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饕餮小屋(1/2)
十二月的伏尔加格勒,雪片裹挟着工业粉尘,把铸铁大街铺成一条黏腻的脏毯子。这景象,绝非您在首都郊外冬日画片上见过的那种童话雪景——不,这里的雪是黑的,像被高炉烟囱吐出的肺痨病人的痰,裹着铁屑、煤渣和某种难以名状的金属腥气,在零下二十度的寒风中翻滚。雪片打在脸上,不是清凉的刺痛,而是带着铁锈味的钝击,仿佛伏尔加河畔这座钢铁之城正用它冰冷的舌头舔舐着每一个活物。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彼得罗夫,一个名字里带着三个父称缩写、却连半平方米私人空间都没有的工人,第三次站在那栋琥珀色外墙的六层楼前。他的毡靴早已被融雪浸透,冻得像两块刚从高炉里扒出来的铸铁锭,脚趾在粗布袜子里僵成冰柱,每一次挪动都像有钝锯在踝骨上拉扯。他抬头望向门牌号码“铸造厂巷13号”的铜牌,那铜牌在煤气路灯下泛着幽光,像块陈年棺木上的铭牌——这比喻并不夸张,因为……这城市里每一块铜牌背后,都埋着一段被遗忘的尸骨。
“资产阶级的垃圾。”阿列克谢对着镶花桃木门啐了一口,唾沫在零下二十度的空气里瞬间凝成冰珠,像一颗微小的、被冻僵的诅咒。他并非第一次这样咒骂。三天前,当集体公寓里那个永远堵着半截冻白菜的公共厕所再次爆发“水位危机”时,邻居瓦西里醉醺醺地拍着他肩膀说:“嘿,阿廖沙!听说你那个死鬼叔父留了套市中心的大宅子?比斯大林同志的办公室还宽敞呢!”这话像一根烧红的铁钎,猛地捅进阿列克谢的肠胃。他住在城北“十月革命”集体公寓,十三个工人家庭共用一间厕所,冬天里排泄物在管道里冻成冰柱,夏天则发酵出足以熏倒一头熊的恶臭。而这位从未谋面的叔父斯捷潘·瓦西里耶维奇,竟在市中心独占整层住宅!这种不公像锈蚀的钢锯,日夜切割着他的五脏六腑——不,亲爱的读者,这比喻太轻了。它更像伏尔加格勒钢铁厂里那台万吨水压机,日复一日地碾压着他的灵魂,把工人阶级的尊严压成薄薄一片、随时会碎裂的锡纸。
阿列克谢的呼吸在冰冷的空气中凝成白雾,这白雾并非无害的水汽,而是带着集体公寓厨房里劣质卷心菜汤的酸腐气,混着昨夜伏特加的余味。他想起清晨离开集体公寓时的场景:妻子娜塔莎把最后一块发硬的黑面包掰成两半,一半塞进他口袋,一半留给孩子。孩子枯黄的小手抓住面包时,那眼神像饿极的野狗。阿列克谢当时喉头发紧,竟说不出话来。他多想大吼一声:“去他妈的集体主义!为什么我们像老鼠一样挤在漏风的棚屋里,而资产阶级的余孽却能躺在天鹅绒沙发里打嗝?”但话到嘴边,只化作一声咳嗽——在1925年的伏尔加格勒,公开咒骂“资产阶级”是光荣的,可咒骂“不公”却可能被契卡请去喝杯“特别茶”。他攥紧粗布手套里冻裂的手指,裂口像蚯蚓般爬满指节,渗出的血珠刚冒头就冻成了黑痂。手套是娜塔莎用旧工装裤缝的,针脚歪斜,透风漏寒,却比这栋豪宅里任何一件装饰品都更真实、更有温度。他低头看着自己这双曾为苏维埃挥舞铁锤的手——指缝里嵌着永远洗不净的煤灰,指甲缝里藏着钢铁厂的锈迹——它们此刻却要伸向一把属于“剥削阶级”的钥匙。这念头让他胃里翻江倒海,仿佛吞下了一整块生铁。
就在这时,门开了。不是自动开启,而是被一只戴着蕾丝手套的手拉开。房产中介波琳娜夫人站在门内,像一尊从旧时代橱窗里走出来的蜡像。她裹着貂皮大衣,领口别着一枚硕大的珍珠胸针,在煤气灯下闪着病态的光。她说话时呼出的白气,像墓穴里飘出的幽魂,裹挟着高级香水“夜巴黎”的甜腻,与门外的工业寒气格格不入。“啊,彼得罗夫同志!”她的声音像涂了蜜的刀片,“您终于来了。令叔父斯捷潘先生特别嘱咐,必须交给有家族血统的继承人。”她刻意拖长“同志”二字,像在嘲弄这个新头衔的廉价。波琳娜夫人年轻时或许是沙皇剧院的名伶,如今眼角堆着粉底也盖不住的皱纹,眼神却锐利如手术刀,精准地切割着阿列克谢的破大衣和冻疮。“您知道吗?”她侧身让他进门,绸伞尖不轻不重地戳了戳他的后背,“这房子认血统,就像猎犬认气味。没有斯捷潘·瓦西里耶维奇的dNA,连门把手都不会转一下。”她咯咯笑起来,笑声像碎玻璃在铁桶里滚动,“当然,在苏维埃时代,我们管这叫‘阶级成分审查’。”
门厅的包铜饰条映出阿列克谢扭曲的脸——鼻子像被铁锤砸扁的土豆,颧骨高耸如伏尔加河岸的冻土丘,眼窝深陷得能藏进一粒子弹。这扭曲并非金属的错觉,亲爱的读者,而是这房子本身的恶意在作祟。彩绘玻璃将天光滤成血红色,照在楼梯扶手的青铜女妖雕像上。那些女妖半裸着身体,腰肢扭成不可能的角度,举着的煤油灯突然自动燃起,火苗齐刷刷转向不速之客,像一群饥饿的野兽锁定猎物。阿列克谢本能地后退一步,靴子碾碎了地上一小片冰晶。
“电路检修。”波琳娜夫人轻描淡写地说,用绸伞尖又戳了他一下,“别怕,亲爱的。房子只是在确认您的‘纯度’。”她领着他穿过门厅,高跟鞋敲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回响,每一步都像踩在阿列克谢紧绷的神经上。“令叔父常说,穷人就像地下室的老鼠...”她突然停下,转身凝视他,眼神像在评估一件二手家具,“...永远在啃噬别人的财富。”这话说得如此自然,仿佛在谈论天气。阿列克谢的拳头在口袋里攥紧,冻裂的伤口又渗出血来。他几乎要吼出那句在集体公寓厕所排队时反复咀嚼的话:“放屁!是你们这些资产阶级的寄生虫吸干了我们的血!”但波琳娜夫人已推开一扇雕花木门,门后是二楼的书房。
书房里,遗嘱执行人彼得·彼得罗维奇正坐在皮椅上,像一座覆盖着海狸皮的肉山。他搅动茶杯的银勺发出叮当声,勺柄敲击瓷杯的节奏,让阿列克谢想起屠宰场挂肉的铁钩碰撞——那声音曾伴随他度过无数个饥饿的夜晚。彼得的海狸皮大衣油光发亮,领口露出的金链子在血红光线下像一条盘踞的毒蛇。他递来一份羊皮纸遗嘱,小指上的翡翠戒指擦过阿列克谢手心的老茧,冰凉滑腻如蛇腹。“令叔父的原话,”他慢悠悠地说,声音像浸了油的破风箱,“‘穷人是社会的溃疡,必须用财富的盐去腌制。’”阿列克谢的视线越过遗嘱,突然被墙上的肖像画吸住——叔父斯捷潘穿着帝俄时期禁卫军礼服,肩章上金线刺眼,但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双眼睛:两个空洞,深不见底,仿佛能吞噬整个房间的光线;而嘴角却带着活人般的讥诮,像在嘲笑所有站在画前的穷鬼。阿列克谢感到一阵眩晕,画中人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正落在他冻伤的鼻尖上。
“签字吧,同志。”彼得把钢笔塞进他手里,笔尖沾着可疑的暗红色墨水,“您将继承铸造厂巷13号整套住宅,包括地下室和屋顶阁楼。当然,”他狡黠地眨眨眼,“还有房子的‘传统’。”
当夜,阿列克谢搬进二楼的卧室。镀金床架华丽得令人作呕,像用穷人的骨头镀成的。他弯腰整理行李时,在床架底部发现铁锈色的污渍——不,不是铁锈,是干涸的血迹,呈喷溅状,边缘微微卷起,像某种古老仪式的残留。窗外,伏尔加格勒的工厂废气裹挟着煤烟飘进来,混着若有若无的腐肉气味,这气味如此熟悉,让他想起集体公寓楼下那个永远清理不净的垃圾堆。半梦半醒间,他听见墙壁传来细碎咀嚼声,仿佛有无数牙齿在啃食砖石,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像一群隐形的老鼠在墙内开宴。他猛地坐起,冷汗浸透衬衫——可这汗珠刚渗出皮肤,竟在零下二十度的室温里结成了冰粒!他扑向壁炉,想点燃最后一块劣质煤,却发现炉膛里空空如也。而就在这时,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脚底窜上脊梁。他低头看去,自己呼出的白气竟在眼前凝成冰雾,而壁炉里不知何时燃起了幽蓝色的火焰!那火焰没有温度,反而像冰针般扎进皮肤,热辐射变成了冷辐射——物理定律在这里彻底失效。他伸手触碰大理石门框,指尖传来一阵剧痛,立即粘掉一层皮,露出底下鲜红的血肉。墙上的温度计显示零下十五度,但某种超越物理法则的寒冷正从房屋深处渗出,像无数冰蛇钻进骨髓。
清晨六点,阿列克谢被冻得牙齿打颤。他跌跌撞撞冲进厨房,想煮点能下咽的东西。食品储藏柜的门吱呀打开,景象让他僵在原地:昨天放硬的黑面包变得松软新鲜,表皮金黄酥脆;牛奶罐自动盈满,乳白色液体泛着诱人的光泽;腌黄瓜在琉璃罐里诡异地蠕动,像活物般扭动着翠绿的身体。他颤抖着掰开面包,断面渗出的不是麦香,而是混合着铁锈与汗液的熟悉气味——城北工人食堂汤锅的味道!那气味如此真切,他甚至能“尝”到汤里漂浮的烂菜叶和可疑的肉末。胃里一阵翻腾,他冲到水槽边干呕起来。“这房子会偷东西。”他对着雕花橱柜说话,声音嘶哑,“它偷走了我的面包,我的牛奶,还有...”话音未落,回声从四面八方涌来,像很多张嘴在同时复述:“偷东西...偷东西...偷东西...”最后竟变成一阵低沉的、带着满足感的咀嚼声。阿列克谢瘫坐在冰冷的地板上,突然意识到:这房子不仅在偷窃物质,更在偷窃记忆——它把集体公寓的苦难“复制”到这里,用以喂养某种更恐怖的东西。
第三天夜里,书房的煤油灯无风自动,将阿列克谢引向一个蒙尘的橡木书柜。他抽出一本牛皮封面的日记,封面粘着几根灰色毛发,触手冰凉,像刚从坟墓里挖出。翻开书页,一股陈年血锈味扑面而来,纸页间夹着干枯的指甲碎片,边缘锐利如刀片。最新记载用颤抖的墨水写在十月革命前夜:“今日收容三个乌克兰难民,壁炉吞了两个,还有一个卡在西墙夹层...明日找泥瓦匠来处理。”阿列克谢疯狂翻页,泛黄纸片上爬满癫狂的字迹,墨迹时而浓黑如血,时而淡如将熄的灰烬:
1888年大雪灾后,收留十二个饥民。客厅护墙板饱饮鲜血后,长出类似静脉的纹路,搏动如活物。当晚,壁炉自动燃起熊熊烈火,熔化的金条从烟囱坠落——足够买下整条铸造厂巷。
1905年革命期间用罢工者喂食地下室,东墙忽然开始分泌蜜糖,甜香弥漫整栋楼。沙皇特使来访时,误以为是新式壁炉,竟跪地亲吻墙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