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汉兴(2/2)
“这是把人当牛马使唤?”
奏折堆积如山的案几上,张平安愤愤然的站了起来。
大汉天子习惯性的,又罢工了。
周围所有人,皆是低头无视,恍若未闻。
“华哥儿,今日这些奏折就全交给你了”
“莫要太劳累了,不重要的事,留着明日再看!”
张平安长长伸了个懒腰,大步就往殿外走去,顺便留下一句,“我乏了,去皇城外面透透气。”
边上,武松立刻跟了上去。
“父皇,你要是外出的话,要注意安全,多带些人手!”太子张华从奏折中无奈抬起了头。
自从成年以后,他就被自家老子拉来做了白工,美其名曰提前适应皇位......
昔日穿着开裆裤坐着龙椅的小屁孩,也是留起了胡须,便是娃儿都生了一大堆。
“有武都统在,寻常人近不了身!”
张平安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脚下不停。
太子张华望着那离去的背影,虽然脊背仍然笔直如松柏,但斑白的发丝却是不饶人。
张华长长叹了口气,回头吩咐道:“岳统制,你带些人手跟上去,别扰了人父皇的雅兴。”
岳雷闻言,当即点起人手,就出发了。
彼时,留着鼻涕的御前班直岳雷,也长成了人高马大的汉子。
其兄岳云早就回去继承王位了,而他仍然留下做了太子的侍卫长,由此可见岳家在当今天子心中的分量。
张华对于自家父皇的任性,似是早已习惯了,摇摇头,又将精力放在了书山文海之中。
虽然东西二府的相公们,已经处理了一些琐事,但随着大汉疆土的扩张,每日仍然有处理不完的奏折,随着快马送入京城。
相比于太子,张平安这个做老子的却是逍遥许多,出了皇城便直奔南城瓦市而去。
燕京北城多达官显贵,张平安更喜欢南城的烟火气。
南城的街面上,小贩叫买,铺子里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
行人中不时还能看到不同肤色,不用头发,或是高鼻,或是碧眼的“汉人”说着生硬的汉话,往来其间。
“啪!”
一声惊堂木,突然炸响。
临街的铺子里,一个须发皆白的说书人做了一圈罗圈揖,清清嗓子道:“各位看官,走过路过,且在小店歇歇脚,听俺李老头给您来上一段!”
这说书的老头,姓李,外号李巧嘴,在南市很有些名堂。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李巧嘴一段定场诗念罢,行人很给面子,纷纷鼓掌叫起好来。
“李巧嘴,听说你和官家是乡党,以前可曾相识?”
“对呀,你给俺们说说,开开眼界呗!”
“没错,没错,说得好了,俺们自然进来歇脚!”
不知哪个起了头,人群顿时跟着起哄起来。
“俺就一个说书的,来大汉都二十年了,街坊们还不知道吗?虽然俺是官家同乡,可哪里认得圣天子。”
李巧嘴苦笑摇头,连连否认。
其实他连同乡也算不上,不过是在大汉天子以前的家乡说过一段时间书罢了。
就是靠着这个名头,在南市寻常人等不敢来惹麻烦。
李巧嘴不接话茬,自顾自的开始说起了新编的段子。
无外乎是些落魄之人接了开拓令,去边疆拓土,得了封地,或是挖到了金子的故事。
陈词滥调!
但,都是以小民做为主角,初时遭遇各种困难,然后建功立业,迎娶美娇娘。
这种原始的爽文,在街面上很是受喜欢。
虽是老生常谈,但听得人还是有许多。
张平安与武松隐在人群中,默默听了一阵。
张平安看着那老说书人,莫名觉得眼熟。
突然,一道思绪划过,张平安猛的想起了昔年的小县城。
三十年前,自己似是在乐成县见过此人!
随即,又是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