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济公传奇 > 第776章 达摩祖师东渡来华

第776章 达摩祖师东渡来华(2/2)

目录

达摩祖师说:“并没有功德。”

梁武帝又问:“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祖师说:“这些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然有,却不是实有。”

梁武帝说:“怎样才是真功德呢?”达摩说:“清净、睿智、圆妙,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在尘世上追求的。”

梁武帝又问:“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祖师说:“空寂无圣。”

梁武帝又问:“回答朕的问话的人是谁?”

达摩祖师说:“不知道。”

梁武帝没有领悟。达摩祖师知道二人的心思没有契合,于是在十月十九日,悄悄回到长江北岸。

十一月二十三日,达摩祖师到达洛阳。这时是魏孝明帝孝昌三年。

六朝时期国家南北分裂,生活在那个时代,人们过着生死无常的恶梦般的生活,于是佛教的神识不灭论和因果报应学说就在各地盛行起来,连皇帝也信奉佛教。傅大士就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

傅大士的父亲叫傅宣慈,母亲姓王。他十六岁娶妻,名叫刘妙光。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普建,一个叫普成。

傅大士年轻的时候,常去捕鱼,捕到鱼后,每次都要把装鱼的竹笼沉到水下,使这些鱼有自由离去的机会。他想鱼儿能游出的都游出去,留着不去的才算是因果所致。因此人们讥笑他是愚人。

据说在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傅大士二十四岁。有一天,他在稽亭塘边捕鱼,来了一位头陀,名叫达摩,是个印度僧人,从嵩山而来,人们都叫他嵩头陀。他指点傅翕,使他顿悟前缘,投身佛门。因问修道之地,嵩头陀指了指松山下双寿树说:“此可矣!” 此后,傅大士就来此结庵修行,这就是以后的双林寺。

松山又叫云黄山,在今佛堂镇东部,周围三十里,画溪环山而过。傅大士偕同妻子刘妙光在此躬耕而居,过着农禅的生活。有时还给别人打工。他就这样,白天劳作,晚上修学,勤奋过日子。并以救度众生为己任。有一次,有人来偷他所种的瓜果,大士非但没有加以责怪,反而给他装满了一篮子,叫他拿回家去,表现出大慈大悲的情怀。

达摩祖师下榻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整天默默不语。人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管他叫“壁观婆罗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