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 > 第680章 必须时刻保持畅通

第680章 必须时刻保持畅通(2/2)

目录

他想起今天在农贸市场看到的乱象,心里一阵后怕;想起养老院那些反应不灵敏的呼叫按钮,又暗自庆幸及时发现并整改;想起阳光小学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心里满是欣慰。

作为工程监督人员,他知道自己的每一份报告、每一次较真,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阳光小学的孩子们需要安全的教室,农贸市场的商户和居民需要安全的环境,养老院的老人们需要舒适安全的居住空间,这些都是他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报告终于整理完毕,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问题,照片和文字说明对应准确,发送给组长。

第四天清晨,天刚放晴,晨雾还没散尽,赵承平就已经驱车赶往位于城市边缘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这次要检查的标准厂房建设项目,是全市重点招商引资配套工程,总占地面积近百亩,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刚竣工,正等着验收后交付企业入驻。

车子驶进园区,远远就能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厂房,米白色的外墙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可越靠近,赵承平心里越没底 —— 这类大规模厂房项目,最容易在细节上 “偷工减料”。

上午八点半,赵承平的旧桑塔纳停在一期工程的入口处。项目负责人张强早已带着技术员在门口等候,他穿着一身崭新的西装,头发梳得油亮,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赵工,您可来了!我们这一期工程赶得紧,质量绝对过硬,您今天好好检查,保证让您满意。”

赵承平点点头,没过多寒暄,戴上安全帽就直奔厂房。一期工程共建有八栋标准厂房,每栋三层,层高六米,主要用于电子、机械等轻工业生产。他没有按张强规划的 “样板路线” 走,而是随机挑选了三号厂房,径直走了进去。

刚走进厂房大门,赵承平就皱起了眉头。厂房的外墙涂料看起来有些斑驳,靠近墙角的位置,颜色深浅不一,用手摸上去,有的地方光滑,有的地方粗糙,明显是涂刷不均匀。“张经理,你来看这里。” 赵承平指着墙面,“外墙涂料涂刷厚度不一致,存在流挂、刷痕等问题,不符合《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张强凑近一看,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赶紧解释:“赵工,这可能是施工时天气有点风,导致涂料吹得不均匀,不影响使用的,就是外观稍微差点意思。”

“外观差意思也是质量问题。” 赵承平拿出手机,对着墙面拍了照片,“外墙涂料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能保护墙体,抵御风雨侵蚀。涂刷不均匀会导致涂料附着力不足,用不了几年就会起皮、脱落,到时候还得重新维修,反而增加成本。”

他继续往里走,厂房的室内地坪是混凝土浇筑的,看起来平整光滑,但赵承平还是拿出了靠尺和塞尺,弯腰仔细测量。当他走到厂房西侧时,发现地面有一条细微的裂缝,大概有三米长,宽度约 0.3 毫米。“这里有裂缝。” 他蹲下身,用手指顺着裂缝摸了摸,“虽然裂缝不大,但已经贯通了地坪厚度,长期受重物碾压,可能会扩大,影响地坪的承载能力。”

张强凑过来,看了半天才看清那条裂缝,不以为意地说:“赵工,这就是个小裂缝,混凝土浇筑后难免会有收缩裂缝,不影响结构安全,没必要这么较真。”

“安全无小事,细节定成败。” 赵承平的语气严肃起来,“这些标准厂房未来要放置重型设备,地坪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这条裂缝如果不处理,后期设备进场后,很可能会因为受力不均导致裂缝扩大,甚至影响厂房的整体稳定性。”

他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在厂房里巡查。从一楼到三楼,从生产区到办公区,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他发现,除了外墙涂料和地坪裂缝,还有几处问题:窗户的密封胶打得不均匀,有的地方有空鼓;楼梯的扶手焊接处不够平整,有焊渣残留;卫生间的防水涂层有气泡,可能存在渗漏隐患。

赵承平一边检查,一边拿出笔记本记录,把每个问题点的位置、具体情况都写得清清楚楚,还附上了现场照片。张强跟在他身后,脸上的热情渐渐褪去,额头渗出了细汗 —— 他没想到赵承平会这么较真,连这么细微的问题都能发现。

整整一上午,赵承平跟着张强走遍了八栋厂房,累计发现了十五处问题,小到螺丝松动,大到地坪裂缝,每一个问题都记录在案。走到最后一栋厂房时,张强的脚步已经有些沉重,语气也带着几分疲惫:“赵工,您真是火眼金睛,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注意到。”

“不是我火眼金睛,是标准不能降。”

赵承平合上笔记本,“这些厂房是给企业用的,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安全和运营效率,我们作为监督人员,必须把好质量关,不能让任何隐患流入使用环节。”

下午两点,约谈在园区的临时会议室里进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李总亲自到场,他穿着一身名牌西装,手里拿着公文包,态度显得有些傲慢。刚坐下,他就开门见山:“赵工,听说您上午在工地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我也了解了一下,都是些不影响使用的瑕疵,没必要大动干戈吧?我们工期紧,马上就要交付企业入驻了,要是整改,肯定会耽误进度。”

“李总,我不认为这些是小瑕疵。” 赵承平把笔记本推到李总面前,“这是我上午检查发现的十五处问题,每一个都违反了相关规范要求,我已经标注了对应的规范条文,你可以看一下。”

李总拿起笔记本,漫不经心地翻了翻,笑着说:“赵工,您太较真了。外墙涂料不均匀、地坪有点小裂缝,这些在厂房建设中太常见了,行业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企业入驻后,稍微装修一下就盖住了,不影响使用。”

“行业潜规则不能替代国家标准。” 赵承平的语气没有丝毫松动,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翻到对应的页码,指着条文说:“李总,你看这里,《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明确规定,外墙涂料涂刷应均匀、色泽一致,无流挂、刷痕等缺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混凝土结构表面不应有宽度大于 0.3 毫米的裂缝,这些都是强制性标准,必须遵守。”

他又翻到另一页:“还有这里,窗户密封胶的施工要求,扶手焊接的质量标准,防水涂层的验收规范,你们的施工都没有达到这些要求。

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长期来看,会影响厂房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李总的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没想到赵承平会随身携带规范条文,还记得这么清楚。他沉默了片刻,语气缓和了一些:“赵工,您说的这些我们都明白,但整改确实会耽误工期,而且成本也会增加。

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我们后续在使用中注意维护,有问题再及时处理?”

“不行。” 赵承平的态度坚决,“整改必须在交付前完成,这是底线。企业入驻后再整改,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整改难度会更大,成本也会更高。现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看似增加了成本,实则是为了避免后续出现更大的损失。”

他顿了顿,继续说:“李总,我们都知道,标准厂房建设是民生工程,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保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影响了企业入驻,或者后期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你们企业的声誉,还会影响整个园区的形象,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李总看着赵承平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桌上的规范条文和问题记录,心里明白,这次的整改是躲不过去了。他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行,赵工,我服了。您说的对,质量是底线,我们马上安排人整改,一定按规范要求处理好所有问题,整改完成后请您来复查。”

“好。” 赵承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我希望你们能说到做到,尽快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我会定期来检查整改进度。”

第五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赵承平就已经收拾好行囊。这周的最后一个检查项目 —— 城郊河道整治工程,位于城市下游,距离市区四十多公里。

车子驶离县城时,路边的稻田还笼罩着一层薄雾,空气清新湿润,带着泥土的芬芳。赵承平握着方向盘,心里却丝毫不敢放松:河道整治关系到沿岸几个村庄的防洪安全,尤其是护坡工程,直接抵御水流冲击,容不得半点马虎。

上午九点,赵承平的旧桑塔纳停在河道整治工程的项目部。项目负责人老周早已在门口等候,他皮肤黝黑,穿着沾满泥点的工装,手里拿着安全帽:“赵工,您可来了!这段时间天气好,我们赶了赶进度,河道清淤已经基本结束,现在正在做南岸的护坡,您今天可得好好帮我们把把关。”

“没问题,我们边走边看。” 赵承平戴上安全帽,接过老周递来的施工图纸,跟着他沿着河岸出发。整治后的河道宽阔了许多,河底的淤泥已经清理干净,露出了平整的河床,河水清澈见底,偶尔有小鱼游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