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降维打击,震撼到说不出话的两人!(1/2)
接下来的两天,对于李建国和王小军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油锅里煎熬。
他们就像是溺水的人,远远地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却不知道那稻草究竟结不结实,能不能把自己从绝望的深渊里拉上来。
两人待在招待所的房间里,几乎是寸步不离。
吃饭是去食堂打饭,吃完了就回来继续等。
他们不敢走远,生怕错过了周部长的通知。
期间,王小军还提议出去转转,看看四九城的大马路,可李建国哪有这个心思。
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着从川蜀带来的土烟,小小的房间里被他熏得乌烟瘴气,呛得王小军直咳嗽。
“总工,您少抽点吧,这嗓子都快哑了。”王小军给他倒了杯热水。
李建国摆了摆手,掐灭了烟头,眼神却依旧直勾勾地盯着窗外,仿佛能从那片灰蒙蒙的天空里,看出什么花儿来。
“小王啊,你说……周部长说的那个研究所,到底是个什么来头?我这心里头,怎么就这么不踏实呢?”他喃喃自语,与其说是在问王小军,不如说是在问自己。
这两天,他把脑子里所有知道的单位都过了一遍筛子。
可怎么也想不明白,到底是哪个单位,能有这么大的能量,让一部之长都得用上“预约”和“亲自打招呼”这样的字眼。
这不合常理,完全超出了他几十年来建立起来的认知。
王小军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安慰道:“总工,既来之,则安之。周部长是干部,总不会拿这种大事开玩笑。咱们信他就行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心里的那份忐忑,却丝毫未减。
就在两人望眼欲穿的时候,第三天上午,房间的门终于被敲响了。
“咚咚咚。”
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样敲在了两人的心上。
李建国一个激灵,猛地从床上弹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拉开了房门。
门口站着的,正是周部长的秘书,小张。
“李总工,王科长,久等了。”小张脸上带着客气的微笑,“周部长已经安排好了,车就在楼下,我们现在就过去。”
“哎!好!好!”李建国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连连点头,“麻烦您了,小张同志,我们马上就好!”
他和王小军手忙脚乱地抓起帆布包,连房间里的暖水瓶都顾不上了,跟着小张就往楼下跑。
一辆半旧的伏尔加轿车,静静地停在招待所的院子里。
在那个自行车还是主流交通工具的年代,能坐上小汽车,本身就是一种待遇的象征。
两人坐上车,车子缓缓驶出招待所,汇入了四九城宽阔的马路上。
一开始,车子还是行驶在繁华的市区,路两边是灰色的苏式建筑和一排排的国槐。
可渐渐的,车子越开越偏,路边的建筑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农田和树林。
李建国和王小军对视一眼,心里的疑惑更重了。
这……这是要去哪儿?怎么看也不像是去什么科研单位啊,倒像是下乡。
车子又行驶了约莫半个多小时,在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路口拐了个弯,上了一条新修的柏油路。
路两边是高大的白杨树。
路的尽头,是一道高大的围墙,墙上拉着铁丝网。
一道厚重的铁门紧紧关闭着,门口站着两名荷枪实弹的战士,眼神锐利如鹰。
看到这阵仗,李建国和王小军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这……这哪里是什么研究所,这分明就是一个军**区!
伏尔加轿车在门口停下,哨兵上前,一丝不苟地敬了个礼。
小张摇下车窗,递过去一个盖着红章的通行证。
哨兵仔细核对了一番,又打了个电话进去确认,这才按动电钮,厚重的铁门发出一阵沉闷的声响,缓缓向两侧打开。
车子驶入大门,又在第二道岗哨前停下。
这一次,检查更加严格。
几名穿着工作服,但气质明显不同于普通工人的安检人员走了过来,示意车上所有人都下车。
“两位同志,请把你们随身携带的包和物品都放在这张桌子上。”一名安检员面无表情地说道。
李建国和王小军不敢怠慢,连忙将自己的帆布包放在了检查台上。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安检员用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手持式仪器,在他们的身上和包上扫来扫去。
仪器不时发出“滴滴”的声响。
“包里有金属物品,请打开。”
王小军连忙打开包,里面是他吃饭用的不锈钢饭盒和几支钢笔。
检查完毕,安检员又递过来两张表格和两支笔。
“请填写访客登记表,并在这里签署临时保密协议。”
保密协议?
李建国和王小军的心又是一沉。
他们自己就是军工厂的,对保密条例再熟悉不过了。
可像这样,还没进门就先签协议的,他们也是头一回遇到。
这地方,到底是什么龙潭虎穴?
两人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他们领到了一张临时的访客胸卡,被要求必须佩戴在胸前最显眼的位置。
做完这一切,他们才被允许重新上车。
车子继续往里开,当研究所的全貌终于展现在他们眼前时,饶是见多识广的李建国,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太大了!
这根本不是一个“所”,而是一座城!
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道路两旁是修剪整齐的绿化带。
一栋栋崭新的实验楼、办公楼、生产车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楼体都是最简洁的现代风格,墙面刷得雪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远处,甚至还能看到高耸的烟囱和巨大的厂房,规模比他们红星厂的主车间还要宏伟。
路上,不时有穿着统一蓝色工作服的科研人员骑着自行车经过,每个人都行色匆匆,脸上带着一种专注而自信的神情。
整个园区,安静、整洁、高效,充满了勃勃生机,又带着一种令人敬畏的秩序感。
和他们印象中那种略显陈旧和杂乱的科研院所,完全是两个世界。
“我的天……”王小军趴在车窗上,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总工,这……这真是个研究所?我怎么感觉比咱们整个厂区加生活区都大?”
李建国没有说话,他只是死死地盯着窗外,心头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他现在终于明白周部长那句“你们自己去,怕是连门都进不去”是什么意思了。
别说进门了,光是门口那两道岗,就足以让任何没有通行许可的人望而却步。
车子在一栋挂着“材料科学实验中心”牌子的楼前停下。
小张领着他们下了车,说道:“李总工,王科长,我就送你们到这里了。里面会有人接待你们。我就不进去了,我没有进入这栋楼的权限。”
连一部的部长秘书,都没有权限进入这栋楼?
李建国和王小军再次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他们机械地点了点头,跟着一位早已等候在门口的年轻助理,走进了实验楼。
楼道里光可鉴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机油和金属混合的味道,那是一种属于工业的、严谨而精密的气息。
他们被带进了一个小会议室。
会议室不大,陈设简单,一张长条会议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块黑板。
桌上放着一个暖水瓶和几个干净的玻璃杯。
助理给他们倒了水,客气地说道:“两位领导请稍等,我们孙主任马上就到。”
说完,助理便退了出去,轻轻地带上了门。
会议室里只剩下李建国和王小军两个人,空气安静得有些压抑。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惊和茫然。
这一路走来,所见所闻,已经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等了大概有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里,两人一句话都没说,只是静静地坐着,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
终于,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看起来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他头发有些稀疏,但精神很好,眼神明亮而专注。
李建国和王小军立刻站了起来。
他们下意识地认为,这位,肯定就是周部长口中那个能解决他们难题的研究所所长了!
毕竟,能执掌这么一个规模庞大、戒备森严的神秘单位,肯定得是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专家。
眼前这位,从年龄和气质上看,完全符合他们的想象。
“您……您就是所长吧?您好您好!”李建国连忙伸出双手,脸上堆满了恭敬而热切的笑容,“我是红星厂的李建国,这是我们的王科长。这次……这次真是给您添大麻烦了!”
王小军也跟着躬身问好:“所长好!”
谁知,那中年男人却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丝哭笑不得的表情,连忙摆手。
“哎哟,两位同志,可千万别这么叫,我可担不起!”他快步上前,握住李建国的手,用力摇了摇,“我叫孙宏伟,是这里材料科学部的负责人,你们叫我老孙或者孙主任就行。”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接着说道:“我们所长……那可不是我能比的。我们所长年轻有为,高瞻远瞩,我就是给他老人家打下手,跑跑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