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荆州参与会盟,曹操联军声势再震!(1/2)
大厅内,程昱闻言,虽知刘焉仍是权衡之态,却也不好再紧逼,毕竟荆州已松口愿增兵粮,再纠缠反倒落了下乘。
程昱当即起身拱手,语气平和道:“既如此,昱便静候州牧佳音,也会将荆州诚意回禀车骑将军。”
刘焉抬手笑道:“先生放心,某岂是敷衍之人?”
说罢,刘焉对亲卫吩咐,“速备车马,送程先生往驿馆歇息,好生招待,不得怠慢。”
亲卫应声上前,程昱再一颔首,转身随亲卫出了州牧府。
府外日光正盛,他望着襄阳城街衢往来的行人,指尖轻叩腰间符节。
刘焉看似松口,实则仍在犹豫。
……
程昱离去未久,州牧府后厅便再次聚起蔡瑁、蒯越、蒯良等人,气氛比先前更显凝重。
刘焉坐于主位,指尖反复摩挲案沿,沉声道:“程昱所言,诸位再细思——袁术那厮,连‘为父报仇’的幌子都敢扯,若真破了青州,手握三州之地,会不会记恨虎牢关之事?”
说着,刘焉猛地一拍案,语气带着几分愤怒,说道:“当初董承力劝速攻,某亦是附议,袁逢之死,虽说是董卓毒手,却也因联军急攻而起。袁术若要翻旧账,以‘报复劝进之仇’南攻南阳,这未必不可能啊!”
刘焉的话音落下,众人看向刘焉目光皆是微微闪烁,他们顿时都明白了,刘焉是怕了,真怕若是曹操打不赢袁术,袁术后续会以此借口袭击荆州!
蔡瑁眉头紧锁,沉声道:“州牧所言极是,袁术心胸狭隘,眦睚必报,如今势大,确实难保不会寻隙。只是这程昱所说三万兵马、十万石粮实在太多,若尽数抽调,襄阳、江夏等地防务空虚,万一蛮族趁机作乱,得不偿失啊。”
蒯越亦附和道:“州牧,德珪所言有理,荆州根基在稳,不可因一时之利耗空家底。但先前一万五千兵、四万石粮现在来看,确实难显诚意,也镇不住其他诸侯,此事确实需要重新商议。”
厅内陷入沉默,众人倒是给刘焉面子。
刘焉目光扫过众人,忽然想起程昱提及的兖州赋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程昱说,战后兖州南部三县赋税,荆州可优先支取三年。那三县皆是膏腴之地,一年赋税便抵得上十万石,三年下来,足足三十万石,这倒也是对我们的补偿!”
刘焉起身走到舆图前,指尖点在兖州南部:“再给那曹孟德加一点吧,咱们出兵讨贼,既能除袁术这隐患,又能赚回三倍粮草,还能落个‘宗室大义’的名声,这笔账,划算!”
蒯良见刘焉如此说,哪里不明白刘焉主意已更,当即抚须点头附和道:“州牧所言极是。只是三万兵马、十万石粮仍需斟酌,不如折中——出兵两万,粮草八万石。”
“两万兵?”刘焉沉吟,“襄阳抽五千,南阳抽一万,江夏、南郡各抽两千五,合共两万,既不影响各地防务,又能凑足精锐。粮草八万石,先送四万石,余下四万石一月内补齐,这般既显诚意,又给府库缓冲。”
蔡瑁闻言,思忖片刻道:“两万兵倒还可抽,只是八万石粮……需从各郡紧急调拨,怕是要劳烦各郡县官吏了。”
“顾不得许多!”刘焉断然道,“袁术一日不除,荆州一日难安。传我将令:南阳黄祖率一万兵为先锋,襄阳、江夏、南郡兵马五千日内集结于南阳,共两万之数,听候黄祖节制,即刻启程往颍川汇合曹操!”
“粮草由蒯越亲自督办,先从襄阳府库调四万石,再传令各郡,一月内务必凑齐余下四万石,分批押送前线!”
众人见刘焉心意已决,且此策确实兼顾了防务与诚意,皆拱手应诺:“诺!”
刘焉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又看向舆图上兖州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坚决——此战,既是为汉室讨贼,也是为荆州谋安,势必要拿下那袁术,已绝后患!
………
翌日清晨,襄阳城笼罩在一层淡淡的晨光之中,州牧府外的街衢刚刚喧闹起来,驿馆内的程昱起身整束衣冠。
昨夜他虽歇下,却因刘焉的权衡之态辗转了半宿,心中始终牵挂着荆州援军的最终定论。
曹操在颍川屯兵备战,袁术大军压境青州,每多一分耽搁,前线便多一分变数。
程昱刚将符节系好腰间,驿馆外便传来亲卫的脚步声,语气恭敬:“程先生,州牧大人有请,车马已在门外等候。”
程昱眼中精光一闪,知是刘焉已有决断,当即颔首:“有劳足下。”
程昱随亲卫出了驿馆,见州牧府的马车早已备好,黑漆车舆配着青铜饰件,晨光下泛着沉稳光泽,与昨日来时的礼数更显郑重。
登车落座,车行平稳,穿过几条街巷便至州牧府。
亲卫引着他径直入了正厅,甫一进门,便见刘焉端坐主位,脸上不见昨日的沉吟,反倒满是和煦笑容,起身相迎道:“先生久候了,快请坐!”
程昱拱手回礼,心中已有预感,却仍按捺住心绪,欠身道:“劳州牧大人挂心,昱不敢当。”
待落座之后,亲卫奉上热茶。
刘焉便开门见山,语气爽朗:“先生昨日所言,某与荆襄诸僚彻夜商议,终是定下章程——袁术逆天悖理,擅扯报仇幌子攻伐青州,实乃汉室奸贼,荆州身为宗室藩篱,断无坐视之理!”
刘焉抬手一扬,声音陡然提高几分,带着激愤语气道:“本州牧已传令各郡,出兵两万,粮草八万石,全力助车骑将军会盟讨贼,共除袁术这心腹大患!”
“两万兵?八万石粮?”程昱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错愕,随即转为难以掩饰的欣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