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跟德国人的物资交接(二)(1/2)
在古董掠夺领域,纳粹的掠夺更具计划性与贪婪性。希特勒早年曾梦想成为画家,掌权后便下令组建 “罗森堡特别行动队”,专门负责搜刮各国文物。
据德国官方 1944 年 7 月的秘密报告显示,仅从西欧(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运往德国的古董,就装满了 137 辆铁路货车,总计 4174 箱,内含 件文物。其中绘画作品 幅,涵盖伦勃朗、莫奈、梵高、毕加索等名家的传世之作。
波兰作为历史文化古国,古董损失更为惨重,已查明被纳粹掠夺的文物超过 1.5 万件,包括中世纪的宗教雕塑、16 世纪的王室珠宝、文艺复兴时期的手稿等。
挪威被掠夺的 3000 件古董中,有维京时代的船棺文物、18 世纪的宫廷家具;丹麦被掠夺的 2500 件古董则包含王室收藏的古代银器、近代油画等。
而在这些被掠夺的古董中,大量中国文物的遭遇更令人痛心。这些中国文物多是欧洲国家在 1840 年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殖民掠夺、非法走私等手段从中国获取的。
法国曾参与八国联军侵华,从北京圆明园掠夺大量文物,此次被纳粹从法国卢浮宫、吉美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掠走的中国古董约 8000 件,包括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如饕餮纹鼎)、唐宋时期的青瓷与彩瓷(如唐三彩马、宋汝窑碗)、明清时期的书画(如董其昌、八大山人的作品),甚至还有部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残片。
比利时通过近代在刚果等殖民地的活动,间接获取了大量中国文物,此次被纳粹掠夺的 3500 件中国古董中,有北魏时期的佛教石雕(如观音造像)、宋代官窑瓷器(如天青釉瓶)、元代的青花梅瓶,这些文物原本收藏于比利时皇家艺术博物馆,却被纳粹装箱运往德国慕尼黑。
荷兰凭借东印度公司早年在华的贸易特权,从中国走私了大量文物,此次被纳粹掠夺的 4000 件中国古董包括元青花大盘、明清时期的紫檀木家具、清代的珐琅器,其中多件是荷兰收藏家在 19 世纪从中国沿海城市收购的珍品。
波兰、挪威、丹麦虽与中国地理距离较远,但也通过古董商间接获取了部分中国文物:波兰被掠夺的 2000 件中国古董中,有汉代的玉器(如玉璧、玉圭)、唐代的三彩骆驼;挪威被掠夺的 1500 件中国古董包含明代的漆器(如描金漆盒)、清代的丝织品(如云锦屏风)。
丹麦被掠夺的 1000 件中国古董则以清代的瓷器(如青花瓷盘)、民国时期的书画为主。纳粹头目戈林更是中国文物的狂热掠夺者,其私人收藏的古董中,仅中国文物就有近千件,价值超过 500 万德国马克,包括一件宋代的汝窑洗、一件元代的青花龙纹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