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在安西-铁与血(2/2)
「儿郎们仔细些,休要跑了一人,把他们全部送去阿鼻地狱!」牛亮臣大吼一声。
「喏!」响亮的应答声冲天响起。
地上的可怜教长不磕头了,他愣愣的直起背,知道他们的部落不会继续存在了。
安西皇汉思想浓厚,董金凤的四子董绍德甚至还搞出了一套皇汉黑话。
比如不自称我而是称某,应答不称是而称喏,对官员等上位者不称大人而称官上等等。
甚至为了贴近汉唐,还规定不管老家是哪的,人是哪里来的,说这些话的时候必须用关中口音。
基本上做到了双方一出口,就能判断对方是不是皇汉的程度。
在几十年的大虞西进运动中,这套复古黑话传播的特别广泛,连河中、波斯、普什图的土著都门清。
他们大部分人都知道,遇到这种仿佛从汉唐时候穿越来的奇特话语,那就不是死一个,而是全部死绝,绝无侥幸!
惨叫声中,谢赫绿洲这个以曾经出过图鲁谢赫而闻名的绿洲上,血流成河。
半个时辰后,绿洲中除了十几个要被带回去的贼匪,已经没有一个可以站著的土人了。
「金娃,兴东啊,你们爹走的时候千万拜托我照顾好你们,现在他们尸山血海回来,娃却不见了,我该怎么向他们交代啊!」
牛亮臣把侄子牛金和宋兴东的人头洗干净,再将散乱的发辫重新束发,嘴里则在呜咽。
不远处的森山直等人也觉得鼻子发酸,几个父辈来自三日月藩的扶桑人还咿咿呀呀的唱起了悼念亡者的小调。
「噗呲!噗呲!」
奇特的调子中,黑乎乎很是黏稠的头颅被更加黏稠的血泥垒砌到了一起,外面还用树枝和绳索固定,不一会小小的京观就被垒砌了起来。
冲天的大火燃起,谢赫绿洲的所有棚屋都被烧毁,无头的尸体全部丢进湖中污染水体。
这个绿洲,至少半年内不会再适合居住了。
昆墟县,白花村。
村子的名字,来自牛亮臣老家曹县的白花河。
村子中以李、宋、牛三姓为主,夹杂了五家来自扶桑的三日月藩森家武士组成。
历史上这些人已经战死在嘉庆年间的天理教起义中了。
历史上前年,如今在欧洲的锦衣卫千户林清在北京起事,牛亮臣,宋文成等人则在滑县、曹县一带起兵,最后被满清剿灭。
白花村是典型的安西村堡,即村子一般都建在易守难攻的山包上,村中的大部分拓殖移民也都住在一起。
农田和果园则围绕在村堡周围,就算远一些也不怕,拓殖移民家家有马,要出去干农活直接骑马去就行。
村子的正中制高点,则建有一座庙宇。
呃....,说是庙宇,但实际上没有山门等其他设置,而是一座三进小院,正殿供奉著白莲宗的降世明王佛,两侧则供奉著村中各家的祖宗牌位。
这实际上是一个兼具宗教和祠堂双重作用的村委」。
当然,它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军火库、演武堂和最后的堡垒。
「宋大哥,哥,你们杀了我吧,我没护住侄儿,让他们遭了歹人的毒手,你们杀了我吧,杀了我吧!」
庙宇正殿,牛亮臣跪在供奉降世明王佛的正殿外,面向他的哥哥牛亮德和宋兴东的父亲宋文成。
宋文成身材高大,左脸有一道可怖的疤痕,乃是安西军中有名的勇士。
他在进攻察里津之前的基罗瓦之战中以一敌百,于白刃战中斩杀罗刹兵十七人。
因此战后得到了主帅莫公棱的特别宴请,授一等功,赏金一千银元,皇太子封爵镇国将军。
这是内勋的第八级爵位,再往上就是定国将军,然后便是伯爵了,是以听著是个杂号将军,但实际上爵位相当于镇藩的男爵。
「我儿,是战死的,还是被害的?」宋文成一只手抚摸著宋兴东棺木,另一只手搀扶著已经哭昏死过去妻子。
「东娃儿是好样的,他是为了掩护来娃他们几个而主动牺牲的,牺牲之前,还打死了两个贼人!」牛亮臣哭著说道。
宋文成闻言哈哈大笑,眼眶中积蓄已久的泪水,随著笑声的震动,簌簌往下摔落。
「不愧是我宋文成的儿,不愧是万岁爷的戍边赤子!」
「你起来吧,这事不怪你,这是他们的命。」听到宋文成这么说,牛亮德才过去一把将牛亮臣从地上扯起来。
到了此时,牛亮臣终于绷不住,又噗通一声跪下,抱住兄长的大腿放声大哭。
「哥,我真恨不得死的是我啊,恨不得死的是我啊!」
牛亮德抬脚一扔,顿时把牛亮臣扔的老远,「哭什么哭,你侄和东娃死得其所,你记住今日的仇,来日咱们狠狠地报!」
说到报仇,牛亮臣想起来了,他站起来把手一挥。
「来啊,把人带进来,就在明王佛面前,活剐了这些贼寇,祭奠东娃和我侄。」
惨败的月光下,红头百夫长被像肥猪一样绑在梯子上,他奋力挣扎著,堵住的嘴里呜咽哭求著,丑态百出。
宋文成把酒碗递给次子宋兴载,十二岁的宋兴载狂饮一口,拿著八岁时父亲送的牛耳刀,一步步走过去。
红头百夫长几乎被吓疯,他疯狂嘶吼著,兜不住的屎尿径直从裤管往下掉。
宋兴载厌恶的看著这个特金部壮汉,片刻犹豫,些许胆怯之后,一刀捅进他腹中,再双手握住刀把使劲一搅,来了个肠穿肚烂。
片刻他大叫一声,抽出牛耳刀,直到红头百夫长几乎只能呻吟后,再一刀扎进胸口,结果了这个贼子。
000
同日,石头城(塔什干)郊外,开天河边南山村。
一面红底金日月大旗在村中高高飘扬,喧闹的锣鼓与呜咽的哭声,一同响起。
村中妇孺跪在进村的道路两旁,丁壮们抬著棺木,悲痛中喊著号子前进,耆老们就在村中庙宇门口迎接,老脸上泪珠四滚。
南山村跟白花村不一样,丁壮去的不是征俄战而是讨法战。
村中丁壮组成的凉藩中卫三团第十一连,在李兴泰救援贝尔格勒的战役中损失惨重。
三十七人出征,十四人战死,十人伤退。
「姜老爹,大王说他对不起您,没有把出征的儿郎都带回来,这是千岁给你写的亲笔信,嘉奖你们村的。」
凉王府左赞善将一本黄绢布为边的文书,递给了穿著飞虎服的姜老爹。
五十七岁的姜老爹是个独眼龙,他十分麻利的半跪下,接过左赞善手中的文书。
他先是向东朝著京城的方向叩拜三次,随后高举绢布,再次向著石头城的方向一拜。
「请官上回禀大王,我们南山村姜、赵、金、权四姓本是新罗贱民,其余刘、朱等家也是穷苦出身。
昔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大皇帝陛下给了我们生路,送我们到这天府之地,给我们田地,赐我们牲畜,教我们礼仪,让我们这些蛮夷边民也能成为陛下赤子。
南山村二百三十七口的命,早就是陛下的,是大王的了,不要说这点损伤,就是要我们全村的命,我们也给!」
姜老爹的汉话不太纯熟,因为包括他在内,南山村六成人口都是新罗来的。
「没错,请官上告诉大王,咱们知道这珍珠白米,这肥油羊肉是谁让我们吃上的,这良田百亩,大屋骏马是谁给我们的。
儿子没了,我还有孙子,孙子没了,老头子我也能再为陛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