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家园(2/2)
十年后,银翼稻种的后代跟着新的探测器,飞向了更远的星系。临行前,领航员把一枚银翼稻穗放在观测站的石碑上,旁边刻着来自蓝星、灵界、火星、蓝焰行星的名字,最后添上了银翼星云的能量体代号——像给这段跨越光年的缘分,盖了个温暖的邮戳。
蓝星的稻博馆又添了新的展品:银翼稻种的穗芒被制成了标本,旁边的屏幕循环播放着能量体围绕稻穗飞舞的画面。那个曾扎羊角辫的少女,如今已是馆内的研究员,她正在给新展出的纸飞机标注说明——这是来自银翼观测站的孩子画的,飞机翅膀上画着发光的稻穗与能量体,像两个世界的手牵在了一起。
“它们还会去哪里呢?”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童,扶着展柜的玻璃,奶声奶气地问。少女笑着指向窗外,风正卷起连星草的种子,飞向城市的天空,种子上的星砂在阳光下闪烁,像一条通往星海的路。
守界人站在天台上,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时光从未流逝。从废城的破瓷碗到银翼星云的光语,从灵界的共生田到火星的稻草林,那些被风带走的种子,那些被纸飞机承载的愿望,其实从未离开——它们只是换了种方式,在星海中扎根,在时光里生长,把每个孤独的星球,都变成了彼此的邻居。
运输机又一次起航,这次的目的地是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货舱里的稻种安静地躺着,星砂与水晶在黑暗中闪烁,像两界的眼睛,温柔地望着前方的未知。驾驶舱内,年轻的领航员哼着蓝星的耕种歌,灵界的风吟混在旋律里,在星海中轻轻荡漾。
他知道,这些种子或许永远回不了蓝星,回不了灵界,但这又何妨?当它们在某个陌生的星球上长出第一片绿叶,当那里的智慧生命触摸到稻穗上的星砂,就会明白:宇宙中最遥远的距离,从不是光年,而是不敢播种的犹豫;最坚固的连接,也从不是星舰,而是一粒种子里,藏着的千万个世界的温度。
风还在吹,带着稻穗的清香,穿过银翼星云的光带,穿过河外星系的尘埃,飞向没有尽头的远方。而那些正在发芽的种子,不管落在何处,都在悄悄续写着那个古老的约定——关于生长,关于连接,关于所有生命对“家”的,永恒向往。
新一批稻种随星舰起航,舱壁上贴满各星球孩童的画:蓝星的稻田映着晚霞,灵界的稻穗缠着晶光,银翼的能量体绕着稻株跳光斑舞。领航员摸了摸怀中那枚传了三代的稻穗标本,忽然听见舱内种子轻轻震颤——是在应和星舰外掠过的星光,像在说:“下一站,我们去会会新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