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脾气像车一样硬(6k)(1/2)
第536章脾气像车一样硬(6k)
碳矽集团掌门人忽然的狂妄让小型媒体会的场面一下子静了下来。
大家都看著面前的俞兴,像是在等著他认真的神色变为和煦的笑容。
然而,面前刚刚开完发布会的这位始终认真。
不是玩笑?
Howdareu?
有记者好心的给俞总使眼色,现在说的话都拍著呢。
俞兴冲他眨眨眼,笑道:「这是我的判断,也是我的目标,我觉得吧,事情还没落定之前聊起来很有意思,到时再谈,反而无趣。」
刚才提问的记者反应过来,笑了:「俞总,那是BBA啊,这个目标确实是好的,碳矽集团打算用多久实现呢?」
「在我创立碳矽集团那一年,没有人认为诺基亚会卖身给微软。」俞兴认真的回答,「碳矽集团的『九州』取得成功就会迅速推动市场竞争的循环,我们在未来五年会看到市面上出现更多的选择,汽车产业在进步,国内市场在革新,任何一个品牌都将被卷入其中,BBA并不会例外,全球都不能置身事外。」
记者们面面相觑,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俞总,你既可以全球最硬,也可以把BBA价格打下来,当年在街头卖恋爱保险的时候想过今天能这样侃侃而谈吗?」一位个头显眼的记者在靠后的位置出声。
记者们有的莞尔,有的笑出声来。
回想今日发布会,像俞总那样状似谦虚的表述其实很明白,他就是在声称「九州」是全球最硬的车型,再听刚才同行的提问,讽刺意味拉满了。
俞兴没有丝毫恼怒,反而哈哈一笑:「兄弟,你以为我会对过去引以为耻吗?哈哈,那是我的来时路啊。」
记者们脸上的笑意忽然顿住,俞总如此坦荡,反而自有一番风采了。
「俞总,据我所知,特斯拉全部采用的都是三元锂电池,而磷酸铁锂相较于三元锂除了能量密度的缺点,还存在一致性差的问题,碳矽集团为什么还要选择磷酸铁锂呢?」有记者如此询问。
俞兴有点惊奇,往前走了两步,瞧见这位的工牌,是《汽车商业评论》的记者邱嘉佑。
他没有像碰见前面那些问题一样立即回答,而是沉吟十秒钟后才说道:「碳矽集团和特斯拉是不同的路径,特斯拉专注于纯电汽车,这就要求它必须选择具备足够能量密度的三元锂,这样才能达成够用的续航,因为电池本身也很重嘛,用能量密度差一些的磷酸铁锂会更重,这就有方方面面的影响。」
「但即便那样,因为现实情况里的充电桩建设情况,用起来还是会有续航焦虑的,万一没开到充电桩那边,问题就很麻烦,我自己就有这种实际的经历,你们可能有人还没开过纯电,我是经历过的。」
「我们期望的就是在当前阶段既能满足电气化对汽车的改变,又解决真正生活中会存在的续航焦虑,同时,材料本身如何做到相对更安全,也是我们现阶段考虑的重点,当然,技术一定会不断进步。」
「至于磷酸铁锂的一致性问题,我们和宁德时代一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天这个场合不展开说了,简单说,就是材料端搞优化,做了纳米级颗粒设计和表面包覆与离子掺杂,这能缩短锂离子扩散路径,改善材料导电性,属于从源头降低电芯性能差异。」
「宁德时代在制造端是严选精控,这样能减少极片缺陷与材料波动,也是确保电芯生产一致性。」
「另外在结构端、热管理、智能BMS上面都有对应的措施,是一个从材料到使用的整个链条的体系。」
俞兴的回答很认真,又表扬道:「邱嘉佑,你这个提问很好啊。」
记者们几乎都没听懂,这……真不是那个卖恋爱保险的俞兴,已经是碳矽集团的俞总了……
提问的邱嘉佑也没听懂,但含笑点头,仿佛对俞总的回答十分满意。
他更满意的是自己机灵的把百晓生上的讨论重点拿出来提问。
随著这样的问题,采访仿佛回归到一定的专业性上面。
一个小时的发布会并不短,但碳矽新车涉及到方方面面,只能点到即止,此时便有不少相关问题被抛出来。
比如,标新立异的六座。
这个特点即便在琳琅满目的各种配置中仍然十分惹眼。
「六座的空间呢,还是很不错的,我知道大家有疑惑,从一个点简单来说吧。」俞兴说道,「就拿申城举例,它前年的户籍出生人口大概是12.5万,二孩占比是14%左右,去年的户籍出生人口是12.6万,二孩占比在15%左右,这是申城卫健委的数据,我们综合认为,家庭用车的需求,特别是多人口出行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没有一个产品是完全完美的能够适用所有潜在用户,我们做产品就是要有对标的用户群体,我对『九州』这方面是有信心的,也欢迎大家有这方面需求的去试试。」
「哦对,刚才那个一致性的问题,我补充一句,我们给首任车主是提供终身质保的。」
俞兴看了眼时间,环顾四周,笑道:「中午了,大家都饿了吧,辛苦大家,最后一个问题了,然后咱们一起去吃饭。」
媒体记者们安静下来,迅速思考最后一个问题的问法。
俞兴扫了一眼,直接点名最开始提出专业侧问题的记者:「邱嘉佑,你提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别拖著咱们的肚子,我怕阿里的马总他们把饭都吃完了。」
邱嘉佑精神为之一振,两个问题合在一句话里:「俞总,碳矽集团后续会考虑五座或者七座车型吗?就像你说的,你如何看待你从网际网路到新能源汽车的来时路?」
俞兴对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未来我们会考虑提供大五座的车型,七座嘛,也看市场是否有这样迫切的需求,不管什么车型,还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准。」
「我如何看待……」
「我其实已经做了不少的项目,有些是因为市场判断不对而出售,有些是迫于无奈的竞争而出售,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够走得更远,也一直在研究不同公司的不同模式。」
「碳矽集团是一个我认为很优秀的模式。」
「那就是,拿真心换真心。」
俞兴笑了,采访的记者们因为是最后一个问题而没那么剑拔弩张,也笑了。
「碳矽集团拿出了自己的真心,尽最大程度的给了我们能给的,所以,对于我这样一个企业的创始人而言,感谢过去那些挫折给我带来的思考,更要感谢国家在新能源产业上的政策,也要感谢消费者对我们的评价与支持。」
「谢谢大家,中午多吃多喝。」
俞兴笑著冲著镜头们合十,结束了发布会后的小型媒体发布会。
连续多日的筹备、周旋与接待,上午的新车独角戏,现在的媒体发布会,再加上一直挂念著一线的反馈情况,他确实感觉到一些精神上的疲惫。
记者们在碳矽员工的引领下去参加午宴。
俞兴上楼转了半圈,特意挑个没人的办公室,一边抽烟,一边看门店的汇总。
截止到上午11点40分,「九州」的大定数量是786,而小定总量是4136,因为小定会有个现金抵扣,所以,大定都是从小定转化过来的,目前的比例是19%。
俞兴认为,对于一个新能源新品牌新车型来说,这已经相当可观了。
当前不是没个几万小定不敢发布的时候,也不是下了发布会舞台就要「订单爆了」的阶段,碳矽新车能够这样已然是意外之喜。
其中,申城的新能源免费牌照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占据了大定40%的比例。
碳矽集团对于申城大本营是有研判的,因为牌照确实是极大的利好,但8万左右价值的牌照不是真的就在减在落地价了,选择Pro版本的用户也需要付出28万+的资金来购车。
油车是28万+8万获得车与牌照,「九州」是28万+0元获得车与牌照,一线销售可以营造购车客户是20万+8万获得一辆新车与牌照,毕竟牌照就是有现金价值的,但人家实际花出去的钱仍旧是28万这个数字。
申城这样一批有需求的客户,他花28万还是想得到符合这个价位的品质,而不单单是为了获得免费牌照。
所以,碳矽集团内部对于比亚迪上个月发布的「唐」的销量并不是十分看好,它定价30万,去掉补贴后24万,顶多只能算是有24万的品质。
然而,怀揣著28万或者24万预算的潜在用户,他们在挑选BBA或二线豪华的时候可以只要求符合乃至低于预算的品质,但在审视碳矽或者比亚迪的时候就必然会要求这两家做出高于预算的品质。
我花28万,你一个新牌子不能真就只给我价值28万的车吧?
所以,碳矽集团针对潜在用户,提供的是成本价34万的车,而这样的34万成本放在知名品牌手里至少可以宣称是40万价值的品质了。
俞兴和碳矽集团都需要感谢也确实在感谢政策给予的扶持,没有这份现金补贴,就不会有这样的「九州」。
微信群里忽然冒出来一句惊讶。
崔之愚:快八百的大定,竟然有3成是定顶配Max版,我靠,客户就没有傻的!
上午的发布会针对顶配Max只有一句话的粗略介绍与最后的价格放送,然而,现在竟然有200多人想要掏将近33万来买它……
那还说什么呢,空悬、CDC、电吸门、后轮转向、21寸轮毂、香氛系统……给你得了!
俞兴捻灭烟头,揉了揉脸,走出办公室。
秘书章阳煦等在外面,手里不知什么时候搞了杯冰咖啡。
二月下旬的天气,大半杯冰咖啡一口喝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