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做皇帝又不会做,只能靠通天代 > 第623章 谁说硝石只能用来造火药啊?!!!

第623章 谁说硝石只能用来造火药啊?!!!(2/2)

目录

“哦?是何生意?爱卿细细道来。” 司马罡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张经纬从袖中取出一个精心包装的小陶罐,双手举起:“臣有一物,献于陛下,请陛下御览!”

殿前司的太监上前,接过陶罐,小心翼翼地打开封口。顿时,一股刺鼻的、类似硝石却又有些不同的气味弥漫开来。太监皱了皱眉,禀报道:“陛下,此物……味道颇为冲鼻!”

这时,一位对矿物颇有研究的礼部绯袍官员抽了抽鼻子,惊疑不定地道:“这味道……似乎是硝?但又有些不同……”

张经纬肯定地答道:“这位大人好眼力!此物主体确是硝石,但并非寻常硝石!乃是臣耗费心血,反复试验改良而成,臣将其命名为——‘钾基氮肥’!”

“钾基氮肥?” 司马罡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小脸上满是困惑,“鸡蛋?”

张经纬连忙解释:“陛下,此‘钾’非彼‘甲’,乃是一种利于作物生长的元素。此‘氮’亦是作物所需之养分。” 他知道解释化学原理无人能懂,便直接切入实际,“臣在高阳任职大半年,时常巡视田间地头。臣发现,臣所建的石灰窑、砖窑周边,土地因长期烟熏火燎,变得极为贫瘠,几乎寸草不生。然而,在距离窑口五里之外,野草却异常茂盛,青苔连绵,土地明显肥沃许多。”

他顿了顿,环视一圈被吸引注意力的众臣,继续道:“臣深感疑惑,仔细探究后发现,窑炉高温燃烧,会产生含有硝、钾等成分的粉尘飘散落下。臣于是大胆设想,收集这些窑中硝粉,混合本地黄土,加以秘法熬制、沉淀、提纯,最终得到了我手中这罐‘钾基氮肥’!臣已在官田进行试验,于作物苗期,将此肥浅撒于根部周围,作为追肥使用,效果显着!对比单纯使用人畜粪肥的田地,施用此肥的作物,一季下来,亩产至少可提高三成!”

他声音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若风调雨顺,耕作得法,一亩地增收三百斤粮食,绝非妄言!长此以往,贫瘠之地得以改良,沃土更增产出,土地之于百姓,之于朝廷,岂非如同‘黄土变黄金’?!”

“呼——!”

他话音刚落,一位户部的官员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失声惊叹:“壮哉!若……若张县令所言属实,此物真有这般逆天之效!那我天朝何至于连年赈灾,国库何至于因粮饷而时常捉襟见肘?!” 粮食,是帝国的根基!增产三成,这是足以改变国运的数字!

张经纬趁热打铁,从袖中又取出一份奏疏:“陛下,臣绝非空口无凭!此物的详细制作流程、施用方法、注意事项,臣均已整理成册,写入奏疏。朝廷可依此方,设立官营作坊,大规模制备此肥。一来,可售卖于民,充实国库;二来,可推广天下,保我万民衣食丰足,此乃江山社稷之根本!这三来……”

司马罡听得心潮澎湃,小脸激动得发红,追问道:“爱卿方才说‘三来’,这第三点,又是什么?”

张经纬目光一凝,声音沉了下来,抛出了他深思熟虑后的杀手锏:“这第三,便是借此物,管控天下硝石之流向,严格登记造册,凡购买、使用此肥者,皆需记录在案!如此,便可最大程度地防止硝石被不法之徒用于私造火器,为祸地方,威胁社稷安定!”

此言一出,如同惊雷炸响!

“嗡——!” 整个两仪殿瞬间一片哗然!

几乎所有大臣都明白了张经纬的弦外之音!这哪里仅仅是在献肥?这分明是直指正在暗中大力研制火器的晋王!这是在用阳谋,为朝廷收缴、管控硝石这一火器关键原料,提供了冠冕堂皇、且利国利民的绝佳理由!你晋王不是偷偷造火器吗?现在朝廷要大规模用硝石造肥料,造福万民,你还能公然反对?反对就是与民争利,就是不顾社稷安稳!

这一招,釜底抽薪,堂堂正正,却又狠辣无比!

赵明诚相国眼中精光一闪,看向张经纬的目光中,充满了惊叹与深深的审视。此子,不仅善于创造,更精通权谋博弈,将来必非池中之物!

司马罡虽然年幼,但在赵相和太后的熏陶下,也隐约明白了这“钾基氮肥”背后所牵扯的巨大政治意义。他看着阶下那个侃侃而谈、目光灼灼的年轻县令,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朕的应梦贤臣,果然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