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虚无之境(1/2)
蚀影族的星舰开始带着起源草的种子远航。阿玄说,要让每个荒芜的星球都长出“记忆草”,让那些被遗忘的文明残骸旁,重新有故事生根。他每次出发前,都会往星舰的储藏舱里装一把稻田的泥土,“带着它,就像带着整个宇宙的念想。”
星芽的农事笔记又添了新的篇章。最新一页画着起源草的素描,旁边写着一行字:“所有种子的终点,都是回到土地的起点。”她常常坐在“念想号”的舷窗边,看着稻田里来来往往的身影——蚀影族的孩子在追着旋星花跑,本地的农人在教守望者插秧,老人的烟杆在田埂上敲出节奏,星尘在所有人的肩头跳着舞。
这天傍晚,夕阳把稻田染成金红色。起源草忽然开出了一朵极小的花,花瓣是透明的,里面裹着一颗露珠。星芽伸手去接,露珠落在掌心,立刻化作无数光点,钻进她的皮肤里。她瞬间看到了无数画面:爷爷年轻时在田里弯腰,腰上的汗珠滴进泥土;阿玄第一次驾驶星舰时,在星图上圈出地球的坐标;守望者的祖先在星尘海里,用手指画出第一个星系的轮廓;还有未来的某一天,一个满头银发的自己,正把起源草的种子,递给一个眼睛像星星的孩子。
“这就是‘续写’啊。”老人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烟杆上的火星在暮色里明明灭灭,“不是把故事写得多长,是让每个段落里,都有新的人愿意接着写下去。”
星芽转头看向老人,发现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却在星尘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远处,图书馆的藤蔓还在生长,记忆草的叶片沙沙作响,像是在朗读新写的章节。蚀影族的星舰正准备起航,舷灯闪烁着,像在说“我们会回来”。
夜色渐深,星尘漫过稻田,覆盖了所有人的脚印,却盖不住泥土里正在生长的根须。那些根须缠在一起,有地球的,有异星的,有守望者的,有蚀影族的,在地下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星空与大地,连接着每个愿意“记得”的生命。
或许,宇宙从来不是一片孤独的荒原,而是一片永远在生长的稻田。每粒种子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头,每片土壤都是故事扎根的地方,每一次相遇都是故事的转折,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续写。而这片交织着星尘与稻香的土地,早已成了宇宙间最温暖的注脚——注脚里写着:只要还有人愿意弯腰播种,愿意抬头望星,愿意把彼此的故事记在心里,那么生命的歌谣,就会永远在星尘里,轻轻传唱,直到时间的尽头。
又是五年流转,稻田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起源草的根系在地下织成了星网般的脉络,将整片土地与地球的地脉、蚀影族的星轨、守望者的时光晶连为一体。每当星尘过境,地面便会浮现出流动的光河,河水里漂着无数细碎的光斑——那是被土地记住的瞬间:有孩童第一次播种时沾着泥的指尖,有星舰起航时舷灯与星光的交叠,有守望者用蓝色皮肤接住的第一滴晨露,还有老人烟杆上跌落的火星,在泥土里催生出的小小火苗。
星芽的“念想号”已被改造成了“星尘驿站”,船身覆盖着会随星象变换颜色的藤蔓。每天都有来自不同星系的飞船在此停靠,有的带来濒死文明的最后一粒种子,有的送来记载着古老智慧的星卷,还有的只是为了坐在田埂上,听老人讲一讲“土地如何记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