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二甲吊车尾的名次(1/2)
等唐胄看完了所有的荐巻,终于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写榜环节,前头先是奉了贡院的头门,内外帘撤了关防。
监临、监试、提调官以及一众人等齐齐到场,聚集在明伦堂内。
唐胄面前铺着一张榜纸,各内外帘官面前也都人手一份。
挑选出来并且核对无误后的墨卷在众人面前也各放了一本,这有个说法叫做“铺堂卷”,这样做一是便于查找被录取的考生,一说调某号墨卷,那就立刻能被找出来,节省时间。
其二,当然也是为了避作弊之嫌。
待这一切全都安排妥当后,书吏跪在堂中道:“请总裁官写榜。”
唐胄点了点头,拿起手中的墨卷念道:“《易经》魁黄会,贯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名籍县学生治《易经》字吉韶行二年三十四,六月初十日生。曾祖季恭。祖宗彝,州同知。父功名。母吕氏。具庆下。弟重华、重耳、重爵、重英。娶徐氏。江西乡试第十五名!”
唐胄刚刚念完,立刻有人将黄会的朱卷捧了出来,他眯着眼仔细核对了之后笑道:“无误!”
书手们齐声彩道:“《易经》魁首点出,江西抚州府临川县黄会!”
这时,副总裁官又念道:“《礼记》魁庄敬,贯福建福州府闽县,名籍,国子生,治《礼记》。字克诚,行五,年三十一,三月二十日生,曾祖……”
等总裁和副总裁念完,剩下三房魁首便由同考官中官位较高,或者年龄较大的官员念出。
一旁的叶宏低垂着眼睑,他自然明白,这种荣耀是轮不到他这种年轻人的。
事实上,在他听到《书经》魁被一个来自广东惠州县的军籍考生萧青得了时,他突然感觉国家的抡才大典在他心中失去了神圣的感觉。
明明陈凡的文章每一篇都是碾压群生的佳作,但魁首却另有其人。
他对唐胄有点失望,刚刚燃起的,对未来的期望,在这个时候也似乎被湮灭到了极点。
看着弹冠相庆的同僚们,这一刻叶宏觉得很讽刺。
名字被一个个点出,但陈凡的名字始终没有出现在榜单中。
叶宏忍不住抬眼看向唐胄,难道真要将那个陈凡订到孙三的位置?
那平日里唐伯父所说的“读书人的体面”,所说的“读书人的坚持”岂不是成了笑话?
恰在这时,唐胄的目光似乎也有意无意的朝他射了过来。
叶宏平日里是不敢跟唐胄对视的,但这一刻,他鼓足了勇气,直视对方的眼睛。
唐胄似乎对他的这个动作有些诧异,微微一愕,随即目光低垂了下去。
叶宏在这一刻突然感觉往日里高不可攀的次辅大人,原来也不过是个普通的、言行不一的、知道退避、知道羞耻的老头。
他心中突然有了种胜利的感觉,但随即又被浓浓的悲哀所占据。
说到底,他不过是个人微言轻的小官罢了。
而这么多年的官场,他为什么一直不能升迁?
也许,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他浮躁,而是整个朝廷都在浮躁,而他不过是随波逐流罢了。
所以,坚持到最后,又能怎样?
成为“他”那样的人吗?
就在叶宏在心中胡思乱想的时候,他的耳中传来一个同僚的诵读声:“第九十七名,南直隶淮州府海陵县陈凡,民籍,县学生,治《书经》。字文瑞,行二,年十七,闰四月二十六日生。曾祖允之,祖父和,父准。母刘氏。具庆下。兄休。南直隶乡试第一名。”
当陈凡的名字刚被那官员念出,整个明伦堂顿时哗然。
陈凡,最近在京师炽手可热的名字,年纪轻轻,才学过人,不仅理学通透,甚至还精通陆九渊的心学。
这样的人能中进士,本就在众人的意料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