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兴亡云烟事 > 四十六 洪福原非福 7

四十六 洪福原非福 7(2/2)

目录

陈封一笑道:“这事原该几位相公论的,陈封不过参知政事学习理政。然殿下问起,臣便斗胆言之。”

太子道:“陈太尉不必顾虑,今日我便代圣上加封陈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理政论政可名正言顺矣。陈太尉只管说便是。”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乃是前朝官职,多为太平时节加官,官品与尚书左右仆射一般,皆是正三品。郑国开国至今并未设此职,今日加封陈封,实是头一遭。

陈封起身施礼道:“臣谢殿下。”说罢坐回,又道:“洪福自恃圣上宠信,乘圣上染病昏沉之际,挟持圣驾;又以私意假借圣意,假传圣旨,祸乱朝纲,此乃后宫乱政之罪。洪庆执掌宫禁宿卫,把持梁都兵权,亦助其兄挟持圣驾,使圣上居于深宫不得见人,形同拘禁;更任用党羽,图谋造逆,此乃大逆之罪。此二人把持朝政,罪犯十恶,当诛九族。更要搜其党羽,斩草除根。如此,朝堂方得清净。”

虽早已料到陈封定不轻纵洪家兄弟,然听到“诛九族”三字,太子仍不免心惊。郑国自定国之初,于乱世之中行宽仁之政,才得境内太平,一心对外。是以郑国立国五十余年,从未有过“诛九族”大罪,便“夷三族”也是闻所未闻。如今骤闻此语,安得不惊?太子看看众人,见众人皆不语,只得道:“袁相公、宋相公,政事堂诸公以为如何?”

袁端道:“先太祖定下宽仁之法,不杀功臣之规,然洪福洪庆二人并无尺寸之功,确不能免。他二人若确犯下十恶之罪,法有明文,当诛九族。昔日我郑国无此大罪,实乃恩自上出,今日...今日圣上不理朝政,便请殿下乾纲独断。”

崔言道:“殿下,洪福洪庆自有应得之罪,便诛九族,以儆效尤,未为不可。”说罢睨了一眼陈封,陈封却如未见。

太子迟疑不决,忽听曾骞道:“禀殿下,臣有一言。”

太子看向曾骞,皱皱眉道:“曾中书请说。”

曾骞道:“殿下,臣以为,洪福洪庆所犯过恶,人神共愤,若只由政事堂论罪,难以使恶名昭彰。不若将此案发与朝议,命群臣共论其罪。如此,一来可使群臣惕然,二来也可分辨二贼党羽,岂非一举两得?”说罢看一眼陈封,又道:“群臣定不敢轻断其罪,众口汹汹之下,二贼难逃国法。”

陈封见曾骞目光,心中一震,立时便明白曾骞之意。群臣议罪,便为自己避开公报私仇的骂名。如今又有哪个臣子敢得罪自己为洪家兄弟开脱?如此一来,既能重重惩治洪家兄弟,又得了公而忘私的美名,岂不两全其美?若当真有人胆敢为洪家兄弟开脱,便知是谁敢拂逆自己之意,又知谁是洪家兄弟党羽,确是一石二鸟之计。遂也看向曾骞,微微点了点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