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诗伴考程,青春悟真(1/2)
安第斯山脉的光伏观测台,金属板上 “诗是路标,不是终点” 的字迹被正午阳光晒得发烫。林宇指尖划过那些温热的笔画,全息屏上突然跳出砚砚和珩珩的实时画面 —— 兄妹俩正坐在考场外的光伏长椅上,面前摊着那本语文教材,《无题?人生无定解》的诗句被阳光照得透亮,每个字的光纹都在缓慢流转,像条微型星轨。
“爸,数学考完了。” 砚砚的指尖点着 “千峰各异皆成画”,教材立刻弹出他上午拍下的考场草稿纸,上面用激光笔标注着 “这道题有三种解法,就像三座不同的山峰”,光纹与新星系的第五旋臂完美吻合,“最后道大题卡壳时,突然想起您说的‘万壑分流俱入池’,换了种思路居然解出来了。监考老师看我草稿纸的眼神,就像发现了新星系的天文学家。” 他突然压低声音,镜片反射着远处讨论答案的考生,“刚才听见有人为错了道选择题懊恼,我给他们背了‘何须苦较世间非’,有个女生突然笑了,说‘反正宇宙也记不住这两分’。”
珩珩翻开 “诗性纪念册”,上午写的作文草稿正浮现在页面上,“心随明月天涯去” 几个字被她用荧光笔涂成了渐变色,像道跨越纸面的光带。“考语文时总想起三年前在‘未来信箱’投的信,” 她指尖拂过那些跳跃的字迹,“当时写‘想成为能解所有题的人’,现在才懂‘不必强寻书中解’的意思 —— 真正的答案不在试卷末尾,而在解完题时心里那声‘原来如此’。” 说话间,纪念册突然震动,在空白处投射出苏瑶发来的盲童画作:片光怪陆离的星系里,每个星球都写着句诗,“这是那个问‘看不见试卷怎么办’的孩子画的,他说‘心随明月’就是最好的导航系统。”
林宇调出组光轨数据,全息屏上《无题?人生无定解》的诗句突然分解成无数光点,与全球考场的光带在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处形成新的共振。“你们发现没有,” 他的声音透过光带传来,带着金属板的震颤感,“‘天道何曾有定规’的光纹频率,和新星系刚发现的那颗可变星完全一致。就像星星不会永远亮着同个亮度,人生的答案也该有阴晴圆缺。” 他突然切换画面,显示着浙江老乡儿子传来的分析报告:全球考生在 “一路清风是我师” 处的脑电波波动,与安第斯山脉的向日葵花盘转向频率完全同步。
砚砚突然指着教材的附录页,那里印着位古典文学教授的解读:“‘流云舒卷自相随’暗合《逍遥游》的‘乘天地之正’,体现了中国哲学顺应自然的智慧。” 他抬头望向考场方向,光伏幕墙正滚动播放着考生们的笑脸,每张脸旁都飘着句诗,“您看那个穿红衣服的女生,她的专属诗句是‘不必强寻书中解’,听说她放弃了保送,非要考自己喜欢的考古专业,就像条执意奔向荒原的溪流。”
珩珩的 “诗性准考证” 突然发出嗡鸣,背面的星图上,代表 “今日运势” 的光点正沿着 “一路清风是我师” 的轨迹移动。“这是同桌用星轨算法做的小程序,” 她笑着晃动准考证,光点立刻分裂成数个,沿着不同轨迹前进,“他说‘心随明月’不是条直线,就像我们考完试要去安第斯山脉,可能会先绕路去看撒哈拉的星空,反正清风会指路。” 说话间,考场的预备铃声再次响起,教材上的诗句突然集体亮起,在地面拼出 “千峰各异皆成画” 的光带,指引着考生们走向不同的考场入口。
浙江老乡的儿子扛着 “诗性波动仪” 冲进观测台时,全息屏上的全球考场光带正形成个巨大的漩涡。仪器显示,所有考生的声纹在 “何须苦较世间非” 处形成了次超强共振,声波顺着光带传到新星系,激起的星环恰好能放下地球的所有考场。“您听这段录音,” 年轻人调出音频,不同语言的朗诵声混着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在频谱图上画出完整的《无题?人生无定解》诗行,“非洲考生用斯瓦希里语念的‘一路清风’,和中国考生的普通话版本,在星轨频率上完全重合,这是诗的巴别塔奇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