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奇异乡村 > 第344章 年轮里的传承诗与远方

第344章 年轮里的传承诗与远方(1/2)

目录

老码头的石碑旁,新种下的种子在秋雨中破土而出。夏晚晴蹲在田埂上,看着那几株嫩绿的芽尖——有回春草的圆叶,有混血草的锯齿边,还有几株叫不出名的野草,混在其中却也长得精神。林墨举着放大镜,在笔记本上画下根系的走向:“你看,它们的根须又缠在一起了,像在拉手。”

“这才是最好的样子。”夏晚晴指尖拂过草叶上的雨珠,水珠滚落泥土,溅起细小的涟漪,“就像古路上的人,从来不是孤军前行。”

秋分后的第一个周末,奇异乡村办了场特别的“草药诗会”。小神农队的孩子们把自己写的草药诗念给大家听,丫丫站在石碑前,声音脆生生的:“接骨草,拉勾勾,断了的骨头不松手……” 台下的老猎户笑得胡子翘,抹了把眼角说:“这诗比俺年轻时听的歌谣还中听。”

小巴郎的妹妹用回鹘文念了首关于紫草的诗,林墨在一旁翻译:“紫色的草,从沙漠来,在海边开花,把风沙的故事,讲给浪花听……” 念到最后一句,她突然改成中文,虽然发音生涩,却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

马库斯的小女儿阿米娜,通过视频连线念了首非洲童谣,讲发烧草如何在旱季里开花:“太阳晒不死,风沙吹不倒,因为它知道,有人在等它救命……” 视频里,非洲孩子跟着拍手,奇异乡村的孩子们也跟着节奏拍起手,两种语言的韵律在空气里交融,像草药的根须一样缠在一起。

夏晚晴看着这一幕,突然想把这些诗编成本《草药诗集》。“不用印得多精美,就用咱们自己种的构树皮做纸,孩子们自己画插画。” 她的提议得到大家响应,村民们拿出压箱底的老手艺,有人煮构树皮做纸浆,有人教孩子们用草药染色,连陈爷爷都从望海镇赶来,用海藻做了本封面,上面印着蝶影草的图案。

全球草药基因库不再只是冰冷的储藏室。青年团队在基地里开辟了“活态展区”,把基因库里的种子种在透明的玻璃箱里,箱子上贴着对应的诗歌和故事。游客们可以看着种子发芽、开花,扫码就能听到小神农队孩子们念的诗。

有个研究植物伦理的外国学者来参观,站在混血草的玻璃箱前,指着标签上的“四海共生”四个字问:“你们不担心外来物种破坏本地生态吗?” 夏晚晴指着玻璃箱里缠绕的根系说:“您看,它们不是互相争抢,是互相帮忙。就像古路上的商队,带来的不只是货物,还有新的智慧。”

学者又问:“那你们如何平衡保护与利用?” 林墨递给他一本《草药诗集》:“我们的孩子在诗里写,‘草是活的,不是用来藏的,是用来爱的’。保护不是把它们锁起来,是让它们在被需要的地方生长。” 学者翻着诗集,突然说:“我要把这些诗带回我的国家,告诉人们,草药的故事里,藏着人类最该懂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