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阳谋破局与江宁论道(1/2)
叶明的策略迅速转化为行动。
安阳格物院派出的水利专家小组,携带着水准仪、测距车等新式工具以及基于流体力学初步原理设计的“梯形重力式堤坝”图纸,快马加鞭赶赴江宁府。
与此同时,由新政推行总司签发的,关于吏员选拔加试算学格物、开设技术举荐通道的公文,也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各试点州县。
消息传出,尤其是在文风鼎盛的江南地区,引起了轩然大波。士林之中,议论纷纷,如同炸开了锅。
江宁府,秦淮河畔一座临水的精致茶楼雅间内,几位本地颇有名望的士绅和致仕官员正在品茗交谈,话题自然离不开近日轰动一时的朝廷新政。
“荒谬!实在是荒谬!”一位白发老儒生将茶杯重重顿在桌上,他是本地前学政,门生故旧遍布江南,“吏员选拔加试算学格物?还要为那些匠人之流开设举荐通道?这岂不是要将圣贤书置于何地?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旁边一位穿着富态绸衫的乡绅叹了口气:“陈老息怒。朝廷此举,怕是势在必行。听闻那安阳候叶明,深得陛下信重,此番更是被委以新政副总管之实权。而且……平谷、金坛等地,新政成效确实显着,粮食增产,百姓归心,陛下龙心大悦啊。”
“显着?不过是些奇技淫巧,蛊惑人心罢了!”
另一位瘦高个的文士冷哼道,“我辈读书人,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岂能沉溺于术数工巧之道?那些新学堂,教的都是些什么?不重经义,专讲些如何种田、如何做工的微末之技,此等教化,能培养出什么栋梁之材?不过是些汲汲于营生的匠户之流!”
“王兄所言极是。”陈老学政捋着胡须,忧心忡忡,“更可虑者,是那技术举荐。若真让些匠人凭借些许机巧之物便能登堂入室,与我等科甲正途出身者同列,成何体统?斯文扫地啊!”
就在几人愤懑不已之时,雅间的门被轻轻敲响。茶楼掌柜躬身进来,恭敬地说道:“几位老爷,安阳候叶大人听闻几位在此雅聚,特来拜会。”
几人闻言,脸色都是一变,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叶明如今身份非同小可,他主动来访,意欲何为?
“快请!”陈老学政毕竟是经历过风浪的,很快镇定下来。
片刻后,叶明一身青衫,并未穿着官服,面带微笑地走了进来,拱手道:“晚辈叶明,冒昧打扰几位前辈清谈,还望海涵。”
“叶侯爷客气了,请坐。”陈学政等人起身还礼,态度不卑不亢,却也带着几分审视。
叶明落座,自有随从奉上带来的安阳新茶。
他开门见山,并不绕弯子:“晚辈方才在门外,隐约听得几位前辈谈及新政与教化,心中有些许浅见,不知可否与诸位探讨一二?”
陈学政目光一闪:“叶侯爷但说无妨。”
叶明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缓缓道:“晚辈以为,教化之目的,在于开民智,育人才,最终福泽苍生,稳固国本。经义典籍,乃先贤智慧结晶,明人伦,辨是非,自是教化之根基,不可或缺。”
他先肯定了传统经学的地位,让陈学政等人脸色稍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