
而对于这条看似平静的陈仓道,他心中那份隐隐的不安,却愈发强烈。
他总觉得,李定国这一年的沉寂,绝非无所作为。
那寂静的山林背后,似乎正孕育着足以摧毁一切的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