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志书成卷,文脉可循(2/2)
笔尖落在纸上,他忽然想起刚认识张馆长时的场景,想起青铜残片上的鸢鸟纹,想起西北地宫的惊心动魄。那些片段像散落的珠子,被“鉴心守业”的线串成了完整的链条。他写道:“文物是文明的密码,鉴宝是与历史的对话,而守护,是代代相传的承诺。”
序文写完时,窗外已是繁星满天。小林忽然指着手机惊呼:“轩哥,咱们的文物溯源数据库登上热搜了!好多网友在晒家里的老物件,问能不能登记入库。”
陈轩走过去一看,热搜词条下满是鲜活的分享:有人晒出奶奶的银饰,有人拍下爷爷的旧砚台,还有人上传了祖传的瓷器照片,评论区全是“想知道我家宝贝的故事”“支持文物保护”的留言。
苏晴笑着举起相机:“明天得去拍一组‘民间藏家故事’,这些普通人手里的物件,才是最生动的历史注脚。”
阿木挠挠头:“那我得赶紧升级数据库的服务器,别让大家等急了。”
陈轩望着伙伴们忙碌的身影,又看向桌案上的《玄山文物志》校样。志书即将付梓,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玄山的文脉,在岁月中流转不息。他拿起那枚“鉴”字玉佩,轻轻贴在胸口,那里的鉴心玉微微发烫,仿佛在与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共鸣。
夜色渐深,鉴心堂的灯光依旧明亮。桌上的志书校样静静躺着,等待着油墨印刷的那一刻,而属于他们的守护故事,正被一笔一画地写进更长远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