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 > 第434章 垒固绞肉机(一)

第434章 垒固绞肉机(一)(2/2)

目录

它们排得整整齐齐,像有人在夜色下用手指点着土地。

壕沟里的老兵一听便懂,这是探测。

但没人慌乱。

523、524团是远征军里真正打过硬仗的队伍,火力充足,

阵地布置得像一座钢铁迷宫。

士兵们伏在壕底,手指搭在扳机周围,等着命令落下那一刻。

五点刚过。

林子突然亮了。

不是天亮,而是被推进的日军步兵队形挤开。

一排、两排……队列在昏暗中蔓延开,推着密密麻麻的枪口。

坦克停在林缘,炮口一点点抬起,像在挑选牺牲品。

山炮和重机枪也在后方架好,枪口全部压向阵地。

电话响起:“团长,敌步兵展开了。”

李成斌把眼睛放到炮镜观测中,冷声道:“三百米内开火。”

敌人一步步逼近。

丛林里的泥土被踩得发闷,草叶被火力压得抖动。

当距离缩到二百五十米时,阵地像被突然点亮。

MG35通用机枪首先拉开火幕,三条粗线在林缘扫成一条半圆弧,把日军前排直接剪断。

捷克式、布伦轻机枪两个亲兄弟紧随其后,

以密集短点射压住敌侧翼渗透。

迫击炮在高处以六发一组的散布打向敌第二梯队。

一时间,南面爆炸声连成一条粗暴的脉搏。

侧翼的林间也开始了交火,那动静像在近距离拍打一面声浪。

子弹在树干上打出细碎木片。

日军前排被压得趴在地上,匍匐着找掩体。

树林间不断有人翻倒,却仍有小股队伍在贴近、探空隙。

试探作战一直持续到了天大亮,

日军在试出了前沿阵地的火力点后,便开始了真正的进攻。

垒固南面的密林已经开始冒出烟雾,那是血与泥混出的雾气。

523团的前沿阵地被连续五次冲击后,地表已经被踩得像溃烂的皮肤,

泥浆里夹着碎布和散落的子弹壳。

机枪在第五轮射击后终于发烫到冒白气,枪管像要烧断。

MG35的副射手把刚换下来的枪管丢到水里滚一圈,再一把抓起放到一边擦干。

旁边正在开火的机枪将弹壳抛落在他手背上,烫得发泡,他却连吼都没吼一声。

但敌人还是压上来了。

九五式坦克停在林缘不敢前推,怕被远征军的铁拳击毁,

只能在远处当作移动炮台。

真正冲阵地的,是密密麻麻的步兵。

“班长,他们摸过来了!”

一名士兵探出头喊完这句,就被一发迫击炮溅起的碎木划开了颈侧,

血喷在壕沟壁上,他捂着伤口,掷弹筒却还在手里。

迫击炮弹落在日军进攻潮贴近的斜坡上,炸开一片惨叫。

但更多的身影继续从烟里扑上来。

在日军各式野炮、山炮、坦克的火力压制下,

日军进攻潮距离前沿阵地被迫拉到二十米。

这已经不是远程火力战了,是已经快要接近贴脸互砍的距离。

523团的前沿阵地被硬生生压成一条破口。

日军踩着同伴的尸体往上冲,刺刀上还挂着未干的泥。

负责防御前沿阵地的,是523团一营,是精锐中的精锐,

为了将士气拉起来,李成斌忍痛将全团最精锐的力量放置在前方,

营长毛子见鬼子开始冲锋,立即命令部队开始上刺刀准备白刃战,同时派出了营直属的警卫连,

警卫连装备了堑壕战的神器——M1897霰弹枪,

他们直接端着上了刺刀的霰弹枪冲到了一线。

“快!伤员往后撤,各班的自动火力靠前,

能开火尽量开火!”

金志南眼见日军即将冲到阵地上来,

他甚至已经能够看到那些鬼子疯狂的神态和他们嗜血的狰狞,

“霰弹枪手靠前来!”

金志南的连队是负责前沿阵地的主要部队,自动接管了从后方支援过来的营警卫连。

那枪管上闪着刺刀的冷光,壕沟里所有人都让开一条路。

霰弹枪手一到前沿,就像铁锤落在箭壶上。

鬼子第一波冲得最近的那一瞬——

“——打!”

堑壕前沿爆出一片震耳欲聋的轰鸣。

M1897的火舌在十几米的距离上张开,像一把扇形撕肉的刀,

第一排冲来的鬼子整齐倒下一片——

不是被子弹洞穿,而是整块胸膛被撕开,泥水、血肉、碎布齐飞。

近距离的霰弹几乎能把人直接推回去数步。

几个没倒下的鬼子踉跄踩着冒着热血的同伴尸体继续冲,

刚跨过尸体跳到战壕里,就迎面又吃一枪——

霰弹直接把他们胸肋掀掉一大块。

他们连叫都叫不出来,仰面倒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