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定国公真的很上进(1/2)
孙承宗、薛国观、顾秉谦三人离开皇宫后,顾秉谦立马将朱由校的意思传达给一众保皇党官员。
众人收到消息,个个激动不已。
在他们看来,给成祖改回庙号、迁英宗与睿宗、迎仁宗、给建文帝和景泰帝上庙号都是小事,太庙多出一个位置才是最重要的。
以朱由校如今的功绩,将来入太庙是板上钉钉的事,他们这些臣子也能在史书上留名,就像唐太宗手下的“房谋杜断”、魏征直谏那样,成千古美谈。
于是,保皇党官员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开始做足准备。
第二天朝会,众臣如往常般向朱由校汇报政务,朱由校也一一商议答复。
就在清流党官员以为要散朝时,礼部尚书顾秉谦站了出来:“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龙椅上的朱由校瞬间来了精神,笑道:“准奏。”
顾秉谦立马开始“表演”,先把朱由校登基后的功绩细数了一遍,说得朱由校都有些脸红。
清流党官员个个摸不着头脑,以往朱由校最烦这种虚头巴脑的吹捧,可顾秉谦身为保皇党大佬,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紧接着,顾秉谦高声道:“臣请陛下遵循礼制,将成祖庙号改回太宗,重新迎仁宗皇帝入太庙,以正礼法!”
话音刚落,清流党官员如遭雷击,搞了半天是要给成祖改庙号?
可再一琢磨,不对劲,迎仁宗入太庙,意味着得有人挪位置,毕竟太庙已经满员了。
当年世宗嘉靖为了让老爹入太庙,跟清流党斗得不可开交,如今朱由校又来这一手,这不是明着打清流党的脸吗?
李玄刚想出班反驳,却被身旁的文孟震一把拉住。
文孟震小声道:“李大人,稍安勿躁,这事咱们别掺和。”
李玄一愣,转头看向其他清流党官员,只见个个面色如常。
文孟震又小声道:“给成祖改庙号、迎仁宗入太庙,这事可大可小,说难听点是陛下的家事,咱们别掺和,省得一会儿又莫名其妙白挨一顿庭杖。”
李玄略一思索,选择了妥协,朱由校的手段有多黑,清流党早已领教多次。
况且保皇党官员个个面色平静,显然早已知晓消息,自己这时跳出来,怕是会成众矢之的。
搞不好又要上演“大明第六届无限制格斗大赛”,有朱由校这个“黑哨”在,挨打的肯定是自己,实在不划算,便默不作声了。
随后,保皇党官员纷纷出班附和顾秉谦的提议。
朱由校见清流党毫无反应,顿时有些尴尬,他做事向来秉持三个原则“公平、公平、还是他娘的公平”,本想让清流党反对,再由保皇党成员进行辩驳,显示自己公正,可对方竟当起了缩头乌龟,只能亲自下场了。
朱由校站起身,沉声道:“顾爱卿的提议,合情合理。
不久前,朕做了个梦,梦中见到太祖、成祖与列祖列宗。
他们对如今大明的中兴局面十分认可,还告诫朕与诸位爱卿齐心协力,共创盛世。
临走时,成祖他老人家说不喜欢‘成祖’的庙号,希望改回‘太宗’,朕答应了他老人家。
身为后世子孙,于公于私都该遵从。
此外,成祖还让朕迁英宗、睿宗出太庙,迎仁宗入太庙,并给建文帝、景泰帝重新上谥号与庙号。”
众人闻言,赶忙跪倒在地,直呼:“陛下洪福齐天!
列祖列宗在天有灵,大明必将国运昌盛,中兴不远!
臣等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朱由校笑得合不拢嘴,当即下旨,改成祖庙号为太宗,迁英宗朱祁镇、睿宗朱佑杬入祧庙,令朝臣为建文帝、景泰帝商议谥号与庙号。
众臣立马施展才学,最终为建文帝上庙号“惠宗”,谥号“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
为景泰帝上庙号“代宗”,谥号“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至此,满朝皆大欢喜,这事暂告一段落。
朱由校心情大好,心道:“接下来,该给我自己研究庙号了。”
散朝过后,朱由校返回御书房,越想越激动,当即提笔给江宁写信:
“江兄,你交代的事朕已办妥了,给成祖他老人家改回‘太宗’庙号,顺带把仁宗迎回太庙,将英宗、睿宗移去祧庙,还给建文帝、景泰帝上了庙号和谥号。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最关键的是,太庙如今空出一个位置,朕看上了。
朕已让傅冠着手给朕研究庙号,以朕眼下的功绩,只要好好干,将来怎么也能混个‘祖’的庙号,成万世不祧之君。
不过这事离不开你帮忙,朕能不能成事,全看你的了。
要是成不了,你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