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汉兴(1/2)
西夏兴庆府在坚守了数月后,外无援兵,内则纷乱不休。
实际上并非没有援兵,而是各路援兵全被韩世忠一一击破。
当西夏国主李乾顺在病榻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李乾顺的两个儿子,李仁孝、李仁友也不知谁挑的头,竟是拔刀相向。
兴庆府皇城内,一下子就爆发了大规模的混战。
实在是双方积怨已深,没了上面的压制,手下人一点就着。
“开城门!”
“投降!”
“随俺降汉去!”
李仁孝兵败皇城,仓皇中索性大开城门,率部归附大汉。
而,皇城中的李仁友,最终也没有取得胜利,在亲信的掩护下,夺门北逃。
对于西夏皇子李仁孝的主动投诚,大汉天子张平安为了收党项人心,给他封了个伯爵,并且赏赐封地于黑水镇燕军司处。
西夏国内不论官员、士卒还是百姓,愿追随其去者,尽数放行。
随之而来的,还有韩世忠、萧合达二人的封赏。
韩世忠照旧封在沙洲,萧合达则是封于黑水威福军司。
这二人将带兵护送李仁孝北上,一同就藩。
名义上是护送,其实是为了尽收西夏国土。
武植则是继续留守兴庆府,改任安西都护府大都督,稳定地方,清扫不服。
同年,李仁友在黑水威福军司登基,号大白高国皇帝。
但,随着韩萧联军北上,才建立数月的大白高国政权,亡了……
自此除南赵,以及北方草原上打游击的合不勒外,大汉周边在无强国。
当张平安拔剑四顾,竟是再无对手……
随着西夏灭国,西域诸国也正式暴露在了大汉面前。
关于西域诸国,早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就曾经率军西征,迫使西域诸国臣服。
葱岭以东的黄头回鹘、西州回鹘与葱岭以西的喀喇汗国,基本上都是亲附辽朝。
更远些的,于阗、西亚波斯、大食也曾遣使与辽国通好。
当大汉的旗帜在西夏的残躯上飘起时,尽管汉军没有任何敌对动作,但整个西域却是全部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近一些的黄头回鹘、西州回鹘、吐蕃诸部再次遣使,出使燕京。
南赵也是派出了宇文虚中的使节团,并主动要求增加岁币。
大汉天子张平安再热情接待了各国使臣后,亦是派出了使节回访。
这些大汉使节们,昂着头颅,手持节杖,捧着册封的诏书,随同西域使臣们,一起前往西域,就如同千年前那些大汉的前辈们。
随着大汉使节的到来,推恩令、分封令、招贤令等等政策,开始出现于西域。
当然,其间自然免不了有不服之辈。
大汉使节们,顿时给整乐了。
这些书生们高举节杖,口中大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不等安西都护府出手,在各族联军下,不服者就被一一荡平。
战后,这些使节按着大汉的封分令,开始赏赐各国将领,并且上报朝廷。
而,张平安亦是给予回应,封有功之人为爵!
此时,西域各国的首领们,还沉浸在开疆拓土的喜悦中。
待缓过神来,突然发现手下的兵马,调不动了。
而,自家周边的领土上,更是冒出不少大汉的分封贵族来。
父子、兄弟、君臣,在实际的利益面前,所有的关系不在变得牢固。
大汉不费一兵一卒,就把西域慢慢的纳入了自家的势力范围。
在大汉官家对有功的使节们进行分封后,这种状态更加一发不可收拾。
这数年间,草原、沙漠、雪山,没有什么能挡住大汉使节前进的脚步。
今日灭国几许,明日开疆多少,亦或者归附又有几国,在大汉的朝堂上似乎成了一种常态。
而,这些年里作为大汉天子的张平安,则是痛并快乐着。
“不看了!”
“不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