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三百四十四章 称王

第三百四十四章 称王(1/2)

目录

渭水便桥上的盟约签署刚结束,苏师旦便迫不及待地跟着胡立回到了北疆军的中军大帐。

对着李骁连连拱手,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大都护英明。”

“此次渭水之盟能顺利达成,全赖大都护鼎力支持,下官总算能给官家、给相爷,也给大宋的百姓们一个交代了。”

他语气激动,眼角都带着笑意。

此次出使北疆,他本以为要费尽心机才能说动李骁与宋国深度联盟。

却没想到借着北疆对金国的强势,不仅让金国在对宋条款上做出让步,还保住了韩侂胄的性命,这对处境艰难的宋廷而言,已是天大的喜讯。

李骁看着他兴奋的模样,淡淡一笑,示意他坐下说话:“宋使不必客气,北疆与宋国本就有共同的敌人,相互扶持也是应有之义。”

此次盟约,除了北疆与金国的核心条款,宋国与金、北疆也分别签订了两份盟约。

宋金盟约,核心有六条。

其一,盟约签订后半月内,两国全面停战,金国不得再侵犯宋国领土。

其二,领土方面,金国同意从扬州、滁州撤军,但不会完全撤出淮南,濠州(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将划归金国,准备作为他们下次南下的前进基地。

毕竟宋国是战败方,就算是有着北疆的帮助,也很难保住全部领土。

更何况,北疆又不是宋国的保姆,只要宋国还有着能跟金国干仗的实力,损失多少,李骁根本不在乎。

所以在赔偿方面,北疆没有为宋国张目,不过宋国不差钱,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

宋国需向金国支付两百万贯铜钱,岁币则仍按四十年前的隆兴和议标准,每年支付二十万两白银与二十万匹绢。

其四,双方互不干涉内政,这一条算是彻底保住了韩侂胄的性命,金国不能再以索要韩侂胄的首级为条件。

其五,两国地位上,宋国总算是抬了抬头,不再像从前那般屈辱。

南宋建立之初的绍兴和议,宋国向金国称臣;二十年后隆兴和议,宋国称金国为‘叔叔’。

此次金国最初竟要求将关系升级为‘伯侄’,被北疆否决,才改成了平等关系。

毕竟北疆与宋国也是兄弟之国,金国敢称叔叔?那又将北疆置于何地?

拿着手中新鲜出炉的盟约,苏师旦心神振奋。

有了他,自己的功劳也就到手了,回到临安之后,青云之路就在眼前。

于是再次感激李骁道:“是大都护您出面斡旋,才维持住了我大宋的体面,这份恩情,大宋绝不会忘。”

李骁闻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平静:“北疆与宋国互为兄弟之国,自然不能看着宋国再受金国的屈辱。”

“回去告诉你家国主,女真鞑子没什么好怕的,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

“砍了就完事。”

苏师旦尴尬的点了点头,这句话回去跟韩相爷说就行了,没必要再去刺激皇帝。

之前金国使臣来临安要求斩杀韩侂胄之时,便曾嘲讽皇帝赵扩无能,连宰相都管不住。

虽然赵扩的确是个盖章的傀儡,但人家也是要脸的。

“硬气点,万事有我北疆给你们兜底呢,别给咱汉人爷们丢份啊!”

李骁从当初的靖康之变说到了这次北伐被金国占领的淮南地盘,灌输着大复仇主义,等宋国恢复实力之后,继续跟金国开战。

他这是准备把宋国当成二毛来忽悠呢,让自己有一个冲锋陷阵的免费打手。

宋国也的确是吃这一套,与金国是世仇,有机会自然不会放弃进攻金国的。

两人又聊了片刻,苏师旦说起了正事。

“大都护,关于此次宋国与北疆的盟约,还有一事……此前韩相爷曾提议,两国可互为姻亲,以巩固联盟关系,不知大都护对此意下如何?”

“和亲?”

李骁淡淡一笑,对于宋国送上门来的女人,自当笑纳。

喜欢就时常光顾,不喜欢就放一旁养着,不在乎这一点口粮。

能加强与宋国的联系,获得一个对付金国的急先锋,这买卖稳赚不赔。

“我听说你家国主好像没有女儿吧?甚至连个儿子都没有?”李骁来了兴趣问道。

赵扩此前生了一个女儿祁国公主,六个月就死了,六个儿子也都没活过一岁,甚至未来还会有三个儿子,也是同样的结局。

说起来,金国皇帝完颜璟和宋国皇帝赵扩,命运简直如出一辙,都是绝嗣。

李骁不相信什么巧合,饶有兴趣的呵呵笑着。

毫不避讳的问道:“宋国主有这么多儿女,死的一干二净,到底是你家相爷下的毒手,还是杨皇后所为?”

听到这话,苏师旦心头一跳,脸色都白了。

这种话怎么敢说?

于是赶忙解释说道:“大都护误会了,相爷忠心为国,绝不会做那种事情。”

“皇后娘娘贤德温良,是我大宋的贤后,更不会如此。”

“诸位皇子之事,实在是意外……”

苏师旦说了一大通,反反复复忠君爱国之言,李骁听的很没意思。

对苏师旦提出来的互为姻亲之事情,直接否了。

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宋使是说,让宋国主赵扩娶我北疆的女子?”

“赵扩都已近四十岁,生的九个儿子一个女儿全没活下来,他也敢妄想娶我李骁的妹子?”

“想要本都的妹子,同他一样绝后吗?”

“就算是立为皇后,也绝无可能。”

“北疆的女儿,绝不外嫁!”

这话让苏师旦瞬间涨红了脸,他没想到李骁的态度如此强硬。

这个年代,老夫少妻之事,屡见不鲜。

为了政治需求,唐朝金城公主还曾嫁给大她十八岁的吐蕃首领呢。

在国家利益面前,年龄根本不叫事。

但偏偏,李骁却是个疼爱妹子的人。

绝不忍心妹子嫁给一个老男人,而且还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傀儡老男人。

苏师旦无奈,只能回旋道:“大都护误会了,并非让陛下娶大都护的亲妹。”

“而是……而是陛下准备从宗室女中挑选一位,嫁予大都护,以此巩固两国情谊。”

李骁的态度强硬,苏师旦只能将互为姻亲改为单方面的联姻。

闻言,李骁脸色才稍稍缓和:“为了两国情谊,本都辛苦一些娶了宋国宗室女子,倒也无妨。”

“宋国宗室女入府,可为本都之贵妾。”

苏师旦连忙点头应承下来。

李骁的正妻乃是辽国公主,身份贵重,丝毫不亚于宋国公主,而且在北疆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宋国自然不敢奢求成为正妻,贵妾也足够了。

最重要的是建立联系,进行深度的利益捆绑。

宋国要想在这复杂的格局中站稳脚跟,还需紧紧依靠北疆的支持。

随后,北疆与宋国签订了渭水之盟的补充条款。

之前的约定包括联盟、互市、当一国遭遇金国袭击之时,另一国要及时支援,共同夹击金国。

在此之外,又签订了和亲条款。

而且在此次盟约的所有正式条款中,北疆对宋国君主的称呼是‘宋国主’,对金国君主则称‘金国主’。”

因为北疆目前尚未正式建国,李骁的头衔是‘北疆大都护、腾格里古尔汗’。

所以才称呼那两人为国主。

而李骁在文书上的名义头衔也是‘北疆国主’。

等到苏师旦离开之后,李骁对着旁边的胡立沉声说道;“北疆建国称王之事,必须提上日程了。”

如今北疆疆域已定,民心归附,就算直接称帝也并非不可。

不过李骁还是打算效仿明太祖,先用王号过渡两年,待扫除所有障碍,根基更稳后,再正式建国称帝。

胡立闻言,心中一震,连忙抚胸正色道:“大都护雄才大略,率领我北疆大军扫清寰宇,乃天命所归。”

李骁默默点头,关于王号,他已经考虑了很久。

此次东征,拿下了大半个关中,攻克了秦国古都咸阳。

且北疆起于西垂边疆之地,与当初的秦国如出一辙。

再加上被北疆‘挖’出来的雍州鼎,也位于华夏九州西部,代表着秦地正统。

想到这些,李骁最终有了决定,站在帐门前,望向远处的三秦大地,沉声说道:“王号,就叫做~”

“秦王!!!”

……

“大都护将称秦王”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渭河北岸的北疆军营。

最先得知消息的是武卫军。

一名穿着干涸血斑甲胄的士兵急匆匆跑来,对着帐外正在擦拭武器的同伴们大喊:“兄弟们,大都护要称王了,咱们北疆要建国了。”

帐外的士兵们瞬间愣住了,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围了上来,满脸难以置信:“真的假的?你没听错吧?”

“千真万确!”

那名亲兵拍着胸脯,语气激动:“千户告诉我的,大都护选的还是秦王,这可是当年始皇帝、唐太宗都用过的王号,咱们大都护这是要干大事啊。”

消息像野火般在军营中蔓延开来,士兵们瞬间轰动了。

“秦王?太好了。”

“咱们以后不能再喊大都护了,得叫大王。”

“那咱们以后还是北疆军吗?还是秦军?”

“千户说了,是北疆军也是秦军。”

“呵呵呵,以后咱们也是‘王师’了。”

“秦王,就是比那捞什子腾格里大汗顺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