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 归程漫记(1/2)
(一)
清晨,墨色尚未完全褪去,花镇已浸在乳白的晨雾里。九月站在自家爬满牵牛花的院门前,潮湿的雾气沾湿了她的发梢。大姨父蹲在台阶上,布满老茧的手正用麻绳将行李箱的拉链又仔细捆了两圈,动作缓慢而郑重,仿佛在包裹一件易碎的珍宝。大姨捧着新蒸的糯米团子追出来,油纸包裹的温热透过掌心传来,“九月,路上饿了吃,比车站的盒饭干净。”团子表面还撒着星星点点的桂花,是母亲特意从后院那棵老桂花树上摘的。
晨雾裹挟着稻田的清香漫过青砖黛瓦,九月望着院角那棵番桃树——去年离家时被台风刮断的枝桠,如今又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大姨父扛起行李箱时发出一声闷哼,她这才发现他鬓角的白发又添了几缕,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石板路上,三个人的脚步声格外清晰,惊醒了邻家屋檐下的燕子,扑棱棱的振翅声里,九月把眼泪逼回眼眶,转身时悄悄抹了下眼角。
花镇汽车站的铁皮座椅还带着夜露的凉意。九月将背包抱在膝头,看着大姨踮脚往车窗里塞最后一袋梅干菜。发车铃骤然响起,大姨追着车跑了几步,碎花围裙在晨风中翻飞,像只扑棱的蝴蝶。
车窗外的景致开始流动,青瓦白墙化作模糊的色块,远处山峦如墨色屏风,渐渐被抛在身后。九月望着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身影,直到大姨父和大姨的轮廓消失在拐弯处的老树下。
(二)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在颠簸中悄然流逝,当九月踏出长途大巴车门的瞬间,正午的阳光如滚烫的瀑布倾泻而下。南市汽车站外的柏油路在高温下仿佛融化了一般,泛起微微扭曲的波光,空气里浮动着令人眩晕的热浪,裹挟着汽车尾气与沥青的刺鼻气味。九月伸手抹了把额头的汗珠,行李箱的拉杆被晒得发烫,握在手里像是握着一块烙铁。
出站口挤满了行色匆匆的旅人,各色方言在热浪中交织成一片嘈杂的声浪。九月侧身避开迎面而来的人流,行李箱的轮子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后颈的汗珠顺着脊椎缓缓滑进衣领,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背上,黏腻的不适感让她忍不住微微皱眉。
终于挤上开往火车站的公交车时,车厢内的闷热几乎让人窒息。九月抓住摇晃的扶手,目光无意间扫过车窗——玻璃上映出她涨红的脸,发丝被汗水黏在脸颊两侧,眼睛却依然透着倔强的光。身旁的大妈费力地扶着竹篮,篮里的鲫鱼正奋力扑腾,鳞片在阳光下泛着银光。突然,一条鱼猛地跃起,溅出的水珠正巧落在九月手背上,那瞬间的清凉驱散了几分暑气,却也转瞬即逝,只留下淡淡的水痕。
公交车缓缓前行,每一次刹车和启动都让九月的行李箱在过道上磕绊。她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街景,广告牌上闪烁的霓虹、高楼大厦间狭窄的天空,都与记忆中宁静的花镇形成鲜明对比。当南市火车站的钟楼尖顶终于刺破天际,九月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跳下了车。
站前广场的石阶被晒得滚烫,九月在阴凉处坐下,将行李箱横放在身前。石阶缝隙里,一队蚂蚁正排着整齐的队伍搬运面包屑,它们小小的身躯在阳光下投下细碎的影子。九月的目光追随着蚂蚁的轨迹,看它们绕过石子,翻过凸起的水泥块,忽然想起小时候蹲在院子里看蚂蚁搬家的时光。那时的她总觉得,这些小生灵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此刻,在三千公里的旅途中途,这一幕熟悉的场景让她的心突然柔软下来,仿佛家乡的风穿过热浪,轻轻拂过她的耳畔。
(三)
九月刚把行李箱塞进头顶的行李架,就听见\"咚\"的一声闷响。她心里\"咯噔\"一下,转头看见邻座大叔正紧张地护住腿边的编织袋。
\"姑娘小心!\"大叔带着浓重的方言口音,布满老茧的手还紧紧按在编织袋上,\"这里面装着给闺女带的鸡蛋,可别碰烂了。\"
九月连忙道歉,顺势在硬邦邦的座椅上坐下。车厢里闷热异常,汗味、泡面香和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混在一起,凝成一团黏腻的热浪。大叔主动打开了话匣子,原来他在林场砍了半年树,这次是专程赶回家看看准备上初中的女儿。\"山里的冬天冷得很,去年闺女的棉袄袖口都磨破了。\"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照片,照片上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穿着褪色的棉袄,对着镜头笑得灿烂,两颗虎牙格外醒目。
夕阳西下时,列车缓缓驶入秦岭山脉。九月趴在车窗上,看金色的余晖将连绵的峰峦染成琥珀色,蜿蜒的铁轨在山间盘旋,像一条发光的银蛇。对面座位的老太太突然开口:\"丫头,这山看着眼熟吧?\"
不等九月回答,老太太就絮絮叨叨说起自己的故事。儿子在长安买了房,非要接她去享福,可她总惦记着老家的窑洞。\"现在的火车倒是快,嗖一下就跑几百里,哪像我们年轻时,坐着驴车走亲戚,一路上还能唠唠嗑。\"说着,她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摩挲着褪色的蓝布包袱,里面露出半截红绳——那是给小孙子编的平安结。
夜色渐浓,车厢里的喧闹声渐渐平息,只剩下铁轨撞击的\"哐当\"声,规律地响着,像是一首永不停歇的摇篮曲。九月裹紧外套,看着窗外零星的灯火掠过。斜对面的农民工蜷缩在座位底下,用编织袋铺成一张简易床铺,已经发出轻微的鼾声。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他粗糙的脸上投下斑驳光影,照得他嘴角的伤疤泛着微光。
这一幕让九月想起去年刚入学时的情景。那时的她青涩又好奇,在火车上主动和陌生人攀谈,听了许多新奇的故事。有人给她展示自己雕刻的核桃,有人教她辨认窗外的农作物,还有位老教师和她聊了一路的诗词歌赋。现在想来,那些萍水相逢的温暖,都成了她记忆里最珍贵的片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