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71章 白杨:有了?幸福来的这么突然!

第571章 白杨:有了?幸福来的这么突然!(1/2)

目录

与此同时,研究所主楼。

白杨办公室,巨大的办公桌上文件堆得整整齐齐。

白杨刚刚放下手中的一份关于新型催化剂的实验报告,轻轻揉了揉眉心。

“咚咚咚。”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白杨头也没抬,声音平静。

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是孙宏伟的助理小李,就是刚才负责接待李建国和王小军的那位。

他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脚步轻快而沉稳。

“所长,红星厂的两位同志已经走了。”小李站定在办公桌前,恭敬地汇报。

“嗯。”白杨应了一声,目光依旧停留在报告的数据上。

“按照您的指示,孙主任把A、B两个方案都提供给了他们。经过商议,他们最终选择了工艺更成熟、成本更低的B号方案。”

“相关技术资料的复印件已经交接完毕,原件也已经封存归档,这是他们的签收回执和保密协议。”

小李说着,将文件夹轻轻放在了白杨的桌角。

整个汇报过程,简洁明了,没有一句废话。

“孙主任呢?”白杨这才抬起头,看向小李。

“孙主任那边的高温蠕变实验到了一个关键数据采集点,他实在走不开,就让我先过来跟您汇报一声。”小李解释道。

“知道了。”白杨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后续的登记存档工作,你盯着办好,不要出任何纰漏。”

“是,所长,我明白。”小李立刻应道。

“去忙吧。”白杨挥了挥手。

小李躬了躬身,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厚重的木门。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

白杨靠在椅背上,静静地坐了两分钟,然后才伸手拿起了桌上的红色电话,拨了一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很快就被接起,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喂,哪位?”

“周部长,是我,白杨。”

“哦!是白杨同志啊!”电话那头的周部长语气立刻变得热情起来,甚至带着几分明显的笑意,“怎么样?红星厂那两个同志,没给你添麻烦吧?”

“谈不上麻烦。”白杨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淡,“事情已经解决了,他们选了B方案,人刚走。”

“解决了?这么快?!”饶是周部长已经对白杨和他的研究所创造奇迹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此刻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

他可是清楚红星厂为了这个项目被折磨成了什么样子,那可是能让一个大厂的总工愁白了头的国家级难题!

结果到了白杨这里,从他打电话到事情解决,满打满算还不到二十四小时。

“嗯,就是一个特种合金钢,不算太复杂。”白杨轻描淡写地说道。

听着白杨这回答,周部长在电话那头哭笑不得。

最后只能化作一声长长的感慨:“白杨老弟,你……你真是我们国家工业领域的一块宝啊!我代表部里,代表军工战线的同志们,谢谢你!”

这声感谢,发自肺腑。

“周部长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分内的工作。”白杨笑了笑,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下去。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白杨话锋一转,进入了正题。

“对了,周部长,还有件事想跟您通个气。”

“你说。”周部长的语气立刻严肃起来。

“关于我们研究所部分项目分流,建立新研究基地的事情,我们内部已经讨论通过了。”

“初步的选址方案也已经有了几个备选,这几天等最终方案敲定,我会把正式的报告和申请打到部里。”

这件事,白杨已经酝酿了很久。

随着研究所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技术领域越铺越广,如今这片地方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了。

更重要的是,一些项目的保密级别和实验条件要求极高,继续窝在这里,既不利于保密,也限制了发展。

将一些应用型、生产结合型的部门分流出去,建立新的基地,既能给核心项目腾出空间和资源,也能让那些技术更好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一举两得。

周部长闻言,精神一振。

他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白杨的研究所,每分出去一个部门,都意味着一条全新的、技术领先的产业链即将诞生!

“可以!”周部长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这是大好事!报告你尽管送过来,需要部里怎么配合,你尽管开口,人、财、物,只要我能调动的,绝不含糊!”

“那就先谢谢部长了。”

“跟我还客气什么。”

两人又聊了几句具体细节,这才挂断了电话。

放下电话,白杨按下了桌上的一个内部通话按钮。

“林慧,你进来一下。”

“好的,所长。”一个清脆温和的女声传来。

很快,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敲响,一个穿着得体工作服,梳着马尾辫,看起来干净利落的年轻姑娘走了进来。

她就是白杨的专职助理,林慧,前年刚从水木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所长,您找我。”林慧走到办公桌前,手里还拿着个小记事本。

“嗯。”白杨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等林慧坐下,白杨才开口问道:“前几天开会,让材料部、精密加工和自动化控制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去考察新基地选址的事情,有进展了吗?”

“已经有初步结果了。”林慧立刻翻开记事本,条理清晰地汇报道:“昨天下午,孙主任、钱主任和刘主任三位已经把他们的考察报告交上来了。”

“他们一共考察了四个备选地点,综合评估下来,三位主任一致倾向于南郊大兴的那块地。”

“地块平整,面积够大,远离市区,方便保密,而且交通相对便利,有铁路专线经过的潜力。”

白杨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林慧汇报完,便合上本子,安静地等待着白杨的指示。

“把他们的报告拿给我。”白杨说道,“另外,通知他们三个人,明天上午九点,来我办公室开个会,最终把这件事定下来。”

“好的,所长。”林慧应承下来,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立刻起身去办。

看着她雷厉风行的背影,白杨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个好的助理,能为他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他可以更专注于技术和战略方向。

……

一直忙到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淡下来,白杨才处理完手头积压的最后一份文件。

他看了一眼手表,时针已经指向了六点。

今天没什么特别紧急的实验,他决定回家。

算起来,因为前阵子一个项目到了攻坚阶段,他已经有快半个月没回家住过了,一直都睡在研究所的宿舍里。

走出办公楼,傍晚的春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在脸上很舒服。

白杨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连日来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

回到位于军属大院的家时,天已经擦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