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三百四十四章 称王

第三百四十四章 称王(2/2)

目录

旁边的草原部落出身的士兵不乐意了:“别管是大都护还是秦王,他老人家就是俺们的腾格里古尔汗。”

消息很快传到了其他万户,传到了第二镇、第四镇。

老兵们纷纷露出了笑容,眼中满是感慨:“想当年咱们跟着大都护在西域打拼,谁能想到有今天?”

“从西域到河套,再到关中,咱们打下了这么大的地盘,早就该建国称王了。”

“大都护称秦王,实至名归。”

“就是不知道啥时候当皇帝。”

“要俺说,一步到位直接建国称帝好了,反正咱们北疆迟早建国,除了大都护,谁来当这个皇帝都不配。”

不远处的军营中,刚刚成为百户的李书荣正在处理营务,听到外面的欢呼声,连忙命人出去询问。

当得知消息后,他愣了片刻,随即握紧了拳头,眼中满是激动与自豪。

他从大都护的书吏成长为百户,亲眼见证了北疆的崛起,如今大都护要称秦王,北疆即将建国,这意味着他的未来,也将有更大的舞台。

“走!咱们去看看。”李书荣拉着身边的亲兵出去。

而李东江、林大壮等核心将领们也早已得知消息,纷纷来到中军帐外等候。

林大壮笑道:“大都护终于要迈出这一步了。”

“当年在侯寨时,我就知道,大都护绝非池中之物,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负责后勤的高忠义点头附和,语气坚定:“秦王之号,威震天下,唯有晋王能与之相当。”

“有了王号,咱们北疆的凝聚力会更强,后续治理新占的领土、整合资源,也会更加名正言顺。”

不久后,李骁走出中军大帐。

看到营中欢腾的景象,李骁脸上露出了笑容。

李东江等将领连忙上前,躬身道:“末将等恭贺大都护!”

“秦王之号,实至名归。”

“愿辅佐大都护,开创万世基业。”

周围的士兵们也纷纷单膝跪地,齐声呐喊:“愿为秦王效死。”

“愿为秦王效死。”

“愿为秦王效死。”

……

呐喊声震天动地,连渭水的流水声都被盖过。

李骁抬手示意士兵们起身,声音洪亮:“勇士们,今日我虽称秦王,但这不是终点。”

“咱们北疆军的目标,是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乱之苦。”

“让每一个北疆的勇士,都能腰包鼓鼓,衣食不缺,家中粮仓殷实,房中娇妻美妾、儿女成群。”

“未来,咱们还要打下更多的土地,建立一个强盛的国家,让北疆的日月战旗,飘扬在天下每一个角落。”

“愿为秦王效死!”

士兵们再次呐喊,声音中满是坚定与忠诚。

苏师旦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震撼。

此前只听闻北疆军战力强悍,今日才真正见识到这支军队的可怕。

不仅强在武器精良、战术高超,更可怕的是这份拧成一股绳的凝聚力与士气。

金国固然是威胁宋国的恶狼,可北疆,未尝不是一只蓄势待发的猛虎。

如今李骁称秦王,北疆即将建国,这只猛虎的獠牙,只会越来越锋利。

“今日两国结盟,是为了共同对抗金国,可一旦金国倒下,没了共同的敌人,我大宋与北疆又该如何相处?”

这个念头突然在他心中冒出来,让他浑身一寒。

他想起了几十年前的往事,当年宋国联合女真,灭掉了辽国,本以为能收回失地,却没想到女真人转头便将矛头对准了宋国。

一路南下攻破开封,酿成靖康之耻。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今的北疆,像极了当年崛起的女真。

同样有着强悍的军队,同样有着雄才大略的领袖,同样在不断扩张领土。

一旦北疆彻底取代金国,成为中原新的霸主,宋国会不会重蹈当年的覆辙?

苏师旦忍不住抬头望向李骁,那个站在士兵簇拥中,身姿挺拔、气势威严的男人。

比起宋国的皇帝赵扩更加英明神武,比起金国皇帝完颜璟更加年轻锐利。

那种带着掌控一切的从容,那份气度,绝非两国皇帝所能比拟。

苏师旦毫不怀疑,若有一天北疆与宋国反目,以北疆军的实力,宋国根本无力抵抗,届时临安的安危,恐怕比面对金国时还要凶险。

可这份担忧,他只能深埋在心底,根本无能为力。

他比谁都清楚,现在的宋国,根本离不开北疆这条大腿。

“哎,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吧。”

夕阳西下,渭水静静流淌,仿佛在见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秦王李骁的时代,即将到来。

……

渭水之盟的条款传回中都时,大庆殿内的气氛先松后紧。

当听到“金国保住长安及渭河南岸诸城”时,不少朝臣暗自松了口气。

此前关中接连战败,他们早已做好了丢失整个关中的准备,如今能保住半个关中,已是超出预期的结果。

可当读到“割让渭北、支付五百万两白银赔款、尊北疆为兄”等条款时,殿内瞬间陷入死寂。

不少女真人怒目圆睁,将这份盟约视为金国开国以来的奇耻大辱。

“渭北乃关中粮仓,割让给北疆,我大金日后如何支撑关中军需?”一名老臣捶着御案,声音嘶哑。

“还有这五百万两和一百万绢赔款,国库本就空虚,再加上对宋的战事开销,这是要把大金逼上绝路啊!”

枢密使完颜宗浩连忙上前安抚:“诸位同僚稍安勿躁。”

“眼下我大金三线作战,兵力、财力皆已枯竭,若不暂时妥协,北疆军一旦攻破长安,后果不堪设想。”

“保住半个关中,便是为我大金争取了喘息之机。”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看向上首的完颜璟说道:“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整顿军备、恢复生产。”

“只需三年时间,待国库充盈、新军练成,再挥师西进,收复渭北失地。”

满朝君臣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暂时接受这份屈辱的盟约。

接下来,当听到“北疆大都护李骁自称秦王”时,群臣们反倒是没了反应。

北疆强势,嚣张跋扈,在金国眼中早就是一个同级别的存在了。

别说是称王,就算是现在称帝建国,金国也不会有丝毫的意外,反倒还会派遣使臣前去恭喜。

完颜璟坐在御座上,脸色苍白,全程沉默。

他早已没了当初听闻中原胜仗时的意气风发,关中战败失地与渭水之盟的屈辱让他身心俱疲。

摆了摆手,声音虚弱:“此事……就按枢密使所言,先搁置三年,整顿国力。”

“传令卫王,和谈之事他做的很好,朕心甚慰。”

“让他暂且不必回朝,代表我大金再次出使北疆,以示恭贺。”

“退朝吧。”

下朝后,完颜璟被侍从搀扶着回到元妃李师儿的宫中。

一进殿,他便无力地依靠在榻上,咳嗽不止,脸色白得像纸。

“陛下,您这是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李师儿声音带着哭腔,连忙吩咐侍女:“快!去请太医!”

太医很快赶来,为完颜璟诊脉后,躬身道:“陛下龙体欠安,是长期劳累、心神郁结所致。”

“需静养数月,切不可再劳心费神,否则恐伤及根本。”

李师儿听完,对着完颜璟柔声劝解:“陛下,您可要保重龙体啊!”

“大金离不开您,臣妾也离不开您,那些烦心事,不如暂且交给朝臣们处理,您好好歇一歇。”

李师儿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与朝臣早有勾结,且他的哥哥李喜儿、弟弟李铁哥更是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势力。

若是完颜璟放权,他们李家必能借此机会更加兴盛。

武则天都能当皇帝,为何她不能成为李则天?

虽然工于心计,但表面上却一副什么都不懂的样子。

完颜璟也喜欢她这般模样,抓着她的手,摇了摇头:“歇?怎么歇?”

“渭北丢了,蛮酋称王,宋国虽暂时停战,却仍虎视眈眈,国内还有山东叛军未平……”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件能让人安心?”

“都是北疆人太坏了。”

李师儿咬牙切齿,眼中却没有半分怒意:“他们不仅占我大金土地,还逼陛下签下屈辱盟约,简直罪该万死。”

“只恨臣妾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帮陛下分忧。”

完颜璟被她这番话哄得心中稍暖,歇息片刻,又喝了汤药后,脸色渐渐红润了些。

他握住李师儿的手,准备来一场人伦大事。

子嗣问题,一直是完颜璟的心病。

他此前生了五个儿子,却没一个活过三岁。

从前他总觉得自己年轻,还有大把时间,可听闻李骁年仅二十出头便已称王建国,他便越发焦虑。

李骁如此年轻,未来大有可为,而自己已近中年,若再没有皇子,大金的国本便会动摇。

尤其是渭北战败后,他身体每况愈下,这份焦虑更是达到了顶点。

一盏茶过后,元妃殿中喘息之声消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