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济公传奇 > 第777章 诛元爰逞威,拒葛荣罹网

第777章 诛元爰逞威,拒葛荣罹网(2/2)

目录

萧综在徐州任职时,政令刑罚严酷残暴。他又很有气力,能够制服狂奔的烈马,摔死健壮的马驹牛犊。他时常换便服暗暗外出,戴黑色丝布帽。夜间外出没有规律,招引道士,探求数术之学。每当梁武帝萧衍有诏书信件送到的时候,他便会感到十分恼怒,形于颜色。

梁武帝萧衍性情严肃,群臣不敢轻易在他面前谈论是非得失,所以,萧综的所作所为,他一点也不知道。

当萧综从徐州回朝之后,多次上表请求派他去边境上扩大土地,梁武帝萧衍都用好话来给他答复。结果,萧综下令砍死徐州所有的练树,仅仅是因为梁武帝的小名叫做“练儿”。

萧综得知叔父萧宝夤在北魏,便派人与其暗中联络。

公元525年(梁武帝在位的普通六年),梁武帝北伐。北魏彭城守将元法僧举城降梁。梁武帝下令萧综都督众军,镇守彭城,后来又命令萧综退军。

萧综认为南归后再无机会与萧宝夤相见,遂于7月12日(六月庚辰)率亲信芮文宠、梁话,连夜逃到北魏临淮王元彧(《南史》作安丰王元延明)的军营中。

到了北魏之后,萧综把名字改成萧赞,一作缵,字德文。(注:赞的繁体字是言字旁。梁武帝的儿子名字都是绞丝旁,而东昏侯太子萧诵,萧赞改名是为了刻意表明这一身份。)

梁武帝萧衍得知萧赞并非自己亲生儿子后,盛怒之下将吴淑媛废为庶人,并除去萧赞的宗室属籍,改易萧赞的儿子萧直的姓氏为悖,但还不到十天,梁武帝萧衍就原谅了他们,不仅恢复萧赞的萧氏宗籍,还封了他的儿子萧直为永新侯。过了一段时间,梁武帝萧衍就下令赦免了吴淑媛,恢复了她的封号。

萧赞到了洛阳,拜见了北魏孝明帝元诩,回到馆舍便为他的生父东昏侯萧宝卷举哀,并服丧三年。北魏的胡太后和高官贵族都纷纷到馆凭吊慰问,北魏朝廷对他也赏赐甚厚,封他为高平郡公、丹阳王。

还有一件暧昧的事情,说将起来,尤觉可丑可笑。梁武帝萧衍有几个女儿,临安、安吉、长城三位公主,并有文才,独永兴公主,性格顽劣而且放荡,竟然与叔父临川王萧宏通奸。萧宏与谋篡逆,约事成后立为皇后。梁武帝曾为三日斋,与诸公主并入斋室。

永兴公主却使二位僮仆前去行刺,那两个仆人乔扮女装,随入室中。

僮仆走到宫门的时候掉了鞋子,为真合将军所怀疑,于是秘密告诉了丁贵嫔。丁贵嫔(丁令光,死后被封为皇后)欲转告梁武帝萧衍,但是恐怕梁武帝未信,特使真合将军加以防备。

真合将军令舆卫八人,整装立幕下。及斋座将散,永兴公主果然上前面陈,请叙机密。梁武帝萧衍屏去左右,令公主密谈,那二僮仆竟然趋至梁武帝的背后,拟从怀中取出刀刃。埋伏好的舆卫(侍卫)八人,立即突然冲出,擒拿住二个僮仆。

梁武帝见状,不由得惊坠地上,幸由卫士扶起,坐讯二僮逆迹,那二僮初尚抵赖,一经搜检,取出利刃二柄,且系假充女婢,水落石出,无从讳言,只得供明逆情,说是为萧宏所指使。

梁武帝不欲详细诘问,但命人将二僮斩杀,然后用漆车载着公主,撵逐出外。公主也觉无颜面对父亲,内疚过度,便即暴卒。

临川王萧宏为此忧惧成疾,梁武帝萧衍犹七次临视,未几,萧宏告终,尚追赠为侍中大将军扬州牧,并假黄钺,给羽葆鼓吹一部,增班剑六十人,赐谥曰靖。傲弟逆女,如此不法,尚欲多方掩饰,不忍行诛,甚且特别优待,这真叫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了。

那北魏的祸乱也是日盛一日,不可收拾。莫折天生虽然败去,敕勒酋长胡琛,却自称为高平王,遣部将万俟丑奴,进寇北魏泾州。萧宝夤和崔延伯移师前往援助,与丑奴会战安定。

丑奴狡猾得很,屡次诈败,引诱崔延伯中计。崔延伯恃胜轻进,至为丑奴所乘,杀伤至二万人。萧宝夤入城自保,崔延伯再战再败,中矢而亡(中箭身亡)。贼势益盛,北魏朝廷大为震惊。

是时,北道都督李崇病殁,广阳王元渊进兵五原,贺拔度拔父子,正在袭杀拔陵将卫可孤,西拒铁勒。度拔战死,其子度胜等人逃奔到五原,投入广阳王元渊的麾下。元渊爱他骁勇,于是引为亲将,适破六韩拔陵,纠众人大至,把五原城四面团团包围住。子胜招募健卒二百人,开东门出来应战,斩贼军百余人,贼军渐渐渐引却。

元渊于是拔军赴往朔州。即怀朔镇。参军于谨,能通诸番言语,招降西铁勒部酋长乜列河,并结合蠕蠕主阿那珪,大破拔陵,收降叛众二十万。

拔陵穷蹙,奔还沃野,阿那瓌出兵进击,连战皆捷,擒斩拔陵,献捷魏廷。拔陵了。魏主元诩派遣中书舍人冯隽,前往宣劳,犒赏从优。

阿那瓌送归冯使,遂自称头兵可汗,蟠踞塞外,拥众称雄。这且待后再表。

且说沃野之乱告平,北魏朝廷已经除去一作乱的首脑,只有莫折念生、胡琛两路人马,尚未扑灭,不能不分头征剿,静俟澄清。哪知二寇未歼,复又生出二寇,遂致乱祸益炽,势等燎原。

一路乃是柔玄镇乱民杜洛周,起反上谷,改元真王;

杜洛周领导的起义是六镇起义的持续,这里先交代一下六镇起义的始末。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鲜卑贵族汉化的加深,孝明帝元诩在位末年,政治腐化,权贵奢侈,守宰暴敛;赋役、兵役繁重,百姓纷纷逃亡或依附豪强。而长期戍守北边的沃野等六镇的将卒(多为拓跋部贵族及其成员或中原强宗子弟)因待遇骤降而不满,遂于正光四年(523年)爆发六镇起义,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边镇军事豪强乘机扩充实力,其中尔朱荣实力最盛。

一路是五原降户鲜于修礼,起反定州,改元鲁兴。警报与雪片相似,传达北魏朝廷,北魏朝廷命幽州刺史常景,为行台征虏将军,与幽州都督元谭,往讨洛周。扬州刺史长孙稚,为骠骑将军,都督北讨军事,与都督河间王元琛,往讨鲜于修礼。两两写来,有条不紊。彼此战争数月,元谭军溃,用别将李琚相代,李琚复战死,更换了一个于荣。

于荣颇善战,军务始有起色。河间王元琛与长孙稚未协合,稚兵至滹沱河,被于修礼伏兵邀击,伤亡甚多。元琛观望不救,长孙稚大败南奔,两人互相上奏讦发,俱坐罪除名。

朝廷于是改用广阳王元渊为大都督,以章武王元融,及将军裴衍为副,出军攻击修礼。

元渊为北魏太武帝的曾孙,与城阳王元徽,乃是从祖兄弟。

元徽妻子于氏,与元渊相奸,元徽不能防闲于氏,惟恨元渊甚深。元渊既而出征,元徽上王宫报告给胡太后,谓元渊心不可测,恐有异图。

胡太后于是密敕章武王融,令他潜加防备,王融却持密敕示以元渊。元渊乃上表讦发元徽,论元徽的过恶,说他谗害功臣,并及己身,请朝廷调元徽出外,然后得免牵掣,方可效死击贼。

胡太后搁置不理。元徽时为尚书令,与郑俨等人朋比为奸,外似柔谨,内实忌克,赏罚之事任以自情,北魏朝政益加混乱。

元渊听闻朝廷不用己言,越加疑惧,事无大小,不敢自决,因此沿途逗挠。会贼将元洪业,杀毙鲜于修礼,向元渊请降。

对于鲜于修礼被杀之事情,元渊正拟遣将招抚,偏修礼部下葛荣,替主复仇,刺死了元洪业,自为贼帅。旋且僭称皇帝,立国号齐,居然下诏改元,称为广安元年,率众趋瀛州。

北魏朝廷崔促元渊进军讨伐,元渊遣章武王元融,前往攻击葛荣,兵败战死。

元渊外畏贼势,内虑谗言,越弄得进退旁徨,自悲歧路。你要奸通人妻,应该受此折磨。

城阳王元徽,乐得下阱投石,嘱令侍中元晏,向朝廷弹劾元渊盘桓不进,坐图不轨。

参军于谨,实主元渊之谋,胡太后因诏牓省门,悬赏缉拿于谨。于谨既有所闻,乘使语元渊道:“今女主临朝,信用谗佞,殿下迹被嫌疑。若无人代为表明,恐遭奇祸!谨愿束身归罪,宁可诬谨,不可诬殿下!”

元渊乃与于谨哭泣告别,于谨星夜入都,自投牓下。

有司以闻,胡太后立即召入,厉声责骂于谨。于谨从容奏对,为元渊分辩诬告,且备陈按兵情由,说得胡太后亦为动容,不由的怒气潜消,释放于谨而不问。

元徽害元渊的计划不得逞,又致书定州刺史杨津,嘱咐使他图谋元渊。

元渊因葛荣势力较盛,于是退军保守定州,杨津遣派都督毛谧等人,夜袭元渊之舍,元渊只率左右数人,仓皇走脱。元渊行至博陵郡界,正好遇到葛荣的游骑部队,他们把元渊拦截住,劫往去见葛荣。

贼党欲奉元渊为主,葛荣已经自称天子,势不两立,便将元渊杀死了事。城阳王元徽,即诬元渊降贼,拘拿元渊的妻孥。莫非欲污辱元渊之妻么?

还是广阳府佐宋游道,替元渊诉理,具报元渊遇害实情,乃赦免了元渊的家属,不复论罪。即授杨津为北道都督,使其抗拒葛荣。并因朔方扰乱,特授博陵郡公尔朱荣为安北将军,都督恒、朔二州军事。

尔朱荣经过肆州,刺史尉庆宾关闭城门不接纳他,惹动尔朱荣怒气,于是引众士兵登城,执拿尉庆宾返回秀容,擅署从叔羽生为刺史。嗣是兵威渐盛,北魏朝廷不能制。有诗叹道:

一麾出督便称雄,枭桀何曾肯效忠?

试看肆州轻易吏,咆哮已自藐皇风。

贺拔胜兄弟,也投奔了尔朱荣。尔朱荣得胜大喜,朝廷署为军将。欲知后事如何,待至下回再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