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幻法筑梦(1/2)
晨雾散尽时,演武场的青石上还留着金红灵力碰撞的浅痕,那些裂痕里凝着未散的灵力余温,被朝阳晒得泛着细碎的光。
苏言赤着上身,古铜色肌肤上的汗珠顺着肌肉线条滑落,滴在青石上晕开小水渍。
他摩挲着掌心那只温玉瓶,瓶身是青丘特有的万年温玉,触手生温,即便灵力耗尽时握着也能感受到丝丝暖意。
瓶中剩下的灵汁玉液还剩小半,清润的灵力顺着掌心纹路渗入经脉,刚刚打斗时崩裂的骨甲裂痕,此刻已淡得几乎看不见,只在肩背处留着几道浅白印记。
他抬眼望向宗门东侧的阁楼,雕花窗棂后隐约晃过一抹猩红,那是九公主腰间的绸带。
昨夜她住进阁楼时,嫌窗纸颜色太素,随手用狐火烙了几朵九尾狐纹,此刻阳光透过窗纸,将狐纹影子投在庭院的青砖上,倒添了几分灵动。
苏言收回目光,嘴角扯出一抹无奈的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玉瓶上的狐族符文。这青丘第一天才,怕是真要在枢梦宗扎下根了。
夜晚他还再次试过“赶人”,借着练拳的由头邀九公主再比一场,结果刚祭出“无尽刃”的残影,就被她用猩红绸带缠住手腕,借着他的力道旋身落在肩头,淡红妖力顺着指尖轻点他的眉心。“苏言,别费那点小心思,你这拳法破绽还是太多,想赶我走,你还差得远。”
彼时旭东道人正端着丹炉路过,见状捋着胡子笑道:“九公主天赋卓绝,留下必是我枢梦宗之幸啊!”墨谷子更是举着刚做好的傀儡零件凑过来:“公主殿下昨日说的灵骨嵌合之法,老夫试了竟真能让傀儡关节灵活三成,您可得多留几日指点指点!”
苏言那时便知,这“赶人”的念头算是彻底落空了。青丘九公主,战力等于元婴后期大妖,狐族千年难遇的幻术体术法术天才,还有那些各大宗门口口相传的智计无双,这般人物别说他打不过,就算打得过,真要得罪了青丘,往后枢梦宗在修真界怕是举步维艰。更何况,这公主虽看着娇蛮,行事却颇有分寸,并未在宗门内摆半分架子。
接下来三日,苏言算是彻底见识了九公主的能耐,也明白了为何宗门上下都对她这般欢迎。
清晨的丹房总是弥漫着草药与烟火的气息,九公主穿着一身便于活动的浅白劲装,取代了平日里的流霜锦裙,正蹲在旭东道人的丹炉旁,手里捏着根银质药匙,好奇地拨弄着炉底的丹火。她的狐火本就属至阳之火,刚探进丹炉就引得炉温骤升,“嘭”的一声炸出股青烟,将她的发梢熏得微卷。旭东道人急得直跺脚:“公主殿下!这清心丹需文火慢熬,您这狐火太烈了!”
九公主却不慌不忙,指尖凝出一缕淡红妖力,轻轻裹住炉底的狐火,原本炽烈的火焰竟渐渐变得温润起来,呈出一种通透的橘色。她歪着头看向旭东道人:“道长,您看这火怎么样?丹火偏燥不是因为火烈,是您的灵力没随炉温渐升,火性与药性相悖,自然炼不出好丹。”说着她抬手一点炉壁,淡红幻术光影在炉身浮现,清晰地映出丹炉内部的景象。
药材在火中翻滚,表面的灵力纹路忽明忽暗。“您看,这株忘忧草快焦了,是因为炉心温度比边缘高了两成,得把灵力往边缘匀一匀。”
旭东道人凑近一看,果然见忘忧草的边缘已泛起焦黑,连忙调整灵力。这一次丹炉再没炸响,半个时辰后开炉,清心丹泛着莹润的光泽,药香比往日浓郁数倍。
老道捧着丹药,对九公主拱了拱手:“公主殿下对火性的把控,老夫自愧不如!”
午后的傀儡坊更是热闹。墨谷子的工坊里堆满了木头与金属零件,九公主蹲在地上,指尖勾着淡红幻术光影,将一个傀儡的关节榫卯结构映在墙上,光影比实物大了三倍,连最细微的木纹都清晰可见。
她指着其中一处凸起:“墨先生,您这关节总卡壳,是因为榫头太尖,受力不均。若是把这里嵌一小块千年灵木,自带的灵力能让榫卯自动润滑,还能增强韧性。”
墨谷子将信将疑,取来一块从商队那里换来的低级灵木,按照九公主的指示嵌进傀儡关节。一试之下,傀儡的手臂果然转动自如,连之前总卡顿的肘关节都变得灵活无比。
老工匠拍着大腿直呼“妙极”,拉着九公主问了一下午的灵木嵌合之法,连晚饭都忘了吃。
最热闹的当属演武场。白骠这几日像块牛皮糖似的黏着九公主,非要学“狐影迷踪步”。九公主被缠得没法,索性在演武场中央凝出一道九尾狐的幻术虚影,虚影踏着轻盈的步伐,在演武场的石桩间穿梭,速度快如鬼魅却又步步稳健。
“看好了,这步法的关键不是快,是借势。”九公主踏着虚影的步伐演示,赤着的脚尖轻点石桩,身体如柳絮般避开白骠的冲撞,“比如有人攻你下盘,你不用硬躲,借着他的力道旋身,既能避开攻击,又能顺势反击。”
白骠学得认真,往日里总爱偷懒的他,竟顶着烈日练了一下午。傍晚时,他借着步法避开了白氓的偷袭,惊得白氓瞪大了眼睛:“你这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灵活了?”白骠得意地扬着下巴:“这是九公主教我的狐影迷踪步!比你那套笨重的刀法厉害多了!”
苏言每日练拳时,总能看到这热闹的景象。他看着九公主蹲在地上给小弟子讲幻术基础,看着她帮厨娘用狐火快速加热饭菜,看着她用幻术给宗门的药圃催生灵草,心里的无奈渐渐淡去,多了几分认可。这青丘公主,虽身份尊贵,却没有半分娇气,反而比许多修士更懂“融入”二字。
苏言依旧按部就班地安排着自己的作息。清晨天不亮就到演武场练拳,《三态淬体拳》的每一招都练得精益求精,拳锋砸在青钢石桩上的闷响,成了枢梦宗每日的第一声晨钟。
上午他会去灵脉炮工坊,对着图纸修改炮身结构,之前与蓬莱阁的冲突让他明白,仅靠修士的肉身力量,很难与底蕴深厚的大宗门抗衡,灵脉炮这种重武器,必须尽快改良完成。
午后的阳光透过工坊的窗棂,在图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言握着炭笔,在炮口的位置画了个圈,眉头紧锁。现行的灵脉炮只能一次性喷发灵力,威力虽大却消耗太快,若是能改成连续发射,实战效果会提升数倍。他正琢磨着在炮膛内加一道灵力分流装置,门外传来轻响,九公主磕着瓜子哼着小曲,无视苏言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
经过几天的解除,苏言也慢慢的适应了九公主的存在,也脱去了之前二人间的繁文缛节,见了她不再行礼,只是以朋友相称。没想到九公主不仅没生气,很快就开始了相互之间的嬉笑打闹。
“看你忙着,免礼了。”她见到苏言一动不动的站在桌边,只是摆了摆手,目光落在图纸上,指尖随意的轻点炮膛位置,“你这炮的问题,是灵力流转太滞涩。青丘的狐火弩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后来我们在弩膛里刻了‘九转流纹’,让灵力在膛内多转几圈,既能分流,又能增强爆发力。”说着她用指尖蘸了点茶,在图纸上画了几道狐形纹路,“你看,这样一来,灵力进入炮膛后会顺着纹路流转,分成三道,依次喷发,就能实现连续发射了。”
苏言看着图纸上的纹路,眼睛瞬间亮了。这几道纹路看似简单,却暗合灵力流转的规律,比他之前设想的分流装置巧妙百倍。
他拿起炭笔,按照九公主的思路修改图纸,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不过半个时辰,改良后的灵脉炮图纸就完成了。“多谢。”苏言抬头看向九公主,语气里带着真诚的感激,“这纹路帮了我大忙。”
九公主挑眉一笑,晃了晃手里的空碗:“谢我就请我吃晚饭,厨娘做的桂花糕不错。”
傍晚时分,苏言通过入梦牌进了“安息之所”。这处秘境是他通过三江宝鉴与照天印找寻空间折叠的重影,再利用照天印的天火熔炉作为动力源开辟的。目前空间不大,除了一大部分作为容纳扬州先祖之灵以外,剩余的空间约莫有半个演武场大小,内里白雾茫茫,雾气是纯粹的灵力凝聚而成,常年不散。空间的角落里堆着他收集的功法卷轴,靠墙的位置摆着几台未完成的傀儡零件,中间空出的一片空地,就是他今日想改造的地方。
枢梦宗的弟子越来越多,资质也参差不齐。旭东道人每日在丹房授课,最多只能带五个弟子,墨谷子的傀儡术更是要手把手教,进度缓慢。苏言早就想建一座能同时容纳所有弟子授课的书院,可宗门的场地有限,寻常的书院又无法直观地展示功法细节,直到他想到利用安息之所的空间特性,打造一处专门的授业之地。
他站在空地中央,深吸一口气,丹田内的三系灵力缓缓涌出,顺着指尖化作淡蓝色的光点。这些光点在空中汇聚,渐渐勾勒出书院的轮廓——青瓦飞檐,朱红梁柱,还有一排排整齐的书架。可刚勾勒出半座书院的雏形,问题就出现了:木质的梁柱刚显形就开始晃动,表面的纹理模糊不清,书架上的书页虚影更是一触就散,化作白雾回到空间中。
苏言皱着眉,又尝试了几次,结果都一样。并不擅长幻术的他挥手打散空中的残光,白雾在他身前翻滚,带着微凉的触感。“无境无象,弟子如何能沉浸学道?”他自语道,心里有些烦躁。这安息之所虽能容纳灵力塑形,却没有稳定的“境”,就像没有根基的房子,再华丽也立不住。
“你这哪是授业之地,不过是座堆东西的石窖罢了。”
清脆的女声伴着淡淡的狐香飘来,打破了空间的寂静。苏言猛地转头,只见白雾中泛起阵阵涟漪,九公主的身影缓缓凝出。她今日换回了那身流霜锦裙,裙摆扫过地面时,拖出串串淡红的狐纹虚影,那些狐纹触碰到空间的白雾,竟让雾气泛起了淡淡的红晕。发间的火玉髓簪映着空间的微光,将她的侧脸照得格外清晰,长长的睫毛上沾着细小的雾珠,像撒了层碎钻。
“你怎么进来的?”苏言惊讶地问道。安息之所的入口被他设了三重灵力禁制,用的是蓬莱空间术的秘法,就算是元婴期修士也很难悄无声息地闯入。
九公主走到他身边,抬手拂过空中残留的蓝光,指尖的淡红妖力与蓝光触碰,激起细小的灵力波纹。“青丘的空间术,可比你这入门级的空间厉害多了。”她笑着说,“狐族能与空间沟通,只要感受到你的灵力波动,就能顺着波动找到入口。而且,你这空间的禁制虽复杂,却少了狐族的‘幻阵’加持,对我来说跟没设一样。”
她飘至空间中央的半空,指尖轻轻一弹,三朵淡红的狐火从指尖飞出,在空中化作三盏灯笼,灯笼上雕着九尾狐纹,暖黄的光芒驱散了周围的白雾,将整片空间照亮。“你之所以塑不出稳定的境象,是因为不懂‘境由心造’的道理。”九公主的声音在空间中回荡,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青丘狐族以幻术立族,最擅长的就是将心念化作真实的境象,这安息之所要成授业之地,得先懂梦境空间的根本。”
苏言走到她下方,仰头看着空中的狐火灯笼,认真地听着。他知道,九公主接下来要说的,或许就是解决授业难题的关键。
九公主抬手虚按,掌心泛起淡淡的紫晕。随着她的动作,下方的白雾开始剧烈翻滚,渐渐汇聚成一座木质楼阁的雏形。楼阁的样式带着明显的青丘特色,飞檐上雕着栩栩如生的九尾狐,尾巴翘向空中,像是要乘风而去;窗棂是镂空的狐纹图案,阳光透过图案洒下,会在地上映出成片的狐影;楼阁的大门是两扇朱红木门,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用幻术刻着“梦狐书院”四个篆字,字体周围绕着淡红的光晕。
“狐族的梦域,讲究三个核心:以‘灵核’定基,以‘幻术’塑境,以‘心印’传法。”九公主的指尖点向楼阁中央,那里的白雾翻滚得更剧烈了,一颗拳头大小、泛着紫晕的晶体缓缓升起。晶体的形状像一只蜷缩的小狐狸,表面刻着细密的狐族符文,符文间有细小的光影流转,像是把半座青丘秘境都缩在了里面。
“这是‘九尾灵晶’,是青丘幼狐在三岁觉醒幻术天赋时,由狐族长老引导,从心海中凝结出的灵晶。”九公主解释道,“灵晶是梦域的根基,就像房子的地基,能承纳海量的灵力,还能记忆光影和心念。你这安息之所之所以塑不住境象,就是因为缺了这样一颗灵核,再强的灵力也只是散沙,聚不成稳定的境象。”
她指尖一动,九尾灵晶缓缓飘到苏言面前。苏言伸手接住,只觉一股温润的灵力顺着掌心传来,那股灵力带着纯粹的生命气息,与他体内的三系灵力隐隐呼应。他仔细观察着灵晶,发现那些流转的光影里,真的有青丘的山川草木,有狐族幼崽修炼的场景,甚至能看到九公主小时候跟着长老学习幻术的模样。
“这灵晶不仅能定基,还能自动吸收空间中的灵力滋养自身。”九公主的声音传来,“青丘的每一座梦域书院,都有这样一颗灵晶,最差的也是百年狐族凝结的,我这颗是千年难遇的极品,里面还封存着青丘千年的授业经验。”
苏言将灵晶捧在手心,能清晰地感受到灵晶与空间的呼应——原本躁动的白雾渐渐稳定下来,他指尖残留的蓝光也变得更加凝实。“那‘幻术塑境’和‘心印传法’,又是什么道理?”他抬头问道,眼里满是求知的欲望。
“你看。”九公主轻笑一声,指尖轻轻划向那座青丘楼阁。随着她的动作,楼阁的大门缓缓打开,里面走出一群穿着青丘服饰的幼崽虚影,约莫七八岁的年纪,个个扎着小辫子,手里拿着木质的短剑。幼崽们围成一圈,中间站着一位白发老狐的虚影,正手持短剑演示着一套基础的狐族剑术。
苏言凑近细看,发现那些虚影格外真实,幼崽们的动作有模有样,脸上的认真表情都清晰可见。更奇特的是,当一位幼崽的剑招出错时,老狐的虚影会立刻停下,指尖凝出淡红光影,将错误的动作放大十倍,清晰地指出问题所在;而当另一位灵根偏火的幼崽练剑时,他周身的光影会自动泛起红光,剑招的威力也比其他幼崽大了几分。
“这就是幻术塑境的妙处。”九公主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幻术不是虚晃的幻影,而是将抽象的‘法’,通过心念化作可看、可触、可感的‘象’。比如讲体术,就塑出施术者的虚影,让弟子能清晰看到每一个动作细节;讲丹道,就塑出丹炉和药材的虚影,让弟子能亲手操作,感受火候的变化;讲机关术,就塑出傀儡零件的虚影,让弟子能拆解组装,直到掌握诀窍。”
她抬手一点那位灵根偏火的幼崽,幼崽周身的红光更盛了:“更重要的是,狐族的幻术能感测观者的心神和资质。灵根偏火的弟子,看到的丹火会更炽烈,感受到的火性也更清晰;身法灵动的弟子,学步法时会自动浮现更细致的闪避技巧;甚至连弟子的情绪都能感知到,若是弟子心浮气躁,幻境会自动变得宁静,帮助他沉心学道。”
苏言看着楼阁内的景象,心里豁然开朗。他之前想的只是建一座能容纳弟子的书院,却没想到还能通过幻境让功法变得如此直观。这样一来,弟子们学习的效率会提升数倍,旭东道人和墨谷子也不用再局限于小范围授课了。
“那‘心印传法’呢?”苏言问道,他注意到老狐虚影的讲解,似乎能直接传入耳中,比寻常的授课更有穿透力。
“心印传法,是狐族授业的核心。”九公主指尖点向自己的眉心,“授课者将自己对功法的理解、修炼的心得,通过心念刻进灵核中,形成‘心印’。弟子进入幻境后,不仅能看到功法的演示,还能直接感受到授课者的心印,就像授课者亲自在身边指导一样。而且,心印会随着弟子的修炼进度自动解锁,当弟子的境界提升后,就能感受到更深层次的心得。”
她抬手一挥,楼阁内的虚影渐渐消散,重新化作白雾。“比如旭东道长讲丹道,他可以将自己炼制清心丹的所有心得——从药材的挑选、清洗,到火候的控制、丹药的凝形,都刻进心印里。弟子进入幻境后,不仅能看到他炼丹的过程,还能感受到他每一个步骤的想法,甚至能体验到他当年炼丹失败的教训。这样的学习,比听一百遍讲解都管用。”
苏言的眼睛越睁越大,他终于明白九公主说的“梦域授业”是什么意思了。这不仅仅是一座书院,更是一个能让弟子沉浸式学习、快速掌握功法的修行秘境。有了这样的秘境,枢梦宗弟子的成长速度会发生质的飞跃。
“那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改造了吗?”苏言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掌心的九尾灵晶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情绪,泛出更亮的紫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