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太庙大搬迁(2/2)
正盘算着,朱由校又想起自己刚登基时,想给建文帝、景泰帝上庙号,结果被东林党拦了下来。
当时自己脑子一热,直接下了一道中旨给景泰帝上了“代宗”庙号,可朝臣压根不承认,搞得十分尴尬。
不过现在看来,这都是小菜一碟。
于是,朱由校立马传召内阁孙承宗、薛国观,礼部尚书顾秉谦入宫,到御书房议事。
三人收到消息,火急火燎赶来,进了御书房却直接傻眼,只见除了朱由校和方正化,就他们仨人。
别说五军都督府的几位大佬,就连其他几部的尚书都没来。
三人面面相觑,有些摸不着头脑。
虽说大明如今推行文武分治,但大多时候都是文武相互配合,今儿个只召见了他们三个,也不知道朱由校唱的是哪一出。
看着面面相觑的三人,朱由校笑了笑,让方正化给他们赐座上茶,随后将江宁的急报递了过去。
三人看完,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位江侯爷远在南京,竟梦到太祖、成祖及列祖列宗都找他去了,而且成祖还要求把庙号改回太宗。
以三人对江宁的了解,这梦定然是真的,绝非信口胡编出来的,否则凭江宁的性子,除非朱由校主动开口,否则绝不会给自己揽事。
可如今信上的内容,分明透着江宁被吓得不轻。
这事虽然离奇,却牵涉列祖列宗,他们也不好开口质疑。
见三人这副模样,朱由校笑了笑,随即一脸严肃道:“三位爱卿,其实不光江爱卿梦到了太祖、成祖与列祖列宗,几日前朕也梦到了,内容大致相同。
列祖列宗先是对如今大明的中兴局面颇为肯定,鼓励咱们君臣再接再厉。
最后,成祖他老人家特意叮嘱,让把他的庙号改回太宗,迁英宗、睿宗出太庙,重新迎仁宗入太庙,还让朕给建文帝和景泰帝上庙号。
所以朕才召三位爱卿来商议此事。”
三人闻言,当场愣住。
先不说成祖要求改庙号的事,单是迁英宗、睿宗出太庙入祧庙,再迎仁宗入太庙,这不明摆着是眼前这位爷在为自己入太庙铺路吗?
可仔细一想,以朱由校如今的功绩,只要不出昏招、不躺平,将来入太庙确实无可厚非,毕竟大明中兴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想到这里,孙承宗立马给顾秉谦使了个眼色。
顾秉谦是人精,瞬间会意,赶忙正色道:“启禀陛下,既然成祖他老人家托梦,要求改庙号为太宗,陛下身为后世子孙,自当遵从。
明日朝会,臣便将此事提出,与诸位同僚商议,想来大家都会赞成。”
一旁的孙承宗、薛国观也赶忙点头附和。
朱由校见状,满脸笑意地点了点头:“既如此,便劳烦顾爱卿明日在朝会提出,咱们君臣好好议一议。”
三人告辞离开后,朱由校心中大喜,立马让方正化去喊傅冠。
傅冠接旨,火急火燎赶到御书房,行礼问道:“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有何吩咐?”
朱由校笑道:“傅爱卿,朕知道你才高八斗、学识渊博,所以有件事想问问你。”
傅冠一愣,赶忙道:“陛下请讲。”
只见朱由校脸色微红,问道:“傅爱卿,历朝历代的中兴之主,都能上哪些庙号?
将来若是大明中兴,朕百年之后,可否上一个‘祖’的庙号?”
傅冠闻言,惊得目瞪口呆,满脸惊恐道:“陛下,您怎会忽然问起这事?
莫非龙体欠佳,哪里不舒服?”
朱由校赶忙摆手笑道:“朕身体好得很,没什么不妥。
只是一时想起这事,便找爱卿来问问。
如今大明中兴盛世已是板上钉钉,所以朕想知道,将来朕百年之后,能否上‘祖’的庙号,又该上什么庙号?”
傅冠整个人都麻了,心中直呼:“陛下,您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您才不满二十岁就考虑庙号,也太离谱了!
况且哪有皇帝生前给自己研究庙号的?
历来都是驾崩后,由新帝与朝臣共同商议。
可这话他不敢说,略一思索,满脸为难地说:“陛下如今春秋鼎盛、龙体康健,此时讨论庙号,是否太早了些?”
朱由校顿时不乐意了,正色道:“傅爱卿,话不能这么说。
朕如今实岁十九,虚岁二十,晃二十一,毛二十二,眼瞅着就快三十的人了,都觉得自己快老了!
为了大明,朕夜夜睡不安稳,处理政务都迷迷糊糊,鞠躬尽瘁到这份上,提前商讨一下庙号,又有何不妥?”
傅冠被噎得嘴巴都能塞下一个鸡蛋,一时不知如何反驳,沉思片刻后,满脸为难地说:“回陛下,可否容臣翻阅古籍,查阅一番再回复?”
朱由校笑着点头:“既如此,这事便交给你了,只是得快点,朕不想等太久。”
傅冠点头应下,整个人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