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绑定生子系统后成为人生赢家 > 第732章 种田文里的边缘人(34)

第732章 种田文里的边缘人(34)(1/2)

目录

电影市场的震荡还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强烈的打击。

有许多人或者公司都一下子没有完全反应过来,起码在他们看来,这个变化实在是有些过于庞大。

原先并没有这么多要求的规则完全被定了出来,关键还没有半点口风,这这这,不会是来真的吧。

樱桃红薯瓜:肯定是真的,原本要定档的几部电影都已经悄无声息地撤档啦,不信就去看看电影院的排期!

真的好大瓜啊:哇去哇去,为什么官方会悄无声息地放炸弹啊,我感觉国内电影圈虽然有些一潭死水,但怎么也比国外那些政治正确要强吧。

吃起来吃起来:话不能这么说,你不能在两个破烂里挑好的吧,何况国内瞧着也有国外的趋势,官方会来这么一手也和电影市场的乱象有直接关系,反正这么一闹腾也有好处,起码那些人不敢明目张胆的圈钱!

浪浪玄武岩:也不一定,之前电影圈不也有各种规则,但那些人不仅没有遵守还喜欢钻空子,这次谁知道能不能执行下去。

龟龟跑赢了兔兔:肯定能,这次官方是来真的,我可有内部消息,听说一些不放在心上的已经被警告,敢顶风作案就要抓起来大罚特罚!

雄鹰展翅:真的?那真是太好啦!谁懂我这几年看的电影都是各种垃圾,资本家简直不把我们观众当正常人,什么影片都敢往上推,差劲!

……

网络上有关内容的讨论居高不下,但大家伙对此一致认同,官方突然发难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认真整顿市场乱象。

这就导致某些混日子或者心里有鬼的电影项目被迫撤档或者无限延期,某些已经立项但没开的项目没了下文,某些已经开了的项目更是左右为难,既不知道要不要硬着头皮往下拍,又不知道拍完该怎么处理,最后大概率就是临时改剧本,最后靠着乱七八糟的剪辑将这个剧情糊弄过去。

至于沈瑶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那当然是和她手机里的联系人有关系,大家伙儿目前全都在唉声叹气,稍有动静就闹得人尽皆知,沈瑶又不是什么聋子瞎子,哪怕不去公司也一清二楚。

‘啧啧啧,这是谁家制作公司?真是好的脸啊,’说着卖宿主一个面子,实际上只是想拉宿主下水,最好能从宿主这里坑点钱回去暖一暖自己干瘪的钱包,‘这就是娱乐圈的人嘛,没一点情谊,全都是算计。’

系统嫌弃这些人做事的手法太糙,心说骗那些初入行业的傻白甜差不多,竟然敢骗宿主这样的老油条,宿主一个眼神就能将他们全部拆穿。

‘大家伙儿明显是自顾不暇,不过也算自作自受,’平日光想着走捷径赚快钱,眼下被官方下场狠狠警告更是活该,沈瑶就没这样的烦恼,哪怕是公司正在推进中的几个项目以及即将上映的《四季》。

‘说不得我们这次能捡漏,新年期间的电影市场萧瑟,于《四季》而言更是一个机会。’

起码这部电影没有任何硬伤,除了演员不够出名,其他方面拿出来都在正常及格线之上。

其实光是这样的情况,就已经超出电影市场绝大部分电影,毕竟有许多电影,包括知名导演拍出来的电影,都在不知所云地胡言乱语。

甚至内容空洞没有任何内容,某些高深莫测的猜想也全都靠观众自己脑补推理,就像是做阅读理解,莫名其妙的吹捧和乱七八糟的叙述,电影市场能好起来才怪。

抬手通过手机给公司里的助理打了个电话,沈瑶示意对方抓住机会,通过网络和媒体多多宣传《四季》,趁着其他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将萧条的电影市场霸占下来,起码优先抢占院线。

其他的暂时不说,观众是需要各类文艺生活填补日常,《四季》这部电影此时上映虽说不好,但因为缺少竞争对象,观众可选择的余地也会有限制。

说不准他们就能靠《四季》多赚钱。

沈瑶心里有着隐晦的计较,起码在她看来,《四季》这部电影的票房高低与王导接下来的电影会有挂钩。

沈瑶也不想投资亏本,就像那些投资周游的资本,眼下怕是要赔的干干净净。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和周游拍的电影有直接关系。

周游签订的合约,使得他拍摄的电影为纯正的商业片,且内容还是上古神话,众所周知,娱乐圈里的人拍摄电影,总喜欢各种改编编纂,所以电影内容方面很难考究真实两字。

何况古代神话都是流传下来的内容,想拍的好且吸引人看,肯定要在干瘪瘪的故事情节方面进行优化添加,这就触碰了官方的红线。

之前官方还没有严厉打击前,类似这种也没人较真,可眼下不同,周游是两部连着一起拍,听说已经差不多要收尾,后续就是特效与制作内容。

可是基本情节已经定好,等于是将周游和他的幕后资本完完全全架在了那里,往前往后都没路走。

沈瑶先前的时候还收到春风公司的投资申请,只不过被她以公司项目太多,一时之间无法分心为由拒绝。

啧啧啧

不知道周游导演要怎么熬过来呢。

不过这些烦心事暂时和沈瑶无关,哪怕十分想笑话周游,沈瑶还是得先忙完自己这一茬。

就比如电影《四季》上映的事,可是过时不候,抓紧一切机会给这电影进行广泛宣传,为此沈瑶还额外花了不少营销费,网络还算是大头。

好在沈瑶所做的一切努力没有白费,王导的这部《四季》上映之初平平无奇,但里面的内容却格外让人满意。

尤其是一些感情丰沛的观众,他们最愿意看这种类型的电影,出现感动情节更是吧嗒吧嗒掉眼泪,等到从电影院出来,更恨不得将自己学会的所有溢美之词全部送给这部电影。

网络上的水军开始发力,不仅晒票还晒评论,进而引导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看到这部《四季》。

电影都是由不火到火的,它有一个慢慢进步的过程。

原本在沈瑶的计划中,《四季》这部电影虽然不错,但因为题材和演员的问题,最多也就给她小赚一笔。

结果呢,因为官方突如其来的动作,导致整个新年档期比较萧条,这就让电影《四季》有了一个很好的冒头机会,包括水军和营销号铺天盖地的宣传,只要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不对这部电影抱有太强烈的恶意,最差也会给一个值回票价的评价,而不是噼里啪啦地说这部电影不行。

网络上的评价越来越多,其中正面评论多到数不清。

在此期间,助理还特意打电话问沈瑶需不需要追加营销费用,被沈瑶制止,表示过犹不及,他们已经赚到不少钱,没必要继续营销,万一惹得观众反感,影响的不光是这一部电影,还有公司的声誉和后续的项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