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入宫(2/2)
卢辉点头:“正是与李家的公子。两个孩子也算情投意合,我们做长辈的,自然也乐见其成。”
刘延之颔首表示祝贺:“卢家诗书传家,李家是将门虎子,确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恭喜卢大人了!”
卢辉笑着回礼,随即话锋一转,问道:“今日万寿圣节,各地进献奇珍。不知延之兄此次,为陛下准备了何等寿礼?想必非同凡响吧?”
刘延之神色如常,淡然道:“卢大人说笑了,云州边远之地,能有什么奇珍?不过是一些本地特产,聊表心意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
卢辉却似想起什么,看向张经纬,笑道:“特产?某也在云州为官数载,怎不知云州有何特产能作为万寿贡礼?倒是经纬弄出来的那个‘火锅’,滋味独特,令人难忘,若作为新奇之物献上,或许别有一番风味?”
张经纬连忙谦逊道:“卢大人过奖了,火锅不过是民间吃食,难登大雅之堂,岂敢作为贡品。”
刘延之看了看天色,打断他们的寒暄,提醒道:“好了,时辰不早了。卯时正刻(约早上五点)宫门将开,我等还需抓紧些,莫要误了时辰。”
一行人继续向前。随着越来越接近皇城,御街上的官员也越发密集。张经纬仔细观察着,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等级秩序和紧张氛围:
数量最多、脚步最匆匆忙忙的,是那些穿着浅绿色或深绿色官袍的八、九品低阶官员。他们大多面色紧绷,眼神中带着一种生怕落后、急于表现自己的焦虑,仿佛若不拼命“内卷”,便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惨遭淘汰。
其次是穿着蓝色官袍的五、六、七品官员。他们人数同样众多,如同汇入江河的溪流,充斥在御街上。他们的步伐相对沉稳一些,但彼此间的寒暄、眼神交流也更多,构成了京城官僚体系的中坚力量。
而穿着绯红色官袍的二、三、四品官员,则明显从容许多。他们三三两两,步履不紧不慢,谈笑风生,即便眼看卯时将至,宫门将开,也无人愿意失了身份,第一个急匆匆地挤进宫门,仿佛那会有失体统。
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那些身着紫色官袍的一品大员!他们数量稀少,但气场强大。其中一些年事已高、德高望重的御史、尚书,更是得到了太后的特恩,赐乘“宫舆”,可以直接坐轿子进入宫城特定区域。放眼整个天朝,能身着紫袍者不过寥寥十二人——九位从一品大员,以及三位正一品的顶尖巨头:左相、右相,以及那位身份尊贵无比、身兼京畿司道御史、雍州牧(太守)、京畿提督数职的贤王!
这清晨的御街,宛如一个微缩的官场生态图,品级、权力、心态,在这奔赴皇城的步履与衣冠颜色间,展现得淋漓尽致。张经纬身处其中,感受着这帝都核心地带的庄严与压力,心中也不由得肃然起来,整理了一下衣冠,跟随老师的脚步,默默汇入这上朝的人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