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敌军有埋伏(2/2)
就在杨嗣昌护送粮草继续前行时,京城那边又传来消息,朝堂上主张求和的大臣们仍不死心,他们联合一些皇亲国戚,再次向朱由检施压,要求停止战争,与敌军求和。
朱由检被这些大臣们搅得心烦意乱,再次召集群臣商议。“诸位爱卿,如今前线战事胶着,粮草刚刚保住,可你们又来劝朕求和。你们说说,此时求和,到底有何好处?”
一位皇亲国戚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战事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继续打下去,国家耗费巨大,百姓也苦不堪言。若能求和,可保百姓安宁,也能让国家休养生息。”
杨嗣昌此时刚从前线赶回京城,听闻此言,立刻反驳道:“陛下,敌军狼子野心,此时求和,他们必定会提出苛刻条件,割地赔款不说,日后恐怕还会频繁侵扰。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若此时求和,如何向他们交代?”
朝堂上两派再次激烈争论起来。朱由检看着争吵的群臣,心中犹豫不决。“杨爱卿,你说不能求和,那你有把握尽快结束战事吗?”
杨嗣昌拱手道:“陛下,孙大人在前线坚守,只要粮草军备充足,待援军一到,定能击败敌军。臣恳请陛下再给前线一些时间,不要轻易求和。”
朱由检思索良久,说道:“朕再给前线十日时间。若十日内不能击败敌军,朕只能考虑求和之事。杨爱卿,你速回前线,协助孙爱卿作战,务必尽快取胜。”
杨嗣昌领命后,火速赶回前线。他与孙传庭会合后,将朱由检的决定告诉了他。
“孙大人,陛下给了我们十日时间。我们必须在这十天内击败敌军,绝不能让陛下失望。”杨嗣昌说道。
孙传庭点头:“杨大人放心,我已观察敌军多日,他们虽有增援,但经过连日作战,也已疲惫不堪。我们可趁此机会,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部署。”
两人商议后,决定制定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行动时,敌军似乎察觉到了明军的意图,竟然抢先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不好,敌军先动手了!孙大人,我们怎么办?”杨嗣昌看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神色凝重。
孙传庭紧紧握住手中的剑:“杨大人,事已至此,我们只能迎难而上!传令下去,全军听令,按照预定的防御计划,先挡住敌军的进攻,再寻找机会反击!”
孙传庭一声令下,明军迅速按照防御计划行动。盾牌手迅速上前组成盾墙,抵挡敌军的箭矢和冲锋,弓弩手则在盾墙后不断向敌军攒射。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硝烟弥漫了整个战场。
“弟兄们,稳住!不要慌乱!听我指挥!”孙传庭在阵中来回奔走,大声呼喊着,稳定军心。
杨嗣昌也没闲着,他带领一支精锐骑兵,随时准备应对敌军突破防线的危机。“大家保持警惕,一旦敌军冲破防线,我们就冲上去,把他们赶回去!”
敌军的进攻异常凶猛,一波接着一波,试图突破明军防线。但明军在孙传庭和杨嗣昌的指挥下,顽强抵抗,敌军始终未能得逞。
“杨大人,敌军攻势太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必须想个法子打破僵局。”孙传庭趁着敌军进攻的间隙,对杨嗣昌说道。
杨嗣昌看着战场上的局势,思索片刻:“孙大人,敌军后方必然空虚,我们派一支轻骑绕后突袭,扰乱他们的军心,你看如何?”
孙传庭眼睛一亮:“此计可行!我这就挑选一批精锐轻骑,让他们从侧翼迂回,突袭敌军后方。”
孙传庭迅速挑选了五百名轻骑兵,这些骑兵皆是军中骑术精湛、作战勇猛之士。“你们听好了,此次任务至关重要。从侧翼迂回,突袭敌军后方营地,见机行事,尽量制造混乱,然后迅速撤离。明白了吗?”
“明白!”五百轻骑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轻骑出发后,孙传庭和杨嗣昌继续指挥明军抵御敌军的正面进攻。没过多久,敌军后方果然传来喊杀声。
“弟兄们,轻骑得手了!趁敌军慌乱,准备反击!”孙传庭大声下令。
明军士气大振,纷纷准备出击。就在这时,洪承畴也及时赶到了前线。
“杨大人,孙大人,粮草已安全送达。我又带来了一批援军,可投入战场!”洪承畴说道。
杨嗣昌大喜:“洪大人来得正好!如今敌军后方混乱,正是我们反击的好时机。洪大人,你带领援军从正面进攻,我和孙大人率主力从两侧包抄,务必将敌军一举击溃!”
三人迅速部署完毕,随着一声令下,明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敌军本就因后方被袭而慌乱,此时面对明军的三面夹击,顿时阵脚大乱,开始向后溃败。
“追!不要放过一个敌人!”杨嗣昌一马当先,率军追击。
然而,敌军虽败,但并未完全丧失战斗力。他们且战且退,试图重新组织防线。就在明军追击过程中,一支敌军突然从斜刺里杀出,拦住了明军的去路。
“不好,敌军有埋伏!”孙传庭喊道。
杨嗣昌迅速做出反应,大声喊道:“孙大人、洪大人,莫慌!我们稳住阵脚,先挡住这波埋伏。” 孙传庭立刻指挥明军迅速收缩阵型,组成紧密的防御圈。“弓箭手,准备放箭,给我压制住敌军!” 一时间,箭如雨下,冲向明军的敌军纷纷中箭倒地。
洪承畴则带领部分兵力,稳住后方,防止敌军从背后突袭。“大家不要乱,听我指挥,保持防御!”
杨嗣昌趁着敌军进攻稍缓,对孙传庭和洪承畴说道:“二位大人,我们不能被困在这里。孙大人,你率一队人从左侧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洪大人,你随我从右侧突破,只要撕开一个口子,我们就能反败为胜。”
两人点头称是。孙传庭立刻带领一队精锐冲向左侧,喊杀声顿时响起。敌军果然被吸引,将大量兵力调往左侧。杨嗣昌和洪承畴抓住机会,率军从右侧全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