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642章 殿试读卷

第642章 殿试读卷(1/2)

目录

“呵,咱们大梁从太祖时便有规矩,殿试只考一天,且不给烛。今天老夫是开了眼界了,皇帝亲自为那个陈凡掌灯,这将来传出去,必成士林佳话啊!”

因为殿试应试人数不多,且读卷官自开国以来,已经增加到17人,所以朝廷从天监年间便规定,所有读卷官退朝后于礼部读卷,且一日便要读完。

这时礼部内,几个今天在殿上的读卷官正小声说着下傍晚时的见闻。

就在他们兴致勃勃八卦的时候,韩鸾领头,带着唐胄以及六部堂官走进了礼部正堂。

一众官员齐齐站好,肃立躬身道:“见过首辅大人。”

韩鸾依然一副笑呵呵的摸样抬了抬手道:“都辛苦了,今晚要把卷子全都读出来,诸位加把劲!”

面对这两年愈发和蔼的首辅大人,众官员却不敢轻慢,于是全都恭敬道:“是。”

读卷官阅卷,会以规定的符号在卷面上加以标识。

等标识写上后,这个读卷官会将手里的卷子给他人轮阅,也就是各桌互看。

这有个专业名词叫做“转桌”。

其他人看完后,也会在卷后本人姓名下方写上区分等级的标识。

最后将卷子汇总,由首席读卷官再读。

其他人侍立在旁,以备咨询。

想要在最后的春榜上名列前茅,必有一半以上的读卷官给这卷子头等或二等的标识。

若四等、五等的标识多,那肯定就是三甲无疑了。

如果策语有不当或者不妥的地方,或字有别体及错误者,会用黄签贴在错误旁边,不会批在卷子上,以示皇帝亲览之意。

不过,到殿试这一步,只要文章里没有原则性错误,或者有大逆不道的话,是不可能黜落会试中式者的。

等大家坐定,卷子各自发下,阅卷官们开始审阅后,韩鸾这才回到自己的小桌前,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就在这时,唐胄在旁道:“首辅,今日殿试,皇帝最后给那陈凡亲自……,你怎么看这件事?”

韩鸾闻言笑道:“平候,我虽然老了,但外面的一些事情我还是听说了些的。咱们身受皇恩,忝列台阁,所思所想者,当以陛下所思所想为要,我怎么看,不重要,一个陈凡,能考第几名,于这个国家也不重要。”

说罢,他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唐胄,又抬起茶盏喝了起来。

唐胄听得云里雾里,搞不清这个老东西到底想要说什么。

好半天之后,他恍然大惊。

韩鸾刚刚所言,其实是在点拨他,不要在乎外面纷纷扰扰的各种请求、各种威胁。

说到底,这个朝廷,还是御案后面的那位做主。

至于陈凡能得什么名次,不过都是皇帝的心意罢了。

想到这,唐胄不由后悔之前听了宫里的招呼。

这些年因为皇后无子,刘妃那有齐王、晋王的原因,所以大部分朝臣都多少给刘妃一些面子。

可能是听招呼听得习惯了,很多人已经忘记或者选择性漠视——皇后已经有了身孕这件事。

自己以内阁次辅之尊,却处处要受宫里的钳制,将来若是皇后那里……

想到这,唐胄心中更是忐忑。

熬到大半夜,最终的成绩终于出来了。

读卷官们暂定的三鼎甲分别是,原五经魁中《易经》魁的黄会,第二名有些出人意料,竟然是草榜第十六名,来自四川顺庆南充县的罗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